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HHH1008611

(长沙尹周安)一笑堂主人医案医话

[复制链接]

7

主题

717

回帖

70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02
发表于 2024-2-28 10: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医案,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763

回帖

81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15
发表于 2024-2-28 10: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
一笑堂主人:尹周安(南华附一中医科)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

刘某某      女    20岁  衡东县人  2010年4月20日首诊
病史简介:确诊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M2a型1年余,在我院血液内科化疗达到数十次,多次复查骨髓基本缓解。近几次化疗后感身体恢复较差,经病友推荐前来就诊。现在症见:化疗术后数天,面色惨白,形寒畏冷发热(低热),口干口苦,恶心欲呕,肢节酸痛,食少纳差,自汗,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弱。
化疗术后,脾胃受戕,柴胡桂枝汤主之。
柴胡12  桂枝15  白芍15   法夏10  党参15  炙甘草10
黄芩6  仙鹤草15  生姜10片  大枣10粒
先吃5剂,发热口苦退后,与黄芪建中汤主之。
二诊:患者精神明显转佳,纳食大增,口苦等症皆除,黄芪建中汤主之。(方药忘记留处方)
三诊:(5月6日)今日前来复诊,患者此次化疗结束,患者云:此次化疗是所有化疗最轻松的一次,稍有恶心,基本未呕吐,还能进食,精神也还不错。刻下症见:恶心,胃脘胀满,舌苔白腻,脉细滑。
因患者来衡阳不便,故先与半夏厚朴汤恢复胃肠,然后与柴胡桂枝汤善后。
方一:法夏15  厚朴15  紫苏叶15  茯苓15  党参15
      生姜6片  大枣6粒  5剂
方二:柴胡12  桂枝15  白芍15   法夏10  党参15  炙甘草10
黄芩6  仙鹤草15  生姜6片  大枣6粒  7剂
该病人目前还在进一步治疗当中。。。

自按对于白血病,特别是M2a型的,我不再陌生,因为血液科是我第一个把中医旗帜插稳的西医科室,如今血液内科的医生还经常推荐病人前来服用中药。在接触的各种白血病当中,大多数是化疗配合中药,虽然很多情况下,我中医仅仅是在担当一个配角,但是为了当好这个配角,我还是不遗余力的努力着,因为在当前西医是主流医学的前提下,在中医阵地日渐萎缩的境况下,能当好西医的配角也不错,毕竟对于象白血病这样的诸多恶疾,绝大多数的人首选的还是西医,选择的是西医的手术,放疗,化疗。如果病人选择了西医的手术,放化疗,我们就因“门户之见”就“抛弃”病人,这是不负责任的。我个人认为:目前在我中医没有绝对把握的前提下,不妨当好这个配角的角色,只怕我们连这个配角都没有机会,给了机会也没有这个能力当好,那就是我们搞中医人的悲哀。。。
从我接触过的所有有中医介入的肿瘤病人来看,中医药对于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放化疗,甚至改善体质,延长生命时间,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对于现代医学的放化疗,我也是颇有微词的,不是每个病人都得完成所谓的“标准疗程剂方案”,也不是每个病人都可以完成“标准疗程剂方案”,我的个人意见是:看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旦发现正气不支,就适可而止。。。
前些日子,博客中的那个白血病人小彭的爱人还给我打来电话,短短的话语当中,包含了不尽的感激---“很久没有打电话给你了,这次打个电话,没有别的,就是问候一下,再次说声谢谢。。。”
但愿小彭在天堂里过的愉快。。。但愿活着的人可以健康的活着,用《大兵小将》成龙的那句台词来结束我的按语—挺不错,活着,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767

