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2|回复: 0

杂谈医话------《伤寒论》为什么太阳篇最长?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6

回帖

10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03397
发表于 2022-4-10 07: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道瘦马第一 于 2012/11/11 19:47 编辑




  读过《伤寒论》的人大多数都会提出这个问题,全书398条太阳篇就占去178条几近一半。这是什么原因呢?对此,很多学者均持“遗失说”。曰:三国两晋南北朝战乱不已,导致仲景文简遗失散落,故而不全。我认为可能不是这样的,这样的篇章结构应是仲景的原意,也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首先,从《伤寒论》说起,这部著作是一个外感专著,六经辨证是仲景的发明(注:张仲景是用内经热病六经的名而不用其实,可以说不是一回事。),他开创了用六经的方法,分步治疗外感热病的科学施治。张仲景之所以在《伤寒论》中用几近一半的篇幅来论述太阳病,实因太阳病为表证,是疾病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疾病的变化最多,兼证最多,证型最多,所以要把握好这一关键时期,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故而要特写大写。外感六淫在人体时,虽说病因基本一致,但具体到每个人却不一样,类型万千,五花八门。有虚体有实体,有热体有寒体,有病体有无病体,同样的病因作用于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证侯就要用不同方法去治疗。所以,仲景在太阳篇提出大量的方证,诸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五苓散证,大小青龙证、白虎汤证、柴胡汤证、陷胸汤证等一系列治法。由于疾病变化多,方子多,篇幅自然就多。随着疾病的发展,病程进行最后会越来越简单,君不见《伤寒论》最后到了三阴证大多为死证,出方不外是四逆汤一类,和太阳篇相比方相对均少,道理就在里。从西医的角度来看,不外乎是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肾衰竭。疾病不会有太多的变化,即最后的殊路是同归的,故而治法不多,篇幅也就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GMT+8, 2025-8-22 00:28 , Processed in 0.10507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