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楼主: 维清

胡希恕少阴病即表阴证辨正

[复制链接]

8

主题

644

回帖

65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50
发表于 2024-1-7 19: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李的无稽之谈却引发了我的思考:六病是三个病位还是六个病位?

现在还没有答案,但我想在胡希恕先生眼里应该是三个病位吧,我倒觉得既不是三个也不是六个而应是五个病位。

想好了就再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六病是三个病位还是五个病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656

回帖

65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52
发表于 2024-1-7 19: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受益于胡氏伤寒论,前面的帖子内容很多,我只是就当归四逆汤归属为厥阴病发表一下我的意见。少阴病,按照胡老的理论体系,两个含义:表(病位)、阴(病性),而当归四逆汤按照这个体系,怎么也不会归为厥阴病,因为厥阴病自然有其自己的划分标准,而厥阴病更不是表阴证。不知道当时胡老是何等原因,将三阴三阳的划分,大部分都是以病理态来划分,而没有将病生理中间态(特殊体质态)加入到里面,三阴病里面尤其是少阴病,如果不把它的特殊患者群体的特殊体质态考虑进去(也就是表阴证非表阴邪证,那么他的本经方可能根本就不是以扶正祛邪为主的方剂为本意),里面的好多的条文证、机演变的理解还是会出问题的,甚至好多少阴病的部分条文,都会再次划分到厥阴病,或者少阴、阳明合并之类的范畴,但是从遵从原文经旨的出发点来看,我首先不是要质疑条文的正误,而是要看能否用一种更为客观的方法手段,来推演出仲景搞这部经典的真实思维脉络。当然说一千道一万,最后依旧是临床和传承才可以验证这些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13

回帖

1099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099
发表于 2024-1-7 19: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M同学的意思,当归四逆汤应为表阴证而胡先生却把它看成是厥阴病的方剂,而少阴篇中的诸多方剂应该是半外半里的方剂而胡先生却说少阴病是表阴证,再一个问题就是怎么从理论层面去理解六病,大概是这个意思吧,说实话我读了半天也没有读明白。

我想中医是讲究辨证论治的,讲究“证”的,其实做学问亦如此,也讲究“证”,否则就没法服人。胡先生说少阴病就是表阴证,但我却没有找到多少胡先生这么说的可信的证据,这样的认识是没办法靠传承和临床来解决的,不能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说少阴病是表阴证得拿出证据来,反过来说,我说胡先生错了也得拿出证据来!只是我感觉我认为不行,你看李老中医说阳明病胃中虚冷与太阴病其脏有寒是一回事,同样也得拿出证据来,否则就没有说服力。

关于少阴病与厥阴病的病位问题,我认为最终还得从理论层面解决,就是从六病本身上解决,这个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仲景为什么要借用这些名,我认为这个问题在中医学界始终没有解决,一家一个说法,目前还没有一个被公认的说法或认识,这个问题不先解决就没有办法搞清楚这个病位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38

回帖

57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74
发表于 2024-1-7 19: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先生又在谈厥阴证系表阴病了,如果说“表为阳,里为阴”是个确论的话,那么“表阴”这样的表述就成了悖论!大论中原本就没有这个表阴的说法,都是后学们搞出来的东西,如同“半表半里”这样的表述一样,原本就不是大论中的内容。

又来同学说六经皆有外证,这样的认识是同于姚梅龄先生的,姚先生认为六经皆有表证,甚至十二经皆有表证,姑且不论这样的认识是否正确,在下以为至少是不合仲景之旨的,其实又来同学已经发现了大论中仲景是如何使用“表”与“外”字的,只是不求甚解没有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为什么仲景用“表”字只言“太阳”而不言其他?从这个角度来说,姚先生概也是不察于此吧。

欲精确地表达只能说“表阳”与“外阴”,中医学界当有此共识为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662

回帖

61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13
发表于 2024-1-7 19: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的六经排列完全依据素问热论篇,皮毛肌肤经络膀胱为太阳,胃肠为阳明,胆三焦为少阳,最后再到五脏。
从邪气递延过程可以看出,从皮毛到肠胃正好是太阳到阳明的顺经过程,胆为奇恒之府有脏的因素,因此少阳靠后。
所以,仲景在伤寒论只有太阳有表,其他只说外,因六病都有外证。
至于胡老把三阴三阳设定框架,是便于入门初学者,先有个六经辨证的概念,对于处方用药没什么用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38

回帖

57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74
发表于 2024-1-7 19: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同学说六病皆有外证,前提是得说得清楚哪儿是外?哪儿是表?表与外是不是一回事?

