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HHH1008611

(长沙尹周安)一笑堂主人医案医话

[复制链接]

11

主题

774

回帖

77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73
发表于 2024-2-28 10: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原创)原来中医可以这样治病。。。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blog/
经方的魅力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李某某     女        60岁        衡阳市人  2009年6月7日
反复口干咽燥8月余。在我科及衡阳市中医院住院数次均未取得明显效果。近日来再次因口干入住我科,排除了糖尿病,甲亢等代谢性疾病。入住我科数日,同事给予大剂量养阴之品均未见效果,3天前副主任提出要我瞧瞧,提点建议。故从之。
望而之知:愁云满布,衣着稍多。切其脉:左脉弦细,右脉略滑,乃问曰:难道您有胸胁胀满不适之感?或者口干口苦,大便不畅?我这一问,患者脸上马上露出了希望之笑容,患者频频点头曰:正是如此。本人就是感到两肋胀痛不适,大便干结,数日一次,口干略苦,就是这咽干口燥,简直就是冒烟,饮水也不解渴。。。
患者又把口干摆上了正题:有医生说我是阴虚,吃了大量的养阴药,什么生地,麦冬等,就是不管用;也有医生说我是阳虚,开了一堆的附子,干姜,吃得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可还是经常畏寒,感冒?尹医生,你看这是什么原因?
呵呵,既然养阴不效,温阳无功,那就证明患者不是一个纯粹的虚证;结合患者脉象及言行举止――我断定:此乃郁证也,肝气郁结,故见胸胁胀满,郁久化热故见口干口苦,大便干结;气机不畅,卫气不宣,故见畏寒,易感冒;三焦不利,津凝血阻,故见全身胀痛不适,失眠多梦,仲景有云:胸满烦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尹医生,你说什么来着,柴胡什么汤,我上个月吃小柴胡颗粒治疗感冒,发现症状还是可以缓解。。。”患者似乎看到了希望。
“那就对了,小柴胡汤也是走肝胆之津,对付一般的肝胆气郁之证还是有效,但是对于复杂之证时就显得力不从心,故你吃该方有效但是不太明显。。。”我补充道。
再仔细询问病史乃知:患者素有心胆怯弱之性,发病前一天在街上遇到一不明来历之男子,突然在其背后拍了她一下,当时她就如同魂飞魄散,久久不能安静,当晚就失眠,第二天就出现口干咽燥,于是乎,以为那男子是特意谋害于她,终日惶惶不得安宁,故四处求医。。。
听完患者的这番倾诉,我对于柴胡加龙母汤更是信心十足,加上患者久治不愈,对于药物更是将信将疑,于是乎,我非常肯定的说:你这个病,我看准了,吃了这个秘方,一定会有效,不吃多了,三剂就见大效。。。
柴胡24  黄芩10   桂枝10   茯苓15   炙甘草10   党参10
法夏10   煅龙骨15(包) 煅牡蛎15(包) 磁石15(包)
熟大黄8(后下,煮沸2分钟即可)
生姜6片,大枣12粒
经过我一翻自信的解释:患者拿着我的处方,如获至宝。。。
第二天,一大清早,患者就来报喜:尹医生,你的药真的管用,昨天我睡的可香了,睡了足足4个小时,这是近几个月来第一次啊,今天口干也好多了,大便也解了,这是舒服。。。
呵呵,果然仲景没有让我失望。。。
今天早上查房,患者已经是笑脸相迎,效果自然不必多说,口干口苦症状十愈七八。三剂已尽,今天复诊。左脉弦而略带和缓。为了使患者效果更佳,我开始了心理疏导,主动和患者攀谈起来,至少在我观察的这几天,我是没有看到其家人来过,要么就是丈夫过世,要么就是夫妻感情不和早已各奔东西,要么就是子女不在身边。。。
于是乎,我开始了第一个问题:你丈夫的身体如何?
呵呵,想不到,这一问,患者竟然在我们面前抽泣起来――
原来老伴早些年因病过世,夫妻感情甚好,突然一个离去,悲伤之情可知;加上子女远在北京,因为工作很少来探望,故心理更是寂寞。每天面对冷冷清清之家里,怎能不担惊受怕?。。。
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切尽在情理中。。。
“哭吧,哭吧,大声的哭一回,下次找个热闹的地方好好的放松一下,保准你的心情好多了,有时间去看看你远在北京的儿子,当做一次长途旅游嘛。。。”我想起了中里巴人的那句话――哭,是疏泄肝胆气郁最好的方法。。。
要知道,很多时侯,这种孤独之人连个倾诉,哭泣的对象都找不到。。。
还是柴胡加龙母汤,加了一味百合50克。另嘱其服用百合粥,百合猪肚汤,搞点花茶(玫瑰花,月季花。。。),其实也是给她找点事情坐坐,打发一下寂寞之时光。。。
原来,中医还可以这样治病。。。
其实,中医就是这样治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715

