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2846711 发表于 2024-6-1 12:46:24

推荐一本书《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

《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这是今年刚出版的增订本,新增了好多内容】,作者:张文选。



咸鱼cool 发表于 2024-6-1 12:47:08

  谢谢老师推荐,先收藏,有需要时再进一步关注。
  可能在春夏秋三季温病方用得比较多,春天的风热感冒、夏天的暑湿感冒、秋天的秋燥。
  另外听说温病派用药轻灵,善治虚劳。

王子丶殿下 发表于 2024-6-1 12:48:07

虽然从本论坛下载了,有书更方便

lp168 发表于 2024-6-1 12:49:00

张文选先生的《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确实好,谢谢推荐!

张文选先生讲方证摘抄自张文选先生《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

《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是中医的核心,其核心中的核心是这些经典中蕴含的方证理论与辨方证论治的方法。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辩证是一种基本的辩证方法,它只能确定疾病大体的浅深层次`病机阶段或脏腑部位,方证是疾病在各经各阶段的最具体的病变形式,基于方证理论的辨方证论治方法是一种高层次的终端性的辨证方法,它能够使辨证的思维深入到方证与药证的层次。例如,通过六经辨证,确定出某患者的病变在太阳,但要进一步辨识方证,才能确定患者的临床表现是麻黄汤证,还是桂枝汤证,或者是葛根汤证,甚至要具体分析有没有麻黄证,桂枝证,葛根证,才能具体的处方用药。

辨证论治方法着重强调的是“证”。何为“证”?现行《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为:“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关于辨证,通行的认识是;“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症。”可见,“证”不是症状和体征本身,而是由“辨”得到的抽象的概念,是医生主观思维的结果,因此,证的可靠性则完全由医生的辨证水平所决定的。正因为如此,对同一个患者如果同时由两个医生进行辨证时,所得出的“证”的结果往往不同,甚至会截然相反。这就说明,“证”不是客观的,“证”不一定能够反应疾病的本质。

辨方证论治体系着重强调的是方证,方证的“证”是指方的适应证。著名伤寒学家刘渡舟教授在“方证相对论”一文中指出:“方与证,乃是伤寒论的核心。”证,“简而言之,凡人之疾病,反映体之内外上下,以及各种痛痒,各种异常现象,一些蛛丝马迹,都可以称之为证,证,就是证明,客观存在,而领事物之先”。能够反应疾病本质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症状和体征,是“方证”而不是证。辨方证能够抓住疾病的本质,能够具体地揭示病机的细微变化,能够避免医者的主观臆测,减少主观失误,提高临床辨证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辨方证的方是前人久经使用而历验不爽的效方,法度严谨,疗效可以重复。辨证论治的方,没有严格的要求,比较松散,加减变化随意,疗效难以重复。

lp168 发表于 2024-6-1 12:49:50

看了摘抄,基本上这本书就可以放弃了

未来的男人 发表于 2024-6-1 12:50:07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etrypp 发表于 2024-6-1 12:50:22

感谢你补充了这么多内容,辛苦了。

Cjxin 发表于 2024-6-1 12:51:11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etrypp 发表于 2024-6-1 12:51:59

早就买了一本,还没看!

榆树湾故事 发表于 2024-6-1 12:52:58

  个人看法:
  作者把“思辨抽象的病机(证)”转化为“辨识形象的体征(方证)”,以便于普通医师更容易学习、掌握、和使用,可使中医临床诊治更加规范。
  对于多数常见病、多发病来说,可以提高辨证用药的准确性,提高疗效,减少误诊。
  但也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方证随想”,比如见到“有时间规律的症状”就判定是“柴胡曲线”,这种情况就失去了“辨识方证”所谓的“客观存在性”。
  二是“非典难中”,少数没有典型症状或者症状很复杂的疑难病,不易辨识清楚其究竟符合哪些方证。(“方证”的优势在于抓“主证”,它所概括的是应用一个方子需见的“主要的、典型的”体征,如果把“方证”拟得“过全过细”则失去了“简捷易用”的特性,不同“方证”之间的“交集”搞大了反而容易产生混乱和混淆。
  
  辨明“古方的证机”和“患者的病机”,是现代临床拓展运用经典古方的基础。
  刘渡舟先生除了《方证相对论》一文,还有篇文章叫《见证知机论》,这个“知机”就是指“辨明病机”。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刘渡舟先生怎么认识“辨方证”与“辨病机”之间的关系:
  张仲景书中有几个重点要掌握的,一个是辨证论治。

  学《伤寒论》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伤寒论》?除了辨证论治,还有没有了呢?到这儿就停止了吗?不知道的话,就困难了。

  这第二个就是辨证知机。辨证论治是讲处百病的,很多疾病,我凭辨证论治就能治好。辨证知机,通过辨证知道病机。机者,事物之先兆也,是事物刚发生,表露在外有那么一点痕迹,这一点情况抓住了,我就知道它如何如何。辨证知机者,决死生也。

  当大夫看病,不能忙活了半天的辨证论治,刚一出门病人就死了,那是你这大夫没医术。
  为什么张仲景《伤寒论》序开头就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张仲景就是告诉你《伤寒论》不完全是讲辨证论治的,那辨证知机也是奥妙的,现在不研究这个行吗?

  好,辨证论治是讲六经的,辨证知机是讲五脏的,记住了,这是口传。见什么证,见什么脉,然后按五行生克之理,琢磨这病有没有危险,什么时候会出现危险。

  治伤寒杂病,辨证知机在于五脏,辨证论治在于六经,这要分开了。所以在《伤寒论》里要学辨证知机,就得看他的平脉篇、辨脉篇。春脉弦,如果不弦了,没有胃气了,就危险了。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推荐一本书《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