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Chen

伤寒论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 ,翕翕发热,无汗,心...

[复制链接]

9

主题

1222

回帖

120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02
发表于 2024-1-3 20: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仍”是因为表证兼水饮时单解表无效。哪来的少阳病?水饮属少阳?下之未必造成里虚,如果没里虚,芍药就不必去了,但条文没有说明下之后有啥后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222

回帖

120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02
发表于 2024-1-3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此方证属少阳病。

  不完全的梳理了一下少阳病的几种证型:
  一、“寒热往来”的{诸柴胡汤证}
    1、少阳经热证:小柴胡汤证
    2、胆腑热结证:大柴胡汤证
    3、胆热扰心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4、胆热脾寒挟饮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5、阳郁四逆证:四逆散证
  二、“湿热互结”的{大小陷胸汤证}
    1、心下痰热互结证:小陷胸汤证
    2、心下水热互结证:大陷胸汤证
  三、“湿热痞硬”的{三泻心汤证}
    1、痰痞证:半夏泻心汤证
    2、水痞证:生姜泻心汤证
    3、虚痞证:甘草泻心汤证
  四、“热气阻胃”的“气痞证”: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五、“水停心下,湿多热少”的“饮热阻胃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171.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少阳病,或者少阳太阳并病,均可出现“身热、心下硬、颈项强”的症状。
  [小柴胡汤]中的柴胡和生姜,[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中的生姜和苍术(经方中的白术实际为苍术),都有发汗解表的功效。
  但这两个方子却发不了汗,用了这三味药也不是为了发汗而是起“宣通化气、行水散湿”的作用从而解少阳郁结和心下满,使中焦和上焦通畅,津液和水饮得以下行,促使病愈: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
  小便利则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77

回帖

77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73
发表于 2024-1-3 20: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靠桂单味也能解表?认为单味也能解表的,真应该单味服用一段时间自己看看效果。
桂芍药对才有解表作用,或者说完整的桂枝汤才有完全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20

回帖

72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25
发表于 2024-1-3 20: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查阅163条桂枝人参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224

回帖

112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25
发表于 2024-1-3 20: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767

回帖

82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27
发表于 2024-1-3 20: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证明有,只要一个就够了。
还有桂枝去芍药汤、茯苓桂枝系列,五苓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78

回帖

121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16
发表于 2024-1-3 20: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桂枝甘草汤呢?用来解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78

回帖

121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16
发表于 2024-1-3 20: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762

回帖

71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19
发表于 2024-1-3 20: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们就慢慢解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763

回帖

81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15
发表于 2024-1-3 20: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病案一则:
患者女,27岁,2009年7月29日上午初诊,患者自述发热十天,体温在37.3℃~38℃之间,前3天口服解热镇痛类西药发汗,病不解,后7天静脉点滴抗生素类,病仍不解。后7天基本上都是下午5~6点钟时体温开始升高,至夜间升到38℃,夜间2~3点以后体温开始下降,早晨降到37.3℃。现症状:从头项至背、脊、腰正中间一条线部位强痛,发热,测腋下体温37.3℃,无汗,能食,饮水多,脘腹满,口干、咽干,不渴,咽红不肿痛,白天小便少,舌胖苔白,脉右寸微缓、关尺沉弦,心律90次/分。患者天亮起床后小便1次,下午小便1次,基本上都是白天小便2次,夜间小便2次。脉证合参,断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因其咽红,恐其发生咽喉疼痛,故去生姜加桔梗。处方:茯苓10g,白芍10g,白术10g,炙甘草7g,桔梗3g,大枣4枚(擘)。3剂,水煎服,日服2剂。2009年8月1日上午复诊,患者自述服上药后,当夜至今没有再发热,现后背有点沉,夜间小便多,余无不适。察舌胖苔略黄(经询问,是吃李子染苔),脉关尺沉弦,心律84次/分。上方去白芍、桔梗,续3剂,嘱其以后适度喝水,不要过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GMT+8, 2025-8-21 20:18 , Processed in 0.1629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