回帖

70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02
发表于 2024-2-28 10: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原创)中药退烧札记。。。  
   一笑堂主人:尹周安(南华附一中医科)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blog/
       题记:中药退烧历来是中医之优势,但是纵观当前中医之局面,能单独使用中药退烧之中医实在是凤毛麟角,近日天气酷热,饮食不洁,起居无常,贪凉求爽,发热之病人颇为多见,例举几例以飨博友。。。

高热之大青龙汤案
刘姐,长沙人也,近日劳累有加,久居空调之室,突发寒战高热1天,体温直逼40度。电话求诊:发热恶寒并见,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高热无口干,舌脉不详,此乃太阳表证未解,郁久有化热之势,大青龙汤原方主之,方药如下:
麻黄15   桂枝10    杏仁10      炙甘草6      生石膏6     生姜10片  大枣12粒    一剂。
急煎,取头煎,顿服,半小时后开始汗出,但是汗出不畅,嘱其饮热饮一杯,汗出畅快,寒热顿除,诸症皆除,全身颇为舒服。余药弃之。刘姐不禁惊叹:中药竟然有如此之神效,未之闻也。。。
插曲:刘姐手持我手机发过去之处方,诸药店皆曰:夏日炎炎,竟然开如此剂量之麻黄,想必开该处方之人非医生也!几经我电话督促--该方剂量乃最小剂量也,我怕你抓不到药,不得已才开这个剂量,放心服之。
       事后,刘姐笑曰:改方一剂不到一元钱,而且头煎即效,老弟你真是不简单。。。
       其实,仲景治疗感冒发热多是一剂搞定,何足惊叹?

发热下利之葛根芩连汤案
宋姓男患儿,今年4岁半,扁桃体发炎,每年发作数次,每次发热必是西药点滴数日方能平息。此次因为衣着不慎,突发寒热,咽痛,西药点滴三天发热不退(38.5-39度之间),反增下利,日行数次,呕逆,鼻钮,舌红,苔黄,脉数。
挟热下利,葛根芩连汤主之,呕逆者,加半夏。
葛根25       黄连5       黄芩10        甘草10       法夏10  生姜5片  大枣6粒。
方药刚开完,患儿突发鼻血如涌,急在上方加白芍15   白茅根25   2剂。
今日来复诊,发热已退,呕逆已除,下利已止。鼻忸未作,但见腹痛隐隐,纳食欠佳,大便仍溏软,舌红,黄芩汤合枳实芍药散加三消以善后。
黄芩12    白芍15     甘草10    枳实10       炒麦芽15  神曲10     山楂10        生姜3片      大枣6粒。
小插曲:患者奶奶去中药房抓药,处方被打回来--法夏剂量过大,不予发药,必须医生签字(言下之意,如有不测,医生得负责),我苦笑--10克法夏就会中毒?我可是数倍剂量尝试了该药,于是乎,我签了名字,也就承担了这个风险。