回帖

82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27
发表于 2024-2-28 10: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   一笑堂主人:尹周安(南华附一中医科)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blog
许某某     男    62岁      珠晖区茶山坳镇黄洲村  2010年4月中旬首诊
病史简介:患者罹患头痛数十年。长期田间劳作,沐风栉雨,就成头痛顽疾。长期来吃止痛药方可以缓解,遇到天冷或气温转热头痛必发。头痛发作则伴有呕吐及腹泻。其儿子在网上寻医问药时进入我博客,遂前来就诊。
首诊视患者形寒畏冷,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舌淡,脉细考虑素体阳虚,风寒外袭,与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4剂。患者诉服药一剂,头痛剧烈,未敢再进。
二诊视患者疲乏更明显,颈背胀痛,故与益气聪明汤4剂,患者服药同时自觉头部发涨,自己担心血压升高加服尼群地平片后头部发胀明显好转(其实患者两次就诊测血压均正常),头痛虽然未见明显缓解,但精神转佳。
三诊:前两次易方收效欠佳,患者云服上方出现口舌生疮,大便溏稀,伴有口苦,似乎服温药则“上火”,然患者形寒畏冷,面色少华,舌淡,四肢欠温,虚寒之象跃于眼前。古人云:奇之不去则偶之。乌梅丸原方主之。
乌梅30  党参15  桂枝10  当归15  黄连8  黄柏10
川椒10  细辛5  干姜6  制附片10(先煎30分钟)
3剂。
患者2010年5月13日接到患者儿子短信:“吾父昨日吃前天所开方第一剂后,头未通,出现全身肌肉内收紧象箍橡皮筋样,今日没有,头也未痛,两剂情况就这样,特向你告之,恳请分析。。。。”
2010年5月14日四诊:今日前来复诊,患者诉头痛4天未作,精神转佳,口干口苦及口疮已愈,舌脉同前,原方再进。
乌梅30  党参15  桂枝10  当归15  黄连8  黄柏10
川椒10  细辛5  干姜6  制附片10(先煎30分钟)
5剂。
自按:
患者儿子发来短信言道:“尹医生你好,遇到你是我全家的福缘,很感谢你为我及我家人的诊疗,多年来第一次遇到象亲人般的“陌生”医生,我把我遇到你的诊断方式介绍给别人是,要么说不可能,要么说你我是亲戚。可笑乎,可悲哉!衷心祈望你度人度己,救世救民。。。”
看到这里,我倒不是感到“沾沾自喜”,相反,我感到压力重大,我仅仅是南华附一一个再小不过的“小医生”,甚至连很多病友问起我具体上门诊时间,我只能苦笑:“上门诊?我还不够资格,上门诊最少也得是高年资的主治医师。。。呵呵,我还是在病房看我的门诊好了。。。”
其实随着找我看病的病人多了,我加班几乎是常事,甚至还有病人“等”我就诊等的不耐烦了对我抱怨不已,不理解也好,抱怨也罢,我也左右为难,身不由己,因为我是住院部医师,管好住院病人是我的责任及义务,门诊病人是我“自找的苦差事”,但就是这份苦差事,我艰难的承担者,默默前行。。。
言归正传,我感觉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有限,一个医生不吃不喝,一天顶多也就看上上百人,真正想解决当前中医看病难的问题只有教育。我是真的希望我们的母校能倾听一下基层百姓的呼声,吸收一下师承教育之优势,培养一大批真正的中医临床接班人,真正任重道远的中医的教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41

回帖

77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71
发表于 2024-2-28 10: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 一笑堂主人:尹周安(南华附一中医科)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blog/
肺癌咯血案

周某某             69      衡阳人     2010-5-14首诊

病史简介:患者系我科进修医生文医生之伯父,反复咳嗽咯痰数月不愈,近月在湘雅医院及我院呼吸内科诊断为“肺癌”。在行支气管镜检时出现咯血,使用立止血等止血药之后咯血不止,每日咳血数次,每次5-20毫升不等。今日前来寻求中药治疗。

现症见:咯痰,咯血,血色暗红,心烦失眠,胸口胀痛,舌红,少苔,脉滑,略数。
肝火犯肺,与黄芩龙骨牡蛎汤主之。

白芍30  甘草15  黄芩15  生龙骨15  生牡蛎25   阿胶20

3剂。

二诊:患者前来复诊,步入诊室,高兴告知:好方,真是好方,服药两剂,咳血已经止住,失眠口苦等症状皆有明显缓解。视其舌仍红,少苔,脉转安静,此乃佳兆也。虑肝火伤阴,与百合地黄汤滋阴润肺。

白芍30  甘草15  黄芩15  生龙骨15  生牡蛎25   阿胶20
百合30  生地20

3剂。
处方完毕,患者手持处方,笑曰:“真是好方啊,吾家族实乃八代行医,已故祖父乃当地非常有名望之中医,吾也知晓中医,可惜学艺不精,但还是懂得鉴赏中医,象您这样简洁的开方的中医,实在为数不多也。。。”
呵呵,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听病人这样评价我的处方了--“药开的简洁”,其实这就是经方简约之美。。。
最后,告知患者服药上方后可转沙参麦冬汤善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743

