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7|回复: 0

伤寒论类方 清 徐灵胎 卷三 理中汤类·十一 (四)(五)(六)

[复制链接]

690

主题

44

回帖

2428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428
发表于 2024-9-18 11: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甘草附子汤(四)
甘草(二两,炙)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即服桂枝汤。《论》中所云:风湿发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能食汗出,复烦者,尚有余邪郁而未尽。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为始。此言初服之始。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此段形容风湿之状,病情略备。
桂枝附子汤(五)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切八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按:此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但彼桂枝用三两,附子用一枚,以治下后脉促胸满之症。此桂枝加一两,附子加二枚以治风湿身疼脉浮涩之症,一方而治病迥殊,方名亦异,彼编入桂枝汤类,此编入理中汤类,细思之各当其理,分两之不可忽如此,义亦精矣。后人何得以古方,轻于加减也。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六)
白术(四两) 甘草(二两)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附术并力,则逐水之功愈大。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
此即前桂枝附子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观此条知桂枝能通小便,故五苓散用之。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附子能劫阴气。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湿则身重。不呕不渴,湿而兼寒。脉浮虚而涩者,内外之阳俱虚。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白术生肠胃之津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GMT+8, 2025-8-21 16:11 , Processed in 0.1464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