呕而发热--小柴胡汤案
科里同事之子,刚过一岁,发热4天不退,西药点滴,中药内服体温仍在38.5度左右,今日来诊,要求索药。襁褓婴儿,哭闹无常,四诊无法搜集,同事曰:但见呕逆,发热。。。
“呕逆,发热?”《伤寒论》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因患儿后背无汗,遂与原方加香薷5克投之。
柴胡8    黄芩5       法夏6       党参6        炙甘草5       生姜5片      大枣6粒   香薷5
还是老问题---中药房不发药,柴胡8克剂量过大,后来同事在处方上签了“后果本人自负”方拿到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715

回帖

70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02
发表于 2024-2-28 10: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原创)经方的魅力之补阳还五汤。。。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blog/
中风病案
雷某某      男      75岁     衡阳县人         2009 年5月30日会诊病例
病史简介:患者因突发右侧肢体障碍伴言语蹇涩1天入住我院神经内科。入院后经过头部CT:诊断为“左侧颞叶,顶叶脑梗塞”,经过西医相关处理后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但患者右侧肢体不利,言语障碍等症状改善不明显,患者性格孤僻,不愿住院继续治疗,要求出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特邀我前来会诊寻求中医治疗。
会诊症见:患者神清,形体偏胖,精神较差,疲乏,头倾视深,半身不遂,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右侧肌力2级,肌肉松弛,口角歪斜,口中流涎颇多,舌淡,苔薄白,脉细。
气虚血瘀,与补阳还五汤原方主之。
黄芪40  当归尾10  赤芍10  川芎10  桃仁10  红花3
地龙15  川牛膝15  鸡血藤15
×10剂
2009年7月23日:患者儿子前来复诊,代诉服用上方后精神转佳,下肢肌力明显好转,口角流涎明显减少。舌脉不详,前方中病,守方再进。
黄芪50  当归尾10  赤芍10  川芎10  桃仁10  红花3
地龙15  川牛膝15  鸡血藤15
另:桂枝茯苓胶囊 每天两次,每次一袋。上方药汁送服。
2009年8月22日复诊:患者儿子前来复诊,代诉患者信心大增,家人协助下可以下床行走,步履已正,右侧肌力明显好转,但是近日下肢有轻度浮肿。舌脉不详,前方去鸡血藤,加茯苓泽泻主之。
黄芪50  当归尾10  赤芍10  川芎10  桃仁10  红花3
地龙15  川牛膝15 泽泻10  茯苓皮30  
另:桂枝茯苓胶囊 每天两次,每次一袋。上方药汁送服。

自按:补阳还五汤历来是治疗中风之常用方,然其辨证之要点并非知之,余摸索数年,偶有所得,对于缺血性中风效果最优,体型偏胖者,肌力下降,肌肉松弛,舌淡,脉非实脉者效果最佳。合用桂枝茯苓丸效果更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74

回帖

115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52
发表于 2024-2-28 10: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