回帖

78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81
发表于 2024-2-28 10: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一笑堂主人:尹周安(南华附一中医科)
2010-06-02 22:21:30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blog/
谈这个话题之前,首先请各位看最近的一个真实的案例:

乌梅丸治愈颜面肿胀疼痛案

曹某某       60   衡阳人     2010526日首诊
病史简介:患者系本院退休职工,自从去年咳嗽数月不愈找我服用中药数剂治愈之后便成了我“铁杆中医病人”的一份子。前些天,因为过食辛辣食物之后出现右侧牙龈发炎,肿痛明显,大便干结数日未解。自己熟悉医药,加上故自行服用“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片”之后出现全身寒战畏冷,牙龈肿痛未见改善,右侧颜面明显肿胀如馒头,开口受限。再次前来诊治。
望诊:患者面色少华,右侧颜面肿胀如馒头(虽肿但红肿不甚),开口不利,舌淡红,苔薄白。
问:肿胀部位发热吗?口干口苦吗?--回答:有轻微的发热的感觉,口干不苦。
切诊:触之颜面局部无明显热感,无硬结。脉细。
处理:乌梅丸主之。
乌梅30  桂枝10  细辛6    花椒10   附片10   干姜6
黄连10  黄柏10  党参15  当归15    赤小豆30
2剂。
水煎服。
处方完毕,我对师弟张柏盛言之:应该吃了这两剂药颜面肿胀会消之大半。
师弟问曰:师兄何出此言?何以如此自信?
答曰:方药对证,投之即效这是常理;仲景之经方是我值得我自信的的理由。
师弟问曰:请师兄细细分析一下这个案例?
答曰:这个病的诊断其实不复杂,西医就是一个局部的炎症感染。那么中医算是一个什么病呢?可以考虑按外科“痈肿”论治。常规方法是“消、托、补”三法。大家都知道,痈肿多是热毒壅盛,气滞血瘀。我们看待任何一个疾病的时候都要考察一下生病的人,而不是只盯着人生的“病”。这个病人体质是虚的,有两点可以佐证,一者是从去年的那次咳嗽久治不愈,最后我开温阳化饮之苓甘五味姜辛汤取效,最后以小建中汤,肾气丸收功可以看出,患者的体质是虚的,而且是虚寒的,即便这一年来间断的服用中药之后体质有所改观,但阳虚的格局还是没有改变,患者长期以来畏风,天气转凉即必须马上加衣,否则即感冒,咳嗽等;其二,此次发病,出现局部红肿之“炎症”,服寒凉之“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片”,“炎症”不但不减,反出现“颜面肿胀如馒头”“寒战”等症。立足于患者阳虚的体质来诊治这个疾病就一切迎刃而解了---生病的人的体质是虚(寒)的,人得的这个病是实(热)的,所以就是一个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立足于阳虚之本,清热解毒为辅。而在仲景的书中,能起到寒温并用,攻补兼施,以补为主攻为辅的方剂非乌梅丸莫属。。。
529复诊:患者兴高采烈步入诊室,连声称赞---尹医生,你的药开的真好,两级药,你看,我的颜面基本不肿了。。。
“呵呵,还是仲景最值得信赖。。。”我同样为自己的判断高兴。病减药退,柴胡桂枝干姜汤3剂善后。。。
其实几年前我来处理这个问题我绝对不会想到要开乌梅丸,为什么,思维没有想到这一步,经方没有学习到这一步?
如今站在南华大学的讲台上给西医的本科生讲中医,那比站在中医学院的课堂上给学生讲课难度更大,因为南华大学的学生对于中医一无所知,没有任何基础可言,要想让他们听懂中医,接受中医,除了需要深入浅出之外,更多的是要谈中西医文化差异,中西医诊病治病的差异,更多思维模式上的差异。。。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西医院校的学生正规学习三年,五年,八年之后不说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至少可以算是一个基本合格的临床医生,但是我们中医院校的学生经过同样的时间学习之后却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甚至连一个入门的中医都不是?(入门的中医标准懂得辩证论治,开得出像样的中医处方,可以单独使用中医的理法方药处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这不是危言耸听,这不是给我们的母校抹黑,这是事实,至少在我身边是如此。曾经和我一同立志为中医打拼的本科同学,研究生同学纷纷“改行”,转攻“中西结合”,甚至投奔“西医”,呵呵,在这里,我不是说改行攻“中西结合”,甚至西医不好,只是如果一个专业绝大部分人放弃了自己的专业那就得反思我们的教育了,反思我们这些传道授业的“先生们”了?如今,我也算是双重身份在“传道授业”,那么我谈的最多的不是某个“单方”“秘方”,而是自己对于中医临床思维的一点看法。。。
老百姓都有这样的共识:中医治本,西医治标。那么我这些搞中医的就一定要明白中医治本,本在哪里?当然对于这个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我的见解是中医治本,本就是人,就是人体的正气,即机体防病,抗病,或者康复能力,修复能力的总和。中医治病,重在恢复这种康复能力。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调节和修复的能力和方法,这是这样,所以很多疾病是完全可以不需要药物即可以自行康复,真正需要药物干预的往往是致病的因素远远超出了机体自身的这张修复能力,即中医所言的正气不胜邪气。中医诊病治病,更多的注重正气的强弱,注重正邪的变化,如果一个中医临床诊病治病时刻注意到了患者正气的强弱了,那么采用的方法也就不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
至于为什么开柴胡桂枝干姜汤,这里就不多言了,留给大家思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222

