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9|回复: 0

黄帝内经-阴阳别论2

[复制链接]

1784

主题

623

回帖

848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484
QQ
发表于 2024-9-23 09: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阳(阳明)一阴(厥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厥阴的准确位置是指胃和肝脏中间的位置
阳明厥阴发病,会惊骇。而怒伤肝,不是肝有病脾气大,而是脾气大会伤到肝。
二阴(少阴)一阳(少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少阴少阳病善账
三阳(太阳)三阴(太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
半身瘫痪肌肉萎缩.
四肢主阳,四肢有脾脏在管。脾主肌肉。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鼓就是脉只有一点点顶上去(看具体位置寸关尺)此句是分别讲述了各处鼓脉的名称,其中阴阳相过是,寸和尺的脉来回走。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阴阳本来在身体上是相互制衡,阳在外,阴在内,如果阴在内,自相争(五脏不平衡),就会干扰到外面的阳,肺的津液就会外散,手脚冰冷,肺里面干燥,喘鸣。
正常人,手是粉红色的,因为肺是白,心是红。当肝内有一部分被病占领(硬化或者肝癌),血液进入肝后,原有的位置被占领,就会直接去心脏,心脏里的血就会比原来多,所以红色比白色要多,手就会呈现暗红色。

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阴正常和阳是平衡的,如果阴盛则阳虚。阳虚到严重,阴就散掉,方式很多(流汗、大小便失禁)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
脏——收藏——可满,但不可实。
腑——可实,不可满。
举例:胃(腑)可实,消化后就到小肠去了。而小肠便秘已经满,就不能再进食物了。但是脏不可以实,脏实则长东西,满是充满津液。
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肝有实,会使心跳很快,肝木给火,所以快。就是生阳,四日可痊愈。心病传到肺,是火克金,金被消亡,就好像汽车的水箱和引擎,水箱里水不多了,引擎就烧坏掉了,就叫死阴。肾的营养来自肺,而如果肾有病,已经无法消化肺的营养,而肺还是会给其体统营养就是重阴。肾里的津液(阳)是靠脾土来制衡的,也就是脾土有固阳的作用。
结阳者,肿四支;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钟。二阳(胃气)结谓之消,三阳(太阳)结为之隔,三阴结谓之水,一阴(厥阴)一阳(少阳)结谓之喉痹。
结阳就是阳气受到阻力,像绳子一样打结了。四肢就会肿(因为阴盛)。
如果是阴结,可以理解为某个脏用绳子结住了,这个时候本该进入该脏的血进不去,就会回逆。回逆的时候有可能从大便、小便或者吐出来。一个脏结是一升(大概40CC),两个脏结是二升,三个脏结是三升。
如果阴阳同时结时是多阴少阳(阴盛阳虚)时,称石水,小腹肿。
胃气结了,好像胃下口打结,水喝进去就气化,就是消(类似消渴糖尿病
小肠膀胱(太阳)结了,小便不出。
三阴结(脾肺)由于寒使体内气变成水。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
阴脉大,阳脉别(别就是像有并列2条),孕脉,喜脉。而实际上手少阴心经的,神门下的少阴脉,是胎儿的心脉






阴阳虚,肠辟死;
阴脉阳脉都虚,病人还腹泻不止。是死脉
阳加于阴谓之汗;
阳脉跑到阴脉处,会出汗
阴虚阳搏谓之崩。
阴脉虚,(尺脉浮起来,稍一按就没了)寸脉很大,是雪崩脉。


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台,不过十日死。



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
是非常强。根据以上情况可判断几日死。(老祖宗厉害不厉害)
但是温病已经被张仲景解决了。死不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 沪ICP备2020030433号 )

GMT+8, 2025-1-19 00:24 , Processed in 0.0461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