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5|回复: 9

研究黄帝内经

[复制链接]

0

主题

7

回帖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21
发表于 2024-5-3 10: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福云 于 2024-6-27 16:30 编辑

研究黄帝内经
研究七篇大论
2024/5/2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鬼臾区曰:… 臣闻之,
甲己之岁,土运统之;
乙庚之岁,金运统之;
丙辛之岁,水运统之;
丁壬之岁,木运统之;
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卷之三
凡木火金水运 皆北正司天 只土运南正司天也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帝曰:其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鬼臾区曰:
子午之岁,上见少阴;
丑未之岁,上见太阴;
寅申之岁,上见少阳;
卯酉之岁,上见阳明;
辰戌之岁,上见太阳;
已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
少阴之上,热气主之;
太阴之上,湿气主之;
少阳之上,相火主之;
阳明之上,燥气主之;
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岐伯曰:… 臣览太始天元册文,
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
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
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
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昂毕;
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所谓戊己分者,奎璧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素问六气玄珠密语》•卷之一
赤气之中 天生暄暑 即君相二火也。
上古时代的古人认为,天上先有五色的光,再有五色的运,再分出六气。五运主岁,岁就是年。
看下图要想象,人是站在二十八星围成的圆圈之外看七曜周旋。。
图源自拄其间微信公众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回帖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3 08: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这一章是在说六十甲子表和以六十甲子表为核心编制的三百六十日记一年的方法。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
这两句话在六十甲子表中已经排列好了,它们就是“子午卯酉”,“寅申巳亥”,“辰戌丑未”三元排列法,就是
用天干“甲”和天干“己”分别与子午卯酉组合成
甲子,甲午,己卯,己酉分别为初候的第一天;
用天干“甲”和天干“己”分别与寅申巳亥组合成
甲寅,甲申,己巳,己亥分别为中候的第一天;
用天干“甲”和天干“己”分别与辰戌丑未组合成
甲辰,甲戌,己丑,己未分别为末候的第一天。
看六十甲子表,例如:
初候五天就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上元
中候五天就是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中元
末候五天就是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下元
初候中候末候三侯合计十五天。
在这里只说黄帝内经,不扯易经,

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
意思是三候为一个节气,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合三百六十日。四时是二十四节气按四节分,一节含有六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按六节分,一节就是四个节气。

五运就是甲己土运,乙庚金运,丙辛水运,丁壬木运,戊癸火运。
一年三百六十日非常重要,不如此,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就没有意义了,周而复始也就不成立了。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帝曰:上下周纪,其有数乎?
鬼臾区曰: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

一年三百六十日,二十四个节气;
三十年就是七百二十个节气,为一纪,为一小周天;
六十年就是一千四百四十个节气,为一周,为一大周天。

天上来的气,风火暑湿燥寒,六气分布于二十四节气一年.

上面这张六十甲子表和以六十甲子表为核心编制的万年历,其中隐含着非常强的数学意义。

一年360日,
360是5的倍数,是6的倍数,
是9,15,12的倍数,
是3,4,24的倍数,
是30,60,180的倍数,
360的两倍是720,4倍是1440。
一日12个时辰,5日是60个时辰,
15日一气是180个时辰,30日是360个时辰,

今天国际通行的公历,以太阳为准记录一年的时间是365天还多1/4天,上古时代的古人在写这篇文章时就知道这个事实,但是,古人没有用这个标准来记一年的时间。

上古时代的古人把一年定为360天,一年合二十四个节气,这就是黄帝内经中的计时法,是专门研究二十四节气的历法。

二十四节气一年360天与公历太阳历一年365天还多1/4天相比,少5天还多1/4天,这5天还多1/4天就是余气的源头,这多出来的5天还多1/4天,古人用超接置闰法来安排,以保证二十四节气的排列与一年四季的变化相吻合。

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以此为标准排列的“二十四节气”与国际通行的公历中列出的“二十四节气”不是一件事情,但是,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就记录在超接置闰法中,超不过九,接不过五。太过,不及,平气的秘密就隐藏在其中。(注:在公历引入中国以前,古人是用太初历)