回帖

120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02
发表于 2024-2-28 10: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  一笑堂主人:尹周安(南华附一中医科)
2010-06-10 20:31:41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

欧阳某某    女    27岁   2010年5月下旬首诊
病史简介:患者因双侧乳汁不畅乳房胀痛1月余。自己服用疏肝理气之中药无效。患者乃科室一同事之邻居,经同事推荐前来就诊。
患者进诊室那一刹那,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典型的桂枝汤证---面色晃白少华,天气虽热,但衣着颇多,头裹围巾,形寒畏冷之象不必多言。问诊得之:乳房胀痛,喜按,有硬结,无红肿。食少,自汗,畏风。午后还有低热。舌淡,苔薄,脉细。
观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可知,此人即是典型桂枝汤体质之人,产后气血不足,生化无源,治疗理当以桂枝类方主之,考虑桂枝汤原方力量太弱,与黄芪当归建中汤加味主之。
方药如下:
黄芪50  当归15  桂枝15  赤白芍各10   炙甘草10   通草5  王不留行10
生姜10片  大枣15粒
3剂。
二诊: 服上方一剂,乳汁明显增多,三剂尽,患者乳汁通畅。乳房胀痛基本消失。精神转佳,畏风显减,纳食增加。但面色仍苍白少华,脉细。
前方去通草,王不留行再进。
黄芪50  当归15  桂枝15  赤白芍各10   炙甘草10   生姜10片  大枣15粒
5剂。
三诊:数日未来,患者突然前来,再次出现疲惫之象,细问乃知:患者全天天气转凉,衣着不慎感冒发热,自服五积散,小柴胡冲剂数次后发热减轻,但是汗出不止,四肢欠温,精神疲惫。
此乃虚人误用汗法,出现卫阳不固肌表,故见身痛,漏汗不止。仲景有云:“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两方合用投之急服之。
桂枝18  白芍20  炙甘草12  淡附片10  党参20  煅牡蛎15  段龙骨15
生姜10片  大枣15粒
2剂。
2010年6月10日:今日再次就诊,患者云服上方一剂,精神明显转佳,汗出即止。现在身痛已除。纳食基本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阳虚之体,非一日可以改变,嘱其黄芪建中汤连服数剂,佐以药膳调理(黄芪蒸鸡等),少食寒凉之西瓜及冷饮等,适寒温。。。
黄芪50  当归15  桂枝15  白芍15   炙甘草10   生姜10片  大枣15粒
8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78

回帖

121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16
发表于 2024-2-28 10: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


一笑堂主人:尹周安(南华附一中医科)
2010-06-18 20:34:03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
廖某某     女    56岁                    衡阳市人    2010年5月19日首诊

