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9|回复: 0

(读书)邹学熹教授论易学与伤寒理论的汇通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6

回帖

10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03397
发表于 2022-4-10 07: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招牌郎中 于 2014/2/17 16:48 编辑



邹学熹教授论易学与伤寒理论的汇通 佘贤武     摘  要 : 总结整理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著名医易学家邹学熹教授运用易学理论对《伤寒论》的命名以及六经的由来及其排列次序的独特认识 , 认为《伤寒论》是仲景以自然界的六气“寒”为起点命名的 , 六经学说则是《内经》根据易经阴阳之理、六爻之论提出来的 , 其排列次序是以阐明伤寒传变规律予以确立的。汉代医家张仲景著《伤寒论》 , 奠定了伤寒学派的理论基础 ,这个理论就是六经学说。以六经论伤寒这是仲景的创见 , 也是他从治疗伤寒病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邹师认为六经学说不是张仲景建立的 ,而是《内经》根据易学阴阳之理 , 六爻之论 , 提出的三阴三阳六经学说 ,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 : “阴阳之气 ,各有多少 ,故曰三阴三阳也”。仲景在《伤寒论》序中也说 , 《伤寒论》本“《素问》、《九卷》”而来。     现将邹教授运用易学理论对《伤寒论》的命名与六经由来及其排列次序进行简要整理。       1  关于《伤寒论》名称的问题由于日、月、星等的运行而产生了气化活动。由于日月运行的方位不同 , 便形成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人从天气的观察所得 , 则分出三阴三阳来 , 所以 ,伤寒六经的病变中 , 在太阳则病多从寒化 , 在阳明则从燥化 ,在少阳则从火化 , 在太阴则从湿化 , 在少阴则从热化 ,在厥阴则从风化。对于此说 ,不能不使人提出这样的疑问 , 为什么仲景不曰《六气论》而曰《伤寒论》呢 ? 邹师认为这一问题在《内经》和《周 易》中早已有了回答。《周易·系辞传》说 : “日月行 ,一寒一暑”。一语点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变化 ,皆从寒和暑两个起止点开始变化和结束变化的。从天象看 , 寒当冬至时令 , 斗柄回寅 , 日月会于亥宫 ,为一年之始点 , 《内经》称为“总统坤元”。凡研究人体的气化活动 , 皆于此起算。仲景遵循这一自然规律而立法 , 所以 , 取寒这一点为起算点 , 故名曰《伤寒论》 ,而不曰《六气论》。所以 ,伤寒论六经的病变 ,不仅可以发展到寒极之变 ,也可由寒极而发展于热极之变。 温病的三焦学说 , 则从寒的另一端暑这个始点算起。如《温病条辨》说 : “东西者 ,阴阳之道路也 ,由东而往 , 为木、为风、为湿、为火、为热 , ……火也者 ,南也 ,由西而往 , 为金、为燥、为水、为寒 , 水也者 , 北也。水火者 , 阴阳之征兆也。南北者 , 阴阳之极致 也。……天地运行之阴阳和平 , 人身之阴阳平。……天地与人之阴阳一有所偏 ,即病也。偏于火者 ,病温病热 ,偏于水者 ,病凉病寒。此水火两大法门之辨 ,医者不可不知。烛之为之病也 , 而温之热之 ,烛之为火病也 ,而凉之寒之 , 各救其偏 , 以抵于平而已 ! ”这段议论 ,完全符合《内经》日行三道之说。《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 : “故风寒在下 ,燥热在上 ,湿气在中 ,火游行其间。”即言日行有上中下三道 ,燥暑在上 ,以配时令之夏秋。风寒在下 , 以配时令之冬春。湿气居中道 ,火游行其间 ,所以“火土同宫”。结合温病学来看 ,也不是纯属火热为病 ,也同样包括了六气的病变 ,所以也不称之为《六气论》 , 而称之为《温热 论》。温热病的发展过程 , 是从热开始的 , 不仅可以发展到热极之变 , 也可由热极而发展到寒极之变。由于有燥热在上 , 有湿气在中 , 火游行其间 , 所以温热病大的方面可分为“有热无湿”和“有热有湿”两大类病变。 为什么要强调寒和暑这两个互为起止的始点呢 , 这是根据古代始终学说决定的。所谓“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 知所先后 , 则近道矣。”