(原创)经方的魅力之大青龙汤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
        题记:提起大青龙汤,我相信很多学习中医之人都有相同的感受---那仅仅是方剂学上的一个“教学方”而已,仅仅是传说中张仲景先生发散风寒,发越水气的一张王牌方,但是仅仅是传说而已,特别是到了今天这个经方被冷落的年代,曾经或者现在还在使用该方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就是在方剂学课堂上被老师们一个有一个“告诫”所禁锢,以至于对于该方总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想不到这种畏惧感一直困扰我十年,直到我重新学习《伤寒论》时,在方老师的一再指导下,我终于摆脱了这种“恐惧”,终于冲破了大学老师们给我设立的的那些“大青龙汤”禁锢,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使用该方治疗感冒发热不下20例,疗效甚佳,一般是服用一剂的头煎即热退脉静身凉。。。
  案例一:尹某          男            23岁           2009年8月20日
                暑热难当,贪图空调风扇之凉,次日即感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全身不适,继而寒战高热无汗,在当地诊所输液两天热未退,症状未见减轻,电话求诊--寒战,高热无汗,39.7度,全身酸痛,口干不欲冷饮,无咽痛。鼻塞声重。舌脉不详。
              风寒郁闭有化热之势,急与大青龙汤发散风寒,宣通气津。
             方药如下:
            麻黄10克    桂枝6      杏仁6      炙甘草6         生石膏4                 
            2剂。
            两剂合为一剂,同煎,取头煎(药渣不倒以备用),2剂共放生姜10片     大枣12粒。
          嘱咐服药头煎之一半,观察30分钟,如得畅汗,估计热随汗退,如果汗出不畅或汗出即收,可饮热饮一杯以助汗出,得畅汗为目的。如果汗不出,或经热饮汗出不畅,急服头煎的另一半得汗。极少数的病人得服药一剂。
        半个小时后电话告知:果然汗出畅快,全身疼痛顿除,2小时后汗出微微,热退正常,余药丢弃。第二天,一切病症皆除,病愈。

病例二:
  旷某某         男            6岁          2009年9月6日早上8点
          电话诊治:患者乃我科一同事之子,近日天气炎热,贪凉起病。昨晚突发寒热,同事辨证为三阳合病,与柴葛解肌汤(石膏用到40克),当即呕吐一次,自述胃中发凉,寒热不减,今晨体温抖增至39.5度,急电话求诊。电话告知:恶寒明显,头痛身痛,鼻塞声重,咳嗽,胸口烦闷,口干欲热饮,咽痛不红,舌淡红,苔薄白有津。脉略。
          风寒郁闭失于发散,误用寒凉致寒邪内闭,津气不得越,故见高热恶寒等证,急与大青龙汤一剂。
麻黄10           桂枝8           杏仁6        生石膏5      炙甘草6            生姜10粒             大枣12枚
急煎,取头煎之一半,顿服。
30分钟后开始出汗,患者自诉药颇合“胃口”,热退之38度,一个小时后退至37.5。停服余药。
下午3点:电话告知:患者低热,微微有汗,但见咳嗽气促,与桂枝加杏仁厚朴汤一剂,加炙麻黄5克一则宣降肺气,二则含有麻桂各半汤之意,小发其汗以退余邪。

病例三:
          赵某                  女                70岁               2009年9月2日首诊
           患者乃南华大学某退休老师,其家族为西医世家,病患对于中医略知一二,受凉感冒发热前来就诊。症见:畏寒,恶风(厚长袖包裹前来就诊),发热39度,腰痛,肢节轻微肿胀,疼痛明显(怀疑有风湿性疾病,后经实验室检查排除),口干咽痛,咳嗽,咯痰,鼻塞声重,舌淡红,边有齿痕,苔白厚腻上罩薄黄腻苔。脉弦紧。
        病患虽年过七旬,但当下仍为实证,先与大青龙汤发散风寒。
        麻黄12      桂枝6         杏仁6          炙甘草6         生石膏5          生姜10片     大枣12粒。
       处方刚落笔,病患取方一阅,脸上破有不悦之情,问道:这么热的天,我烧的如此之高,咽痛,口干,你还开麻黄桂枝等药,这吃了不会误事吧。。。。
        言语之中透露出几分不信任,答道:病是寒证,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有何热象?虽有发热,但非烦渴喜冷饮之阳明之热,虽有口干咽痛,乃津液输布异常,津不上呈之故。有是证,用是方,何虑之有?
          服药一次,得畅汗,热退至38度,患者家属一再要求其加服用“美林”退烧,竟然出现汗出不止,畏寒,遇风则不适,急予桂枝加附子加龙骨牡蛎汤一付以复卫阳。
       桂枝10        白芍10        炙甘草6        附子10(先煎30分钟)     煅龙骨20
       煅牡蛎20      生姜10片          大枣12粒。
         2剂。
         服用一剂,畏寒显减,汗出大减,再进一剂,畏寒出汗基本控制。
      2009年9月5日发热全身疼痛皆除,但见咳嗽,咯白色稀痰。胸口满闷,与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
     茯苓25      炙甘草10      干姜10      五味子10          细辛6         法夏10     杏仁10
生姜10片  大枣12粒。
           3剂。
自按:病例一二是典型的大青龙汤证,原方原法(当然不是仲景原方之剂量,但基本是遵照仲景药组之比例开),取效颇佳,不必多言。例三如果没有患者自己加服美林叠加发汗,也不至于出现漏汗不止之证,急与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敛复卫阳,再与苓甘五味姜辛汤以除痰饮。
        纵观使用大青龙汤的这些案例,个人体会如下:
          1  能用大青龙汤之人体质一定是比较结实的。
          2  能用大青龙汤之人一定是风寒郁闭有化热之象。
          3  服药一定采用分次给药,根据汗出情况决定服药次数。不管症状缓解如何,一般不宜服用第二剂。
          4  医嘱一定要交待清楚:我一般告知患者及家属:服药头煎之一半,观察30分钟,如得畅汗,估计热随汗退,如果汗出不畅或汗出即收,可饮热饮一杯以助汗出,得畅汗为目的。如果汗不出,或经热饮汗出不畅,急服头煎的另一半得汗。极少数的病人得服药一剂。
       5   一定不可和西药发汗退烧叠加使用,以免汗出亡阳。
       6   出现漏汗不止者,可用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甚则四逆汤救逆。
          补充一下:病例整理至此,突然发现,病例三直接投小青龙汤加石膏或许取效更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743