六经辨证无用论,实不能苟同。六经辨证是个大方向,好比射击,六经辨对了就可能上靶了,但要想打它个九环,那辨得就要更细致了,进一步方证辨证,胡先生称之为辨证的尖端,就是“中心”(打中靶心)。而对于老手来说似乎可以越过六经辨证,但不要忘了常有高手射击脱靶的情况,中医诊疗亦如此,本是个阴证,却常常按阳证上火去治的不在少数,正如同脱靶了一样。故六病辨证不可废。

张仲景是否依《内经》而成文,这里不做讨论因为很多专家已论证过了,尤其是有王叔和这么一编撰,很多事情就没法说清楚了,我的意见是张仲景的六病之名不一定是借用《内经》的,如果一定要说是借用内经的,那么内经又是从哪里借用来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106

回帖

111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11
发表于 2024-1-7 19: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先生在其留给后学唯一的一篇文章里是这样开篇论述的:“辨证施治,是说明中医以药治病的方法,亦常被称为辨证论治,我以为辨证施治更较朴实些。本来嘛,有是证即用是药,还要引经据典地议论一番,干什么?旧社会为了写给富贵老爷们看,显得自家儒气,便于售技讨饭,这种可怜相,现在没必要了。”

可是现今还是有很多中医人喜欢故弄玄虚引经据典,不在治病上下功夫只在说理上动脑筋,结果呢,人家三五味药就能搞定的病你用三五个方剂合方你也搞不定,你这又是脏腑又是虚实的一大套,开出来的方子二三十味一大堆,吃了三五十剂了还没咋滴,都六七诊了还没啥可靠疗效,就这样的教授还在给经方班授课传授技艺,哪来的底气呢?

现今花舌子太多有真货的太少,半瓶子的太多有正知正见的太少,互吹互捧的太多敢说真话的太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623

回帖

60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09
发表于 2024-1-7 19: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经分类是方便之门,方证对应才是目的,既然已经知道了麻附辛的证,有何必执着是表还是里。
麻附辛是麻附辛的生理,当归四逆是当归四逆的生理,来去都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13

回帖

1099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099
发表于 2024-1-7 19: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居这种安于方证对应的思维与心态,恕不敢苟同,因为这正是被伤寒内经一派所诟病为入门初法的原因。

汤液一派之所以区别于内经一派除了“方证对应”以外便是“六经辨证”了,虽然两者皆言八纲但理解上又有所不同,同样一个表,胡先生认为太阳少阴互为表之阴阳,刘先生则认为应是太阳与厥阴,而姚梅龄先生则认为十二经皆有表证,能不能说得清楚,能,但如果是安于“方证对应”而不愿去想不愿去思考,那自然是永远也解决不了的问题了。

分清表里还是有必要的,因为表证用下药不行,里证用汗剂也是不行,直接关乎治则与患者的生死,一定要辩清楚。胡希恕先生说少阴是表阴,我认为胡先生没有说清楚,或者说证据不充分。胡先生说“发于阳”是指太阳“发于阴”是指少阴,我也不敢苟同,我认为这里的阴阳二字是指表里而言,你看仲景也是重视表里的,不说清楚怎么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644

回帖

65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50
发表于 2024-1-7 19: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某处看到某人说,可不论表里寒热虚实的,那是哪位说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 沪ICP备2020030433号 )

GMT+8, 2024-5-14 17:17 , Processed in 0.04842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