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男人
发表于 2024-1-3 20:34:16
“仍”是因为表证兼水饮时单解表无效。哪来的少阳病?水饮属少阳?下之未必造成里虚,如果没里虚,芍药就不必去了,但条文没有说明下之后有啥后果。
未来的男人
发表于 2024-1-3 20:35:00
同意此方证属少阳病。
不完全的梳理了一下少阳病的几种证型:
一、“寒热往来”的{诸柴胡汤证}
1、少阳经热证:小柴胡汤证
2、胆腑热结证:大柴胡汤证
3、胆热扰心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4、胆热脾寒挟饮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5、阳郁四逆证:四逆散证
二、“湿热互结”的{大小陷胸汤证}
1、心下痰热互结证:小陷胸汤证
2、心下水热互结证:大陷胸汤证
三、“湿热痞硬”的{三泻心汤证}
1、痰痞证:半夏泻心汤证
2、水痞证:生姜泻心汤证
3、虚痞证:甘草泻心汤证
四、“热气阻胃”的“气痞证”: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五、“水停心下,湿多热少”的“饮热阻胃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少阳病,或者少阳太阳并病,均可出现“身热、心下硬、颈项强”的症状。
[小柴胡汤]中的柴胡和生姜,[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中的生姜和苍术(经方中的白术实际为苍术),都有发汗解表的功效。
但这两个方子却发不了汗,用了这三味药也不是为了发汗,而是起“宣通化气、行水散湿”的作用,从而解少阳郁结和心下满,使中焦和上焦通畅,津液和水饮得以下行,促使病愈: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
小便利则愈
榆树湾故事
发表于 2024-1-3 20:35:27
靠桂单味也能解表?认为单味也能解表的,真应该单味服用一段时间自己看看效果。
桂芍药对才有解表作用,或者说完整的桂枝汤才有完全的效果。
6523641286
发表于 2024-1-3 20:35:38
请查阅163条桂枝人参汤。
Cjxin
发表于 2024-1-3 20:36:04
还有呢?
光明乳业
发表于 2024-1-3 20:36:34
证明有,只要一个就够了。
还有桂枝去芍药汤、茯苓桂枝系列,五苓散……
咸鱼cool
发表于 2024-1-3 20:36:42
那桂枝甘草汤呢?用来解表吗?
咸鱼cool
发表于 2024-1-3 20:37:13
可以
南宫红嫣
发表于 2024-1-3 20:38:01
那你们就慢慢解吧
小林丶蛋蛋
发表于 2024-1-3 20:38:50
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病案一则:
患者女,27岁,2009年7月29日上午初诊,患者自述发热十天,体温在37.3℃~38℃之间,前3天口服解热镇痛类西药发汗,病不解,后7天静脉点滴抗生素类,病仍不解。后7天基本上都是下午5~6点钟时体温开始升高,至夜间升到38℃,夜间2~3点以后体温开始下降,早晨降到37.3℃。现症状:从头项至背、脊、腰正中间一条线部位强痛,发热,测腋下体温37.3℃,无汗,能食,饮水多,脘腹满,口干、咽干,不渴,咽红不肿痛,白天小便少,舌胖苔白,脉右寸微缓、关尺沉弦,心律90次/分。患者天亮起床后小便1次,下午小便1次,基本上都是白天小便2次,夜间小便2次。脉证合参,断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因其咽红,恐其发生咽喉疼痛,故去生姜加桔梗。处方:茯苓10g,白芍10g,白术10g,炙甘草7g,桔梗3g,大枣4枚(擘)。3剂,水煎服,日服2剂。2009年8月1日上午复诊,患者自述服上药后,当夜至今没有再发热,现后背有点沉,夜间小便多,余无不适。察舌胖苔略黄(经询问,是吃李子染苔),脉关尺沉弦,心律84次/分。上方去白芍、桔梗,续3剂,嘱其以后适度喝水,不要过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