回帖

78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81
发表于 2024-2-28 10: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朋友,这都是2008年-2009年的门诊日志,那时重新学习经方,处方虽然有些呆板,但是是当时学习经方,用经方的真实记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765

回帖

78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83
发表于 2024-2-28 10: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原创)肺结核球切除术后胸胁疼痛中药治疗案
  一笑堂主人:尹周安(南华附一中医科)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edit/
封某     女     15岁     衡阳耒阳人    2009年10月16日首诊
病史简介:患者年幼有肺结核病史,经过抗痨治疗后病愈。近月来再次出现潮热盗汗咳嗽等症,在我院行肺部CT发现:右肺上叶结核球。并在我院胸外科行手术切除,术后继续常规抗痨治疗。术后1月余出现右侧胸胁(手术伤口附近)疼痛,未作特殊处理,疼痛未见缓解,再次来我院复查肺部CT:提示右下肺舌段炎性改变,右侧少量胸水,胸膜增厚粘连。经神经内科封主任推荐前来就诊。
  首诊症见:患者默默不欲言,面色青黄,细问乃知其右胸胁胀痛难忍,波及胃脘不适,入夜尤甚,午夜子时尤为明显。大便偏干,小便可。舌淡红,苔薄黄腻,脉细滑。
   痰热瘀阻肝胆之经,本可处疏肝行气,活血化痰之剂,然患者口苦咽干,默默不欲饮食,颜面苍黄,脉象滑中有细,提示正气受戕,加之抗痨之西药均可暗耗正气,故与小柴胡汤疏肝和胃,攻补兼施,与金匮旋覆花汤疏肝活血而不伤正。。。
柴胡12    黄芩10    党参15    法夏10     炙甘草10    旋覆花15(包)   茜草10  
全瓜蒌15     葱白5根     生姜6片      大枣10粒   
7剂
嘱咐患者多食汤粥清淡营养之品。
二诊:其父言服药前三剂胸胁疼痛反右加重之势,续服,胸胁疼痛顿减。如今胸胁胀痛减轻十之有五,纳食及口苦均有改善,大便通畅。前方中的,守方再进,加麦芽15疏肝和胃。
柴胡15  黄芩12  党参15  法夏12   炙甘草10  旋覆花15(包)  茜草10   全瓜蒌15   葱白5根   麦芽15  生姜6片 大枣10粒   
7剂
病人继续治疗当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74