六十甲子表不仅仅是用来计时的,在黄帝内经中它还用来代表气,代表人体六经脉等,这张表被赋予了非常非常多的含义。

研究黄帝内经是不能不认真研究这张六十甲子表的,不能不认真研究万年历,不能不认真研究超接置闰法。

福云
2024-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回帖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4 08: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2024年一月一日起,到2024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也就是国际通行的公历中,所排列的二十四个节气:

.    1-20  大寒  十五天
.    2-4    立春  十五天
.    2-19  雨水  十五天
.    3-5    惊蛰  十五天
.    3-20  春分  十五天
.    4-4    清明  十五天
.                                 4-19  谷雨  十六天
.    5-5   立夏  十五天
.                                 5-20  小满  十六天  
        .                         6-5    芒种  十六天  
.    6-21  夏至  十五天
.                                 7-6    小暑  十六天  
.                                 7-22  大暑  十六天  
.    8-7    立秋   十五天
.                                 8-22   处暑  十六天  
.    9-7    白露   十五天
        .                         9-22   秋分  十六天  
.    10-8  寒露   十五天
.    10-23 霜降  十五天
.    11-7  立冬   十五天
.                                 11-22  小雪  十四天
.    12-6  大雪   十五天
.    12-21 冬至  十五天

2025-1-5  小寒  十五天


国际通行的公历中,所排列的二十四个节气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
不合。

此二十四节气非“黄帝内经”之“五运六气”之“六六之节”之二十四节气。

福云
2024-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1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8
发表于 2024-6-6 07:09: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回帖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13 14: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

六六,
第一个“六”是六张“六十甲子表”合在一起为六节,为一年三百六十日,一张“六十甲子表”为一节。

王冰医学全书“重广扑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王冰注解:…六十日而周甲子之数,甲子六周而复始,则终一岁之日。是三百六十日之岁法也,非天度之数也。
张登本注解:古人以甲子记天度,甲子一周之数六十,此谓一节。
清张志聪:十干主天,六十日甲子一周为一节。

第二个“六”是一年三百六十日分六步,合三百六十日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分六节。

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四个节气合有六十日,就是一张六十甲子表。

在“六节藏象论篇”中,并没有直接说“二十四个节气”按六节分,文中只说“二十四个节气”按四节分,以应四时。

《御綦医宗金鉴卷三十五 》
运气分主节令歌注:…天以六为节,谓以二十四节气六分分之,为六气之六步也。

岐伯说的
“天”是我们每天抬头看到的那个“天”;还是在二十八星围成的圆环中,九星悬朗,七曜周旋,由它们组成的“天”。
“地”是我们脚下踩的那块地,还是穿过地心,到达地球背面下面,还有一个天。这都需要学者考证。

黄帝内经中的词语、名称,大多都是相对的,都不是绝对的。
例如:天,地,阴,阳,上,下,左,右,前,后,表,里等,它们的内涵意义都是相对的,是在一定条件下,特定环境中的表达。所以,在研究这些词语或名称时,一定要先澄清概念,然后再说结论。

2024/6/13
福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回帖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24 16: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云 于 2024-6-25 20:59 编辑



图出自《御綦医宗金鉴卷三十五 》
运气分主节令歌,天以六为节,谓以二十四节气六分分之,为六气之六步也。每一节六十天,包含四个节气,六节合计三百六十天。
地以五为制,谓以二十四节气五分分之,为五运之五位也。看图内圈二之气下少阴,三之气下少阳,两步时间合起来是火运,共一百二十天,是二运。
少阴“不司气化”“君也”。见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

这里天道“六六”与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之“六六”就有区别了。

天道和天有区别。

王冰医学全书“重广扑注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张登本注解:天道六六之节是指六气六步。每步为60.875天,周天365.25度。