始终之学说用现代哲学名词来讲 ,就叫因果论。由此可以明确 ,为什么不曰《六气论》 ,而曰《伤寒论》、《温热论》的道理了。       2  六经由来及其排列次序      2. 1  六经的由来    伤寒六经重气化 , 是根据《内经》阴阳气化的学说而来。《素问·天元纪大论》说 : “何谓气有多少 ? ”“曰阴阳之气 ,各有多少 ,故曰三阴三阳也。”至于《内经》则从易学中得到了这条自然法则。所谓六经 ,即太阳出入地平形成的六条法线 , 这六条法线是恒常不变的 ,故《素问·气交变大论》命名为六经。《伤寒论》运用六经演人体的气化活动 ,认为人体一切生理和病理变化 ,都是气的活动和变化 ,为了了解气的活动和变化 , 就必须运用阴阳这个方法去进行分析。邹师认为《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六经之说 , 是在阴阳的基础上 ,再加上太、少、明、厥四个系辞。太少表示气有多少 : 从阳的方面说 ,太阳就是代表阳气多的阶段 ,少阳代表阳气少的阶段。在阴的方面 ,太阴代表阴气多的阶段、少阴代表阴气少的阶段。明厥是指阳明和厥阴 ,它是阴阳划分界限的转折点。在阳的方面 ,是以阳气以达到极盛的阶段作为太阳和少阳划分界限的转折点 , 阳明就代表了这个阳气极盛的阶段。《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 “阳明者 , 两阳合明也。”在阴的方面 ,则把阴气趋于最衰的阶段 ,作为阴尽阳生的转折点 ,所以把厥阴放在阴的最末一位 ,用以代表阴气到了尽的阶段 ,以表示阴阳是互根的 ,阴尽则阳生。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 “厥阴者 ,两阴交尽也。”      2. 2  六经的排列次序 至于伤寒六经的次序 , 也是本《内经》自然法则而来 ,考六经排列次序 , 在《内经》中有三种 : 一是按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的次序排列的 ,这是为了代表阴阳的消长变化 ; 二是按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次序排列的 ,这是为了代表四 季的气候变化 ; 三是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次序排列的 , 这是用以阐明自然界和人体气化活动的规律。邹师认为伤寒六经则是用以阐明伤寒病传变的气化活动规律 , 所以仲景运用了第三种排列方式。 但三阴三阳六经和脏腑经络是不可分割的 , 因脏腑经络是六经气化活动的场所。六经气化活动有表里、升降、离合之分 : 从脏腑看 ,三阳主外运从下而上 ,三阴主内用从内而外 , 合则阴阳配偶 , 离则各异其用 , 其活动形式 , 则不外升已而降 , 降已而升。从 经络看 ,则包括营卫气血在此经隧中活动 ,前人将经络之功能 ,称为经气 ; 营卫气血之功能 ,称为脉气 ,六经则含经气与脉气为一体。分而言之 , 营血又合脉气为一气 ,卫气又合经气为一气。而营卫气血皆出自中焦 ,由水谷之气的精微所化生 , 上归于肺 , 输布全身 , 内荣五脏 , 外濡肢体。这就是阴阳互根、阴平阳秘之理 ,也就是整体活动借气化以生存的大概 ,这便是六经气化活动之常态。 常与变是联系在一起的 ,有常必有变 ,宋代学者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指出 : 太极动而生阳 ,静而生阴 ,这种阴阳动静 , 就是上述气化活动的正常现象。但阳过动则其气外露而害生 , 阴过静则其用不彰而弊出 ,因而便产生了阴阳失衡的病理变化。伤寒六经从太阳病到厥阴病 ,就是把不同脉证 ,根据六经阴阳之气的多少异用 ,相应地表现出来 ,因此形成了六大类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影响的病证 ,使能在人体中找出全部诊疗方法来 , 而且按阴阳气化原理说明这些病变的病证 , 都是由于人体内外感受的各种病因的影响所引起的复杂变化 ,由于病因不同 ,故而引起了六经脉证的种种变化。现将六经气化失常的主证分析如后 ,便可窥见六经理论的由来和疾病演变的基本规律。      2. 2. 1  太阳病     太阳病的提纲证 , 具有脉浮、头痛、项强和恶寒等四个主要症状 ,现分析如下 : 脉浮 : 太阳为阳盛阶段 ,若太阳一经受阴寒之邪侵袭 ,则产生阳气泛溢于外以抗病的现象 ,因而在脉象上便可出现浮脉。头痛项强 : 太阳之经脉交于头项 , 头为诸阳之会 ,寒为阴邪 , 以阴邪而临阳位 , 阴胜则阳病 , 故头痛 ;项为阴阳交通之枢纽 , 阴寒之邪凝于枢纽之道 , 故项强。