回帖

115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52
发表于 2024-2-28 10: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原创)“怪病”缠身两年余,仲景“奔豚”服之舒。。。  

  一笑堂主人:尹周安(南华附一中医科)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blog
  彭某某     女      56岁       南华大学退休老师     2009年11月3日首诊
病史简介:患者一进诊室即喋喋不休的诉说其“痛苦”,根据以往的经验,但凡“喋喋不休之人”多是“神经官能症”之辈,但仔细听完患者之“苦诉”后发现,患者并非“神经官能症”,而是确有身体之不适:全身胀痛不适,尤其以胸口,颈背胀满疼痛痛不适为主症,时作时休。发则须双手不停拍打胸背方可缓解,晚上尤甚,每晚如此反复数次,睡眠质量无从可言。近几个月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每晚发作,发则拍打胸背,通宵难寐。胸口如有物堵,自觉须深呼吸数次后方感舒适,否则有“气短欲死”之感。在我院及湘雅医院多次住院及门诊检查考虑“脑动脉痉挛,脑动脉硬化症,颈椎病,腰椎病,心肌缺血”等,中西成药服药无数,毫无效验,经其朋友介绍前来就“碰碰运气”。
   望其形体偏胖,形体不衰,非虚弱之辈,颜面表情多郁闷之象,舌稍红,苔薄白;问之有恶寒,口苦甚,胸闷,胃脘胀满,心悸时作,失眠多梦等症,二便调;切其脉弦。
病始于“胸背胀满不适”,然久治不愈后反增“多疑多虑”。症状颇多,唯有三焦肝胆之经病变方可见如此繁杂之症。先投柴胡加龙骨牡蛎汤5剂。
2009年11月9日二诊:服药后大便溏稀,症状略有缓解,但是胸口满闷,颈背胀痛须拍打之苦未见明显改善,且发作依旧频繁。细问得之患者每次发作无定时,伴有口苦,耳鸣,心悸等症状。舌脉如前。
本欲守方再进,忽闻患者反复言“胸闷之时如有物堵咽喉,烦躁欲死”,莫非是金匮所言之“奔豚气病”?《金匮》言:“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深思数秒钟之后果断的写下了奔豚汤原方。
当归20 川芎20  法夏15  黄芩12  葛根30   白芍20  生姜10片  大枣12粒  甘草15   桑白皮20
2009年11月15日三诊:患者诉服上方一剂,顿觉全身气顺,颇为舒畅,胸背胀痛失眠,口苦等症状十去七八,如今每晚基本不发作,发作亦见轻微,无须拍打等即可安然入睡。患者连说—尹医生,我“服”了你了。。。我多年的会阴部痉挛性抽搐样疼痛以前难以启齿,服药后也有明显改善,仍有耳鸣。。。
前方加龙骨牡蛎各15克,再进6剂。
当归20 川芎20  法夏15  黄芩12  葛根30   白芍20  生姜10片  大枣12粒  甘草15   桑白皮20  生龙骨15  生牡蛎15    麦芽15
患者之老公临走之前发出这样的感慨—-尹医生,不仅仅是老伴感谢你,我更是感激不尽,你不知道,为了老伴这个病,我带她四处求医,花钱不说,搞得全家神经兮兮。每晚老伴发作不能眠,我更是没得安稳觉睡,正是太痛苦了。如今,她好了,我也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这不,我又带了几个病患前来就诊,给你添麻烦了。。。

自按奔豚病临床并非少见,今年至少见到了五六例,然表现不仅完全相同,有以头痛头晕就诊者,有以心悸就诊者,亦有失眠就诊者,象本例胸背满闷胀痛欲死须拍打方舒且症状如此典型尚属首例。胸口满闷,有瓜蒌薤白诸方证,亦有柴胡龙骨牡蛎汤之症,还有桂枝加杏仁厚朴汤,半夏厚朴汤等证,临床须仔细鉴别。
方兄言:患者有“常欲捣其胸上”之症,临床须联想到肝着之旋覆花汤之证,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可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62

