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893|回复: 28

麻黄细辛附子汤的使用感受

[复制链接]

9

主题

0

回帖

2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9
发表于 2024-9-2 21: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年归家,正值酷暑,当时人生倦意,睡在风扇下,贪图凉快,顷刻入眠,醒来突然觉得头皮痛不能触。想来 定是风寒,之前胸闷,心悸用过附子类方加减,效果不错,姑且时方经方同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合川芎茶调散加减。
一包。麻黄用10克,细辛用10,制附片20(先煎),其他用药都在10克左右。服后其痛消,头皮可触。但服用后,出现心中悸动,怕冷的症状,过了两个小时后,怕冷,心悸的症状才消失。
后又治疗自己的过敏性鼻炎,也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麻黄12,细辛12,制附片30(先煎)。服用完后,当即鼻塞通了,这种通畅的效果维持了一个晚上,本来是到了冬天的夜晚,一定用嘴巴代替鼻子的呼吸的,怎一个爽字了得。后来继续服用,就缺乏疗效了,并且又出现了心中悸动,怕冷的症状。
我的确是有心脏的旧疾,我父亲也有,对于服用较大剂量的麻黄细辛附子汤后出现的心悸现象,我也在思考,我考虑麻黄细辛等药,辛散太过耗散了心肺之阳气,心肺阳气及心血被耗,就会出现心悸的情况了,比如桂枝甘草汤证,发汗过多,其人插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所以我考虑如是要服用较大剂量的麻黄细辛等辛温走散药时,加用桂枝甘草汤,可能可以改善症状。黄煌老师在提到麻黄汤的时候说,麻黄汤中加桂枝,世人皆是以为麻黄桂枝相须为用,加强发汗之用,实际上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桂枝和甘草辛甘化阳,可以防止麻黄过于辛散而出现桂枝甘草汤的症状,如果还要更进一步就要加龙骨牡蛎了。
另外我想心肺之阳气也是根于肾中之阳,因此少少加用山茱萸,五味子,熟地,使得这个方子变得不至于太过暴烈走散,为了验证我的想法,我试用了加了山茱萸和熟地的麻黄细辛附子汤,没有在出现心悸的症状(麻黄12,细辛10,制附子25,熟地8,五味子8,山茱萸8)。“江南细辛不过钱”,大家都有听过这句话吧,说的应该是散剂,剂量三克(一钱),煎药时间长些,应该没事的,我们学校的老中医也有用过一剂药量15克细辛(汤药),可见掌握好患者的体质和适应症是很重要的。出现过敏或者药物的毒副作用,有一部分是没有考虑到患者的体质。比如有心悸(心肾阳虚)过用表散升提就会导致阳气上越太过,甚至是虚阳外越。所以用阳刚之药,比如附子,有的医家,加用炙甘草(与附子等量),可以防止心中悸动的情况出现。(伤寒论中有以炙甘草为主药的炙甘草汤治疗心中悸动)。还有祝味菊喜欢把附子和磁石龙骨牡蛎一起用,都是为了防止阳气辛温走散太过暴烈。

总之我认为用酸药(如酸枣仁,五味子,山茱萸等)合用甘味药(如炙甘草),酸甘化阴,都能防止用阳药的过于辛温走散。但是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就得切合患者的情况,选用相应的药物来制约一下阳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20

回帖

72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25
发表于 2024-9-2 21: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s:1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01

回帖

66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62
发表于 2024-9-2 21: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熟地8,五味子8,山茱萸8
用酸药(如酸枣仁,五味子,山茱萸等)合用甘味药(如炙甘草),酸甘化阴,都能防止用阳药的过于辛温走散。
总结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763

回帖

81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15
发表于 2024-9-2 21: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新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77

回帖

77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73
发表于 2024-9-2 21: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楼主对经方用药的领悟,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41

回帖

77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71
发表于 2024-9-2 21: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以致用,用而能思,经验总结由此而来。感谢楼主与我们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224

回帖

112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25
发表于 2024-9-2 21: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萸肉收敛能救急,张锡纯,李可有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224

回帖

112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25
发表于 2024-9-2 21: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用药的阴阳平行方法,一直在寻找中。不知除了经验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找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78

回帖

121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16
发表于 2024-9-2 21: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楼主可以看看庄严的《姜附剂临证经验谈 2》, 他在这方面颇有心得.

内容简介本书是《姜附剂临证经验谈》的续集。《姜附剂临证经验谈》以春夏秋冬为主线对病证的演变规律和如何顺应元气位势用药进行了探讨。本书以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和当归四逆理中汤证为主线对元气位势的辨识进行了剖析。从方证辨识、应用、元气运行轨迹、方证演变路线四个方面,借用一百多例历代医家和作者本人的医案,论述了姜附剂顺应元气位势的正确辨识和应用,从而使医者正确掌握姜附剂的临床应用,以免多走弯路。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中医爱好者窥见姜附剂应用之规和禁忌,避免盲目性。

目录第一章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辨识方法
 第一节 麻黄附子细辛汤六大证
 第二节 主证与旁证
 第三节 六大证的排列组合分析
 第四节 咳喘、小便不利、渴等症
 第五节 结合体质综合分析
 第六节 君火明昧对主证采集和证显隐的提示
 第七节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推断思维的案例解析
 第八节 小结
第二章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证经验
 第一节 少阴病经寒表闭证与太阳病证、太阳经血气外郁证的区别
 第二节 麻黄附子细辛汤药量的确定
 第三节 麻黄附子细辛汤的服用方法和药后反应
 第四节 解决少阴病经寒表闭证的重要性和首要性
 第五节 “始得之”含义
 第六节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第七节 少阴病表里寒证分治或合治的取舍
 第八节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误判案例解析
 第九节 少阴病经寒表闭证与太阳病表闭证辨别之我见
第三章 麻黄附子细辛汤顺应元气位势和行进轨迹的用药法
 第一节 元气行进轨迹之正解
 第二节 逆元气位势和行进轨迹用药案例解析
第四章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向当归四逆理中汤证的方证演变
 第一节 方证演变路线
 第二节 演变方证辨识方法
 第三节 临证意义
 第四节 案例说明
 第五节 当归四逆理中汤证与柴胡类方证的鉴别
 第六节 当归四逆理中汤临证点滴经验
附录一 杜姓患者的五次发烧诊治过程记录
 第一次 诊治记录
 第二次 诊治记录
 第三次 诊治记录
 第四次 诊治记录
 第五次 诊治记录
附录二 网络医论选摘
附录三 三阴病的健康宣教处方
医案索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222

回帖

120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02
发表于 2024-9-2 21: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的提醒,庄先生的书再下已经拜读,颇多感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 沪ICP备2020030433号 )

GMT+8, 2024-11-21 23:48 , Processed in 0.4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