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慧锋(无锡市宜兴市丁蜀镇卫生院经方工作室)
C姓男童,2012年10月15日出生,9岁,身高:145cm,体重:68斤。
2022年3月10日起患儿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夜间低热,热峰37.7 ℃,夜间出汗多,怕冷明显,夜间有咳嗽,稍有鼻涕,有恶心,胃口一般,精神欠佳,时有胸闷。既往有鼻窦炎,1月前有腹痛、咳嗽,幼时有心肌炎病史。
3月15日-18日至无锡市儿童医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心肌酶谱、CT(副鼻窦、胸部)、超声心动图、结核杆菌检查、胃镜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2022年3月15日,儿普科门诊处理意见:发热,胸闷。予随访,注意体温、精神变化,建议监测体温变化,必要时住院治疗。
2022年3月17日,儿消化内科处理意见:十二指肠球炎。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化积口服液,磷酸铝凝胶,门诊随诊。
2022年3月18日,儿普科复诊处理意见:十二指肠球炎。予前药加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监测体温。
患儿回家后病情持续且逐渐加重,直至2022年3月29日寻至笔者中医门诊。
主诉:畏寒盗汗半月余。
现病史:反复低烧,峰值37.7 ℃,精神萎靡,白天无明显寒热不适,夜间盗汗畏寒明显,盖两条被子仍不停颤抖,“冷至牙齿都在打寒颤”。偶咳,无鼻涕,纳差,恶心,胸闷,唇干燥蜕皮,不喜饮水,偶腹痛,小便量少,大便数日一行,偏软。
既往史:幼时心肌炎,主动脉瓣四叶式畸形。
体征:面色黄白,双眼皮,唇干燥蜕皮,唇色红,咽红,舌色红,舌苔水滑黄腻,脉细数。腹肌紧张,脐跳明显,全腹无压痛,无明显振水音。
处方:
北柴胡18g、姜半夏15g、党参15g、甘草10g、黄芩10g、干姜10g、桂枝15g、白芍15g、制附片6g【生姜3片、红枣5枚(劈)自备】7剂,每日1剂,水煎,日2次,餐后半小时温服。
4月7日,患儿父亲寻至门诊,代诉患儿服药后,大汗止,无寒颤,低烧已不明显,峰值37.2 ℃,精神恢复,胸闷、腹痛诸症均无再发,要求原方巩固7剂治疗。
4月24日,患儿母亲来门诊调理身体,得知其儿服药共14剂(费用合计不足300元),此后停药至今,已恢复如常。
按语:此患者笔者投之方剂,为小柴胡汤与桂枝加附子汤之合方。反复低烧,符合柴胡证的“往来寒热”,“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又近半月来,患儿大量盗汗,失津较多,胸闷腹痛时作,合桂枝加附子汤,取之治疗“汗漏不止”之意,“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笔者跟随黄煌教授临证抄方,发现黄教授临床此方多用于桂枝汤体质(体瘦肤白,纹理细,少油光,肌表湿润,腹扁平,壁薄无力,肌紧张;目有神彩唇淡红,舌柔淡润或暗淡,苔薄脉浮弱等)而见面如土灰色或惨白,精神萎靡,脉沉细或空大无力、或关节疼痛、汗出较多者。桂枝加附子汤有强壮回阳镇痛、抗休克、抗心肌缺血缺氧、抗炎等作用,临床多用于发汗过多导致的亡阳证及以多汗、怕冷、身体疼痛、脉弱为特征的疾病。
此案获效迅速且随访未有病情反复,正体现了经方“方对证,喝口汤”的惊喜,更进一步树立了笔者用方时坚守“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方证相应,实可为临床使用经方的金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