恶寒 : 太阳既属阳盛阶段 ,卫外之阳气固护于体表 ,本应无寒可恶 , 今反恶寒 , 必因卫外之阳气受阴寒之侵袭所致 , 此乃阳气不能排阴邪之象。但太阳恶寒常与发热并见 ,而且寒热俱盛 ,因卫阳遭受侵袭则恶寒 ,遏郁则发热。从以上太阳病提纲证的分析可以看出 , 在阳盛阶段 ,若阳气为阴寒之邪侵袭 , 则可引起一系列病变 ,太阳病提纲有脉证特征 ,正反应了太阳盛的气化活动 ,这也就是太阳病的病理机制。       2. 2. 2  阳明病 阳明代表阳气极盛的阶段 , 在这个阶段的气化活动 ,从天象看已由天空下临地面 ,从人身看在时令之地气即应在胃土。故曰阳明属土 ,万物所归 ,无所复传。正因为阳热之气极盛 , 遏而不能行 , 聚于胃肠 ,则形成胃家实之证 , 若形成阳明腑实证 , 则以大便坚硬、脘腹痞满为主症 ; 形成阳明经证 , 则以身大热、口大渴、脉洪大为主症 ; 不管阳明经证、腑证 , 都反应了这一特点 ,阳气经过这一阶段之后 ,则由盛转衰了。       2. 2. 3  少阳病 少阳为初阳 , 亦指阳气少的阶段。从自然界来看 ,少阳已阳近竭而阴渐始 ,故少阳的病变都在枢转之器的口、咽、目等部。少阳之为胆 , 若胆火上炎则口苦 ,津为热耗则咽干 ,风火上扰则目眩。      2. 2. 4  太阴病 太阴为阴气盛的阶段 , 阴气向下压抑阳气从地面下退 ,结合到病理看 , 脾为胃行其津液 , 太阴病则胃家不实而脏有寒 , 故出现以下一系列脾胃虚寒之候。 腹满而吐 : 阴气太盛压抑阳气复归原位 ,以致脾 胃虚寒 ,不能运化水湿 ,中焦气机痞塞 ,故腹满 ; 脾虚 阳气不足 ,寒邪进而上逆 ,故吐。 食不下 : 脾阳虚则胃之受到影响 ,故食不下。 自利益甚 ; 乃阴邪反作 , 阳气下陷而不能上升 , 以致脾胃虚弱 ,不能运化水湿 , 故而自利 ; 由于自利不止反过来又使脾胃更虚 ,因果交替 ,以致下利日益加重。 时腹自痛 : 阴寒遏阻 , 阳气郁而不伸 , 气机难以保持畅通 ,故时腹自痛。 若下之 ,必胸上结硬 : 清气本应在上 , 今为阴寒之气抑而下陷 ,若再将此虚寒之证误为肠胃实热而下之 ,必然导致胃脘部为阴寒凝聚而结硬。 以上太阴之病为阴盛阳衰 , 寒邪损伤脾阳所导致的一系列病证 ,阴气长则阳气消 ,此自然之理也。       2. 2. 5  少阴病     少阴为阴气少的阶段 , 它的病变主要向着虚寒方面转化 , 虽然病及心肾 , 可以出现化寒化热的病变 ,但它仍以虚寒证为主。故少阴病的提纲为“脉微细 ,但欲寐是也。” 脉微细 : 微者肾中阳气衰微之象 ,细者乃心营血亏虚之征 ,也即心肾阳气阴血均不足所致的病理反映。 但欲寐 : 乃阳气大衰 , 精神疲乏所出现的证候。 病人想睡又不能入睡 , 自觉昏昏蒙蒙之象。从卦象来看 ,有屯蒙气 ,欲旦不旦 ,如有薄雾笼罩之象 ,仲景故以“但欲寐”三字形容之。       2. 2. 6  厥阴病     厥阴者 ,逆阴也 , 阴逆而阳 , 故把厥阴作为阴尽阳生的划界点。其气化活动 ,为一阳排二阴而上 ,为风动而雨之象 ,即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经主要出现绝阴绝阳之病变 ,如发生应下而僭上 ,应外而反内 ,必然导致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邪正交争达到极点 ,故见本经出现寒热错杂或偏盛偏衰的严重病变。 消渴、气上撞心 , 心中疼热 : 此为阳热之气上逆所致。 饥而不欲食 , 食则吐虫尤 : 系肝经寒邪横犯脾胃 ,故饥而不欲食 ; 强食之 , 脾难运化 , 则虫随肝气上逆而吐出。 若下之 , 利不止 : 因厥阴病提纲证乃上热而下寒 ,上热用下法既不能解除 ,下寒用下法病变必然加重 ,故下之则必然下利不止。 从上述六经病提纲证的病机 , 可以清楚了解阴阳之气多少异用的特点 , 这些理论多从《内经》脱胎而来 ,结合易学就找出它的渊源了。      3  讨论 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著《伤寒论》一书 , 其命名是以自然界六气的变化规律 , 根据古代始终学说和易经“日月运行 ,一寒一暑”的理论 ,取寒为起点而命名的 ,对六经的次序排列是根据自然界和人本气化活的规律而确定的 , 并对六经提纲病证机理进行了探讨 ,对学好《伤寒论》这部经典著作及其它古典医籍和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都具有积极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 沪ICP备2020030433号 )

GMT+8, 2024-11-10 08:02 , Processed in 0.24831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