病史简介:反复腹泻3年余,每天大便次数少则3-5次,多则上十次,便前腹胀,肠鸣,口苦,进食生冷则加重。近日饮食不慎病情加重,水泻样大便,小便不利,下肢时有轻度浮肿,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服药无数,效果平平,如今对中药“甚是反感”,其儿子与我院放射科陈老师乃同学,经陈老师推荐前来就诊。
腹泻多是脾虚湿盛,此人亦不例外,刻下患者水走肠中,小便不利,故先开支流以实大便。五苓散主之。
桂枝10  茯苓20  白术15  泽泻15  猪苓12
3剂。
二诊:服药一剂,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每天2次至3次左右。第一次大便基本成形,第二次大便溏稀。形寒畏冷,疲乏。久病体虚,前方加参,即春泽汤主之。
桂枝10  茯苓20  白术15  泽泻15  猪苓12  党参20
炮姜6  车前子15(包)
5剂
三诊:精神转佳,纳食已经增加,昨天外面进餐,过食辛辣,大便每天1次至两次,仍感到腹中冷,肛门有灼热,口微苦,便时腹中胀痛。虚人虽有“实证”,仍以攻补兼施,寒温并用为妥,不宜苦寒清热。
乌梅丸主之。
乌梅30  花椒8  细辛5  干姜6  桂枝10  当归10
党参15  附片10(先煎) 黄连6  黄柏10
4剂。
嘱其饭后服用。
四诊:今日前来复诊,大便完全成形,每天一次,进食稍凉食物未见腹泻,患者甚为高兴:大便几年没有如此正常过了。。。
香砂六君汤加炮姜主之。另服用椒枣丸善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41

回帖

77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71
发表于 2024-2-28 10: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

  一笑堂主人:尹周安(南华附一中医科)
  
2010-06-18 21:08:08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blog/

彭某     女   46岁    衡阳市人  2010年5月14日首诊
病史简介:同房接触出血6年余。在我院妇产科多次阴道镜检查为“宫颈糜烂,子宫内膜炎”病理检查排除宫颈癌,患者非常恐“宫颈癌变”,四处求医,进行LEEP手术一次,症状缓解几个月后再次复发,每次同房后出血即点滴消炎药,自己又恐西药副作用大,寻求中医治疗,几年来服用中药无数,且不说效果不佳,反增胃中隐痛。经过我科护士长介绍前来中医治疗。
   首诊症见:立夏已过,仍衣着颇多,空调房中更是形寒畏冷,月经已经无规律,时推后量少,时而提前量多。但月经色淡,甚则如水,近日同房出血已经数日未止住,腰痛如折,胃中隐痛,腹痛隐隐,疲乏头晕,食少,纳呆。舌淡,脉细。
久病虚劳,莫过如此,三焦同病,唯取中焦,仲景黄芪建中汤主之。
黄芪60  当归10  桂枝15  白芍20  炙甘草15  阿胶20(烊化兑服)  三七片10  桑叶30
生姜10片  大枣10粒
3剂
二诊:服药三剂,精神转佳,腹痛显减,出血已经止住。前方中病,前方去桑叶,三七,再进5剂。
黄芪60  当归10  桂枝15  白芍20  炙甘草15  阿胶20(烊化兑服)  生姜10片  大枣10粒
三诊:停药数日,同房未见出血。近日月经来潮,量中等,5天干净,患者甚为高兴,但仍感腰痛,阴道干涩,形寒畏冷。
黄芪建中汤合寿胎丸主之。
黄芪60  当归10  桂枝15  白芍20  炙甘草15  续断15
阿胶20(烊化兑服)  菟丝子20   桑寄生20
生姜10片  大枣10粒
连服数剂后改乌鸡白凤丸善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41

回帖

77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71
发表于 2024-2-28 10: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

  一笑堂主人:尹周安(南华附一中医科)
2010-06-30 17:02:51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blog/

站在南华大学讲台上,和我那些可爱的西医学生们谈中医,经常有学生会问我,老师—你认为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异同是什么?请您用最简洁、最通俗的方式回答。。。呵呵,面对这种“苛刻”的提问,我以前还要犹豫几秒,如今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是:中医治疗的是生病的人,西医治疗的人生的病;中医和西医最大的相同点就是—都是解决人的吃喝拉撒等问题,只是中医对于吃喝拉撒用“升降出入”四个字在表达生命的基本特征,西医用“新陈代谢”来阐述生命的现象。其实,吃喝拉撒更能通俗的表达生命的本质---人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一旦吃喝拉撒都成了问题,即人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都成了问题,中医所言的升降出入出了问题,该升的不升反降,该降的不降,该入的不入,该出的不出,那么这个人离“大去不远矣”。。。不信,大家看看一些危重病人是不是以上的这些情况—心衰的病人多是小便出不来了,肠梗阻的病人就是大便出不来了,呼衰的病人就是气进不去也呼不出来了,肾衰的病人就是小便少了,肝衰的病人就是大便小便排不出,体内代谢产物排不出了。。。上次听到一个西医同行和我聊天的时候戏称—心衰,肾衰玩的就是那点“尿”,得尿则生,无尿则死;呼衰玩的就是那点“气”,有气则生,无气则死;肠梗阻玩的就是那点“大便”,得大便则生,无大便则死。。。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再用这位同行的话来看我中医,何尝不是这样,我们的前辈经常言—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其实就高度概括了吃喝拉撒这些问题。所以我经常和我的学生说—中医西医所研究的对象都是人,对生命现象本质的阐述很多观点都是一致的,只是站的角度和高度不一样,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尽完全相同,诚如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罢了。。。。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我在临床见到的一些有关“吃喝拉撒”问题的中医治疗点滴经验和体会。。。