六气是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

六步是三百六十五天再多四分之一天分六步,每一步的时间长度是六十天再加八十七刻半。

帝曰:善。愿闻其步,何如?岐伯曰: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日也。

上古时代古人规定一天为一度。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的时间长度为一百刻。365.25度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再多二十五刻,也就是三百六十五天再多四分之一天。正合地球围绕着太阳转一年的时间长度。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岐伯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日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接着以立起来的甲子年气为开始,详细地排出甲子年六步气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接着又分别排出了乙丑年,丙寅年,丁卯年的六步气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实际是把二十四节气一年三百六十日计时法放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再多四分之一天的恒长时间里运行,时间只有一个,是永恒的。但是,记录时间的方法有多种。

看上图是六步放在三百六十天来分配,每一步是六十天整。如果上图放在三百六十五天再多四分之一天来分配,每一步就是六十天再加八十七刻半。与六步放在三百六十天来分配比,每一步多八十七刻半,六步合计是多五百二十五刻,就是五天再多四分之一天。这就是余气。

上古时代的古人把三百六十五天再多四分之一天的时间作为恒定的时间来使用,不调整,不加闰。置闰放在二十四节气一年三百六十日计时法中调整,放在月亮历也叫太初历中调整。

不足和有余的问题便出现了。

前面说过,六十甲子表不仅仅用来代表时间,它还代表气,六十甲子用来计年,就代表年气,用来计月,就代表月气,用来计日,就代表日气,用来计时辰,就代表时辰的气。

气的行走,需要用时间来记录,用时间来推算。

时间是持续的不间断的,看上图,
初之气的余气要归入二之气中运行,
二之气的余气要归入三之气中运行,
三之气的余气要归入四之气中运行,
四之气的余气要归入五之气中运行,
五之气的余气要归入终之气中运行,
全年的余气要归入下一年中运行。

“黄帝内经”有太多的疑问没有定论,因此,需要研究,讨论,争论,验证,最终取得共识。

福云
2024/6/2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回帖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21
 楼主| 发表于 2024-6-30 14: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甲己之岁,土运统之;
乙庚之岁,金运统之;
丙辛之岁,水运统之;
丁壬之岁,木运统之;
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子午之岁,上见少阴;
丑未之岁,上见太阴;
寅申之岁,上见少阳;
卯酉之岁,上见阳明;
辰戌之岁,上见太阳;
已亥之岁,上见厥阴。
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
子午少阴司气化,少阴的本气是火。

看“运”和“气”在六十甲子表中的排列:
少 太 少 阳 太 厥 少 太 少 阳 太 厥
阴 阴 阳 明 阳 阴 阴 阴 阳 明 阳 阴
火 土 火 金 水 木 火 土 火 金 水 木 火 土 火 金 水 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土 金 水 木 火 土 金 水 木 火 土 金 水 木 火
太 阳 太 厥 少 太 阳 太 厥 少 太 阳 太
阴 明 阳 阴 阳 阴 明 阳 阴 阳 阴 明 阳
戊或癸运火包括(少阴少阳),少阴不司气化,由少阳代行。看六气节令图。

六十甲子表的排列完全是按照天地之道排列的,所以上古时代的古人看到干支就看到了天地之气。

先看地支
子丑寅卯辰已 对应的是
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厥阴
始于少阴,终于厥阴  翻译成五行是
火土火金水木

午未申酉戌亥  对应的是
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厥阴  
始于少阴,终于厥阴   翻译成五行是
火土火金水木

再看天干
甲乙丙丁戊  对应的是
太阴阳明太阳厥阴少阳  翻译成五行是
土金水木火

己庚辛壬癸  对应的是
太阴阳明太阳厥阴少阳  翻译成五行是
土金水木火

戊或癸运火包括(少阴少阳),少阴不司气化,由少阳代行。
天干走五岁就要向右迁一(?)越过少阴把戊运或者癸运落到少阳相火运。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
这一候正合天道五运
土金水木火    一周      重要重要重要

如果以春夏长夏秋冬顺序数运就是
厥阴少阳太阴阳明太阳

五音的顺序就是
壬癸甲乙丙
丁戊己庚辛

帝曰:上下周纪,其有数乎?鬼臾区曰: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

帝曰:上下相召奈何?
鬼臾区曰: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
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注:此处似乎有遗漏文字)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福云
2024/6/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回帖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16 13: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阴三阳最早见于“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少阴肾脉,属阴,太阳膀胱脉,属阳;
太阴脾脉,属阴,阳明胃脉,属阳;
厥阴肝脉,属阴,少阳胆脉,属阳。
三阴三阳对应人体六经脉的阴阳属性,即三阴属阴,三阳属阳。
详见王冰医学全书“重广扑注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注解