回帖

71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19
发表于 2024-2-28 10: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

(原创)痹证经方治验两例。。。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blog

痹证案例一
胡某某      女       55岁      衡阳人       2009年11月初
头痛连颈项,身痛背痛,腰腿冷痛数年,上肢麻木,遇寒加重,舌淡,脉弦紧,双尺沉。
阳虚外寒,久不驱散,先温散外寒,后温补阳气。
葛根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炙麻黄8(先煎)   桂枝10        白芍20    炙甘草10  
葛根30 (先煎)   制附片10(先煎)  细辛5  当归15
生姜10片  大枣12粒(掰)
5剂。
二诊:服上方,诸痛顿减,畏寒除。前方去麻黄加黄芪30克再进7剂。

痹证案例二
陈某某        男       55岁       衡山人
2009年11月4日首诊:风寒外袭之后头痛2月,痛引项背、前额,上肢麻木,胸闷发紧,咽痒微咳,多年胃痛亦见加重,伴有恶心,口苦。上述症状呈阵发性,发作则痛剧服用止痛药亦不见改善,西医诊断为脑血管痉挛,颈椎病,心肌缺血,咽喉炎等病。舌淡红,苔薄白微黄腻。脉弦紧。
风寒外束,内有湿热。葛根汤合奔豚汤主之。
炙麻黄6  桂枝10  白芍25  葛根30   当归15  黄芩10
川芎10  法夏15  白芷10  生姜10片  大枣10粒
4剂。
二诊:11月12日:服上方四剂,头痛十去七八,胸口满闷发紧胃痛等症状亦见明显改善。咽中多痰,咔吐不利,舌淡红,苔白腻微黄,脉滑。外寒渐去,痰浊仍存,气郁痰阻,半夏厚朴汤合桂枝加杏仁厚朴汤主之。
桂枝10  白芍15  炙甘草6  杏仁10  厚朴15 法夏15
苏梗15  茯苓15  生姜6片  大枣10粒
再进7剂以善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743

回帖

78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81
发表于 2024-2-28 10: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

(原创)失眠中医治疗两例...




    一笑堂主人:尹周安(南华附一中医科)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blog


失眠治愈案一:
  陈某某     女     37岁     衡阳市人
2009年11月1日首诊:失眠1年余,加重3月。素有睡眠欠佳,但是每晚可以入睡。近几个月来,因一同事失眠,常在其耳边念叨失眠之弊,恐是某些恶疾之先兆,本不将失眠当一回事的她反倒担心其身体来,如此反复,睡眠每况愈下,甚至通宵不寐。伴有形寒畏冷,四肢发凉,月经量少痛经。服用安神中药无效。舌淡暗红,苔薄白。脉细。
      2009年11月10日二诊:首诊从营卫不和论治,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5剂,毫无效验。细察患者随有形寒畏冷之感,但无汗出,心悸等症,舌质淡暗有紫气,脉细带弦,综合患者月经痛经量少,考虑气滞血瘀之证,与血府逐瘀汤加减。5剂
柴胡15  枳壳15  白芍15  炙甘草15  当归15  川芎10
生地15  赤芍10  桃仁10  红花4  桔梗6  川牛膝15
琥珀10(包)  丹参20    枣仁30

三诊:患者服用上服后一剂,当晚即可入睡,服药期间,失眠消失,甚为高兴。月经将至,前方再进。口干明显。加百合40克
柴胡15  枳壳15  白芍15  炙甘草15  当归15  川芎10
生地15  赤芍10  桃仁10  红花4  桔梗6  川牛膝15
百合40  枣仁30
7剂。