案一:噎嗝案

肖某某  男   81岁     2010年6月住院病人
病史简介:患者胃脘部胀痛伴食入即吐2月,加重10天入住我科。患者在我院经过上腹部增强CT及胃镜诊断“贲门占位:性质待查”,病检结果:高度怀疑贲门癌,建议再次行胃镜及病检检查。患者因年事已高,体质虚弱。有冠心病,慢阻肺等多种基础疾病。家人暂不同意再次行胃镜检查。在衡阳市中医院住院半月,胃脘胀痛好转,但食入即吐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近10天来,水饮未进,经朋友推荐,要求入住我科“尽人事而已”。
入院症见:精神疲乏,形体消瘦,水饮不入,大便数日未解,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西医常规能量支持之外,中医须尽快恢复进食及大便问题。
虚劳至极,炙甘草汤主之。(科里中药配方颗粒,折合生药剂量大致如下)
生地50  麦冬40  桂枝15  炙甘草15  火麻仁25  阿胶20
党参30  生姜10片  大枣15粒
3剂。少量频服。
第二天查房:患者精神转佳,患者家属甚为高兴:服药一剂,患者呕吐即明显好转,可以进食。。。
第二天查房:患者基本没有呕吐,精神继续转佳。。。患者家属问:大便何时能解?答曰:不急不急,功到自然成。。。
第五天:大便得解,患者甚为舒服。。。饮食二便如常,患者家属又在积极筹划胃镜病检之事,估计还有想手术之想法,呵呵,中医能做到这样,也不错了,我自我表扬一下,呵呵。。。

案二:久泻失禁案

邹某某  男   82岁   2010年6月份住院病历
病史简介:患者因反复腹泻10年余,加重伴大便失禁10天入院。素有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等病史,长期自己服用消炎药,症状时轻时重,每天大便少则5次,多则上10次。近月来在我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增生”手术,经过洗肠等后出现大便次数达30多次,肛门坠胀,甚至失禁。入住我科。
入院症见:形体极度消瘦,大肉尽脱,精神疲惫,肛门便意频频,每次接出少量淡黄色稀水样粪便,大便常规未见异常,大便培养:阴沟肠杆菌;考虑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担心二重感染及菌群失调。各科会诊意见:中医保守治疗为主,西医对症处理。
接诊第一天,我还没有认为这是一个太难的病例,中气下陷证,补中益气汤主之。服药两剂,患者不但大便次数不见减轻,反增口干舌燥。仔细观察发现:患者舌淡无苔干燥无津液。方才醒悟,患者久泻不尽气虚,而其伤及津液。我深知--阴虚腹泻是非常棘手之证,益气则伤阴,养阴则增泻,左右为难,我一时很难想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网上请教—方老师及爱爱医的黑白斑竹们,结果得出的结论惊人的一致:温经汤主之。
如法炮制:
当归15  白芍15  川芎10  党参20  桂枝12  麦冬20
阿胶15  法夏10  丹皮10  吴茱萸8  乌梅30  赤石脂20(包)
生姜6片 大枣10粒
2剂
另:西洋参粉  打粉  煮糯米稀饭  佐餐。
二诊:患者服用上方,精神明显转佳,言语明显有力,但大便次数未见明显减少,舌上津液得复,乃佳兆也,肛门灼痛,口苦。。。
当归15  白芍15  川芎10  党参20  桂枝12  麦冬20
阿胶15  法夏10  丹皮10  吴茱萸8  乌梅30  赤石脂20(包)
黄连6    生姜6片 大枣10粒
前方再进2剂,昨天开始,患者大便次数明显减少,精神继续好转。。。(本案还在继续治疗当中。。。)
自按:
案一虽是噎嗝之证,但是生病的人是虚的,而且是虚劳至极,故治疗以人为本。炙甘草汤乃治疗虚劳有效之方,不必多言。。。
案二:此人同样是长期久泻脾胃升降失常,中气下陷,伤及阴血。初投补中益气汤反出现口干舌燥,伤津之象明显,疑惑之际,请教老师们,竟然给出的答复惊人的一致---《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问曰:
妇人年五十,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此处“下利”很多注家都认为应该是“下血”,其实临床对于久利之人同样可以适用。这个病人不就是“男子年八十,病下利数十年不止”吗。。。
听到几位老大的教诲,不禁感叹: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743