“阴阳别论篇第七”进一步明确讲出:
一阳 少阳 ; 一阴 厥阴
二阳 阳明 ; 二阴 少阴
三阳 太阳 ; 三阴 太阴
详见王冰医学全书“重广扑注黄帝内经素问” “阴阳别论篇第七”注解,和张登本的注解。

“七篇大论”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帝曰:其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鬼臾区曰:
子午之岁,上见少阴;
丑未之岁,上见太阴;
寅申之岁,上见少阳;
卯酉之岁,上见阳明;
辰戊之岁,上见太阳;
已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
少阴之上,热气主之;
太阴之上,湿气主之;
少阳之上,相火主之;
阳明之上,燥气主之;
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这里“三阴三阳”直接指向了六元六气,指向了天之六气,风热湿火燥寒,“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指向“本气”,是六气的“本气”。
与“阴阳离合论篇第六”中的“三阴三阳”指向不同。一个说人体内,一个说天地。研究“黄帝内经”,澄清概念非常重要。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
这里“三阴三阳”之“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指向“标气”,是六气的“标气”。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
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
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
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
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
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
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
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这里讲出六气“三阴三阳”之“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之本气的属性与六气“三阴三阳”之“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之中气的属性是一样的,它们同是“风热湿火燥寒”。
而六气“三阴三阳”之“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之标气的属性和六气“三阴三阳”之“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之本气的属性不同。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帝曰:善。何谓气有多少,形有盛衰?
鬼臾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详见王冰医学全书“重广扑注黄帝内经素问” 王冰的解释:
太阴为正阴,   太阳为正阳
次少者为少阴,次少者为少阳,
又次为厥阴,   又次为阳明。
它们是六气的标气,属性是阴和阳,正合“阴阳离合论篇第六“之三阴三阳。
六气标气的属性“阴和阳”与六气之本气的属性“风热湿火燥寒”不同。

六气  本  中  标
厥阴  风  火  阴
少阴  热  寒  阴
太阴  湿  燥  阴
少阳  火  风  阳
阳明  燥  湿  阳
太阳  寒  热  阳

总结起来,六气之“三阴三阳”之“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它们不是只代表一种气,它们每一步都包含有三种气:即“标气”“中气”和“本气”。非常重要。
六气的标气,中气,本气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黄帝内经”不讲,秘密就藏在四句话中: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这四句话在现代中医存在极大的争议,没有共识。核心问题就是“计时法”,“黄帝内经”中,究竟采用何种计时法?上古时代的古人究竟采用何种计时法?没有共识。
这四句话是上古时代的古人说出来的话,时间距今相差几千年了,古人肯定不是在说今天“国际通行的公历”。

福云
2024-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

回帖

221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21
 楼主| 发表于 2024-7-31 14: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气之“三阴三阳”之“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这句话是错误的。
“六气”,“三阴三阳”,“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三者放在一起说,彼此不分是错误的。
六气的名称叫“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六气的本气,也叫“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的本气是
厥阴  风  
少阴  热  
太阴  湿  
少阳  火  
阳明  燥  
太阳  寒  
六气的标气,也叫“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的标气是
厥阴  阴
少阴  阴
太阴  阴
少阳  阳
阳明  阳
太阳  阳
这叫三阴三阳,
六气的标气叫三阴三阳,也叫“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的标气叫三阴三阳。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黄帝问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
这里天上的五色运,它们的本气是
甲己 湿;
乙庚 燥;
丙辛 寒;
丁壬 风;
戊癸 暑
天上的五色运只有本气,没有“中气”和“标气”。
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福云
2024/7/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 沪ICP备2020030433号 )

GMT+8, 2024-11-21 14:48 , Processed in 0.04353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