彭某某      女          66岁              衡阳市人
2009年11月15日首诊:失眠多梦,夜寐不谧,伴有腹痛,口干口苦,耳鸣,心悸。舌红,苔薄,脉弦细数。
肝胆火郁,故见筋膜挛急腹痛隐隐,口干口苦,耳鸣失眠心悸等症状。方氏黄芩龙骨牡蛎汤加减主之。
黄芩12   白芍30   甘草10   生龙骨15  生牡蛎15
枳壳10   百合40
6剂。
疗效待回报。。。。
注: 把该案一写出来,我还有些”心有余悸“,担心方老师言我度经典却不用经方,细想,血府逐瘀汤也可谓后世时方之经方,颇有经方之韵味,临床亦喜用之。
本案取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倘若不用该方,经方又该选何方呢?待方兄前来指点一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62

回帖

71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19
发表于 2024-2-28 10: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




(原创)经方之魅力系列之乌梅丸。。。



     个人博客:http://yinzhouan1982.blog.163.com/blog/

“上火”治愈案。。。

曹某某        女         54岁         衡阳市人       2009年11月22日
首诊病史简介:患者一走进诊室就指着上唇及人中处几个皮肤“溃疡”说:尹医生,都说你开处方开的好,我家曼尼更是你的铁杆粉丝,如果你把我的这个“上火”的毛病治愈了,我在信服。。。
原来,患者近几年来,总感觉自己“火气”很大,经常发唇疮,口疮,咽喉疼痛等毛病,自己经常购买一些“清热解毒泻火”的中成药,比如什么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片等,开始吃了还有些许效果,后面越吃越不管用,跑到一些中医那里也是言—火气太大,开的那药都是苦不堪言,甚至拉稀。现在要么拉稀,要么数日大便不解,腹痛隐隐。。。  
病人诉说了近几年的与“火气”的斗争史。切其脉,脉细偏沉,并非洪数之实脉,望其舌,舌淡,苔薄白,舌尖稍红,并非舌红苔黄之“内热”证,虽有口干口苦,但并非烦渴喜饮。察病患颜面苍白,言语当中带有几分疲惫,且经常感到形寒畏冷,易感冒,经常“碎咳”,大便时稀。。。
种种迹象表明,患者并非火气大,乃久病阳虚为本,八分寒两分热,形成寒热虚实错杂之证。
乌梅丸原方乌梅30     黄连6        黄柏10        桂枝10    细辛5    干姜6        花椒6    当归10      党参10制附片10    3剂。
二诊:2009年11月26日:服上方后“火气”大减,服药后感觉甚为“舒服”,大便成形,精神转佳,唇疮十愈七八,结痂部分脱落。舌脉同前。原方再进5剂。乌梅30     黄连6      黄柏10      桂枝10     细辛5     干姜6     花椒6     当归10   党参15制附片10  
三诊:火气全消,大便成形,唇疮痊愈。近日感受风寒,咽喉微痒,咳吐白痰。转苓甘五味姜辛汤加麻黄治之。  昨日带其数位朋友前来看病,言咳嗽已愈。嘱咐其服用数剂黄芪建中汤以善后。
病人云:“数年之上火,你几幅药就解决了,难怪曼妮崇拜你,推崇你,哈哈。。。病是治愈了,还会再发吗?”  答曰:少食寒凉之食物,冷饮,及苦寒之凉药,适当的保暖以养阳气病自不会复发。。。


自按:乌梅丸乃仲景厥阴病篇治疗“蛔厥”之专方,亦主“久利”。历代以来,众多医家论述其功效及主治都未跳出此藩篱。细研经旨,不难发现,仲景将其放在厥阴病论述,治疗蛔厥及下利仅仅是举例而已,告知我辈该方可以用于诸多慢性复杂性疾患见寒热虚实夹杂之证,近一年来,用该方治疗久治不愈之带状疱疹导致的肋间神经痛,慢性湿疹,虚咳。。。收效颇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 沪ICP备2020030433号 )

GMT+8, 2024-9-8 12:12 , Processed in 0.04964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