回帖

78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81
发表于 2024-2-28 10: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

  
一笑堂主人:尹周安(南华附一中医科)
   
2010-07-09 17:59:21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
张某某       男        29岁    衡山县九龙村2010年7月1日首诊
病史简介:反复双下肢酸麻胀痛1年,加重伴间歇性跛形3月。患者诉自2009年4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酸麻胀痛,在衡山县人民医院经过腰椎CT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相关处理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此后患者四处求治,大多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服用中药及电针治疗数月,效果不明显。近3个月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且伴有步履不正,远行则出现间歇性跛形,至湘雅二医院诊治,经过双侧股骨头MRI考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初中期);建议股骨头置换术。考虑股骨头置换术一则手术费高达数万元,二则股骨头置换术只能保持15-20年,可能在患者有生之年还得行第二次手术。湘雅二医院医生给出这样建议:如果暂不考虑手术也行,建议中医药治疗,尽量延迟数年,甚至十年,争取只行一次手术。
患者既往有病毒性肝炎,曾经一次肺部感染使用过激素,长期饮酒吸烟史。
首诊症见:双侧髋关节疼痛,活动后加重,步履不正。晚上疼痛加重,下肢皮肤肌肤甲错。近几个月来消瘦20余斤,疲乏头晕,活动后心悸,大便干结,数日一次,但无明显腹胀腹痛。舌淡暗,苔薄,脉细。
虚劳之体,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导致局部血脉缺血,形成此疾。虚劳是本,瘀血是标。治疗宜标本兼顾。《金匮·血痹虚劳病篇》“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
“《千金翼》炙甘草汤(一云复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
取炙甘草汤培其本,取大黄蟅虫丸之意,补虚基础上活血化瘀而不伤正。
生地50  麦冬40  桂枝15  甘草20  党参20  阿胶20(兑付)
火麻仁20  生姜10片  大枣15粒
黄酒1碗,水两碗,煎成一碗,分两次口服。先服7剂。
丸药:水蛭 炮甲 地龙 等打粉蜜丸,每次5克,一天两次。
2010年7月9日:服上方,精神明显转佳,大便通畅,疼痛大减,患者信心大增。夜寐欠安。嘱咐多卧床尽力减少下肢负重。舌脉同前,原方再进。
生地50  麦冬40  桂枝15  甘草20  党参20  阿胶20(兑付)
火麻仁20  延胡索20  枣仁30  生姜10片  大枣15粒
黄酒1碗,水两碗,煎成一碗,分两次口服。10剂。
自按:股骨头坏死乃现代医学之病名,多与外伤,饮酒,激素等使用导致股骨头缺血缺氧儿出现系列症候群,早期极易误诊为腰椎病,骨质疏松症等而耽误治疗, 很多病人出现了严重的股骨头错位等严重并发症才得以确诊,失去了内科保守治疗方法而悔恨不已。因此,为医者必须明察秋毫,借助现代先进之诊疗设备(如CT,磁共振,DSA等)尽早明确诊断,这对于一个现代的中医也是基本的素质,不可因为固守“望闻问切”之思想而排斥现代之诊疗技术。诚然,传统之四诊是一个中医的基本功,但是合理的借鉴一下现代科技之成果为我所用,特别是经过单纯的辩证效果不理想的时候更加要明确病名诊断,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医之特长,不至于被西医同行及病人误解,如此看来,我辈中医任重而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 沪ICP备2020030433号 )

GMT+8, 2024-11-24 17:57 , Processed in 0.21460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