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保持着机体内部及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协调,保持着正常的生理及心理活动过程,机体就呈现健康状态,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调和,正气充足,才能抵御邪气,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内经》所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指人体正常功能及所产生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调节,适应环境,抗邪防病及康复自愈能力。相对而讲的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人体内外各种具有致病或损伤正气作用的因素,诸如六淫、七情、疠气及痰浊、瘀血、内毒等。疾病的发生正是正邪相争的结果。整个疾病的过程也就是正虚邪进、正盛邪退的过程。
若正气不足,未能及时清除邪气,或邪气潜伏于正虚之所不易祛除,则致邪气留连,潜伏于人体,待时而发,待机而作,即谓之“伏邪”。
伏者,匿藏也。《瘟疫论》下卷云:“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所谓伏邪者,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中医大辞典》)。伏邪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伏邪指伏气温病,即外邪侵犯人体,正气被束,不能托邪外出,使邪气得以伏匿,或伏于膜原,或伏于肌腠,或伏于肌核,或伏于脂膜,逾时而发。广义的伏邪则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即指七情所伤、饮食失宜、痰浊、瘀血、内毒等内在的致病因素。此脏腑有伏邪,即所谓《素问·气厥论篇》言:“五藏伏气”,也包括了伏气温病。如清·王燕昌《王氏医存》言:“伏匿诸病,六淫、诸郁、饮食、瘀血、结痰、积气、蓄水、诸虫皆有之。”由于邪气尚未超越人体正气的自身调节范围,不立即发病,伏藏于内,或因感受六淫之邪逗引,或因七情过激、饮食失节、劳逸失调等因素触动再次发作,或进一步加重,或引发他病。
伏邪不仅有外感所致伏邪,如清·刘吉人的《伏邪新书》所云:“感六淫而即发病者,轻者谓之伤,重者谓之中。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作者,亦谓之曰伏邪。有已治愈,而未能除尽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曰伏邪。”而且还包括内伤杂病所致伏邪:如经过治疗的内伤疾病,病情得到控制,但邪气未除,病邪潜伏,可引发他病。或者某些内伤疾病经治疗达到了临床治愈,但未能彻底祛除发病原因,致使残余邪气潜伏下来遇诱因则反复发作。或者某些患者因遗有父母先天之邪毒伏藏体内,逾时而诱发。再者由于先天禀赋各异,后天五脏功能失调,自气生毒,渐而伏聚,遇因而发等等。伏邪发病在临床上屡见不鲜,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都与伏邪有密切关系。《羊毛瘟疫新论》曰:“夫天地之气,万物之源也,伏邪之气,疾病之源也。”现以例举下列疾病加以阐明:
1 外感伏邪
1.1 非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属于中医“春温”的范畴。2002年底到2003年初,广东出现较多持续高热,全身酸痛,呼吸困难,肺部X线检查显示炎症表现进展性较快的患者,因暂时查不出明确的致病源,称之为非典型肺炎。本病的形成既有内因有又外因,内因主要有:(1)在冬季有烈风,风动有寒,风能疏泄,寒能伤阳。微者不即病,邪气伏藏于肌肤膜原,或伏藏于少阴。(2)“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不藏精”则导致人体正气不足。所谓“不藏精”者不全指肾精受伤,也指过度劳作,汗出过多,阳气外泄导致精伤血耗。或指由于饮食失节,损伤于脾胃,精血生化乏源。(3)情志失调,引发气机阻滞,致使五脏失和,气化功能不全,气血循行不利,毒自内生,潜伏于机体。外因则由于春有余寒,寒伤人体。乘人体正气虚之时引动伏邪,或感时邪而毒动病发。肺主卫之循行,卫行于外,外邪入侵,必与相争,卫郁气结则出现微恶寒,发热,头痛,肢节酸楚。邪盛卫弱,内犯于肺,肺失肃降,治节失常,肺气郁滞,营气失守,肺之络脉,毛脉发生气滞、瘀阻、毒结。症见壮热,胸闷,烦躁,口唇紫暗,咳喘,甚者脏真受伤,出现喘脱症等。如若正衰邪盛,毒陷心包,由血络上犯于脑,扰乱神明,可出现神昏谵语。邪毒损伤脾胃,气机升降之枢轴障碍,胃气上逆,故有恶心呕吐,毒扰小肠、大肠者,受盛失职,传导不利,可见腹痛、腹泻。
1.2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属于中医的“急性肾风”范畴。本病多在感受外邪1~2周后发病,因正虚邪犯而发病。正虚是指肾中卫气不生,元气不发,肾中膜原卫气不得循行,为邪气潜伏之地、发病之源。外邪是以风寒、风热、时疫病毒为主,其犯人体的途径有二:一是邪毒从皮毛玄府而入,因肺与皮毛相合,又因少阴肾脉注入肺中,循咽喉,由气血之道侵犯于肾,潜伏膜原,久蕴邪毒而发病。二是邪毒从呼吸道而入,结于咽喉,因咽喉卫气不足,无力束邪,邪结喉核,营气不从,陷于肉里,“营气者,血之用”,故邪结咽喉之血络或毛脉,血液循环受阻而生红肿,毒随血脉下犯肾之膜原而为病。亦有药源所致者,多因患感冒、咳嗽、乳蛾之疾,医者患者依赖抗生素,应用不当,致寒遏太过,邪气内伏而不得透发之故也。蕴毒聚邪,由气血之道下犯于肾,邪结肾之膜原、毛脉、缠络、结络、斜络、孙络,造成“络脉缠绊之地”(《医门法律》)气街不通,“气化代谢失常”(《脉理会参》),血脉壅阻,造成“血液稽留,为积为聚,为肿为毒”(《医林绳墨》)。由于血脉肿胀,脉络膜变薄,或毒伤脉络膜,有破裂之状,故血液外渗,而生尿血。气化代谢失常,肾间动气受伤,封藏失职,肾关不固,精微外泄,出现蛋白尿。肾脏体用俱伤,肾命失用,三焦水道开合功障碍,决渎无权,水液泛滥,外溢肌肤,而生水肿。
1.3急性感染性神经根神经炎
急性感染性神经根神经炎属于中医的“摊缓风”范畴,是神经科常见疾病。该病起病急,轻者四肢似瘫非瘫,重者四肢全瘫,皮肌顽麻无感觉,甚者二便失禁。病发前数周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病史。其发病既有内因有又外因。内因主要有:一是先天肾气有亏,督脉、脊髓内外气血不足,营气、卫气不充,三维防御系统缺陷;二是情志失调,气机阻滞,气化功能不全,气血循行不利,毒自内发,营卫失和,为邪气潜藏之因;三是饮食失节,或劳逸失度,久则脾胃受害,元气受损,中轴升降无力,营气不得出中焦,抗邪除毒功能减弱,是邪气内浸之源。外因多由六淫邪毒内犯,或时疫邪毒内侵,由于失治、误治,邪毒未解,伏于机体内外膜原之中,待督脉及脊髓内外之正气、营卫之气失调,邪毒乘虚侵入而发病。督脉统阳,脊髓属水,内行阴液。水火互用,阴阳相配,皆属“定体”。脑髓与肾通过督脉相连,“髓者以脑为主……脑髓即由肾气从督上滋”(清·叶子雨《伏气解》),脑髓——脊髓——骨髓皆由肾生,是一源三支,为生理之用。邪毒侵犯督脉、脊髓,可出现经络阻滞,脏腑生理失调,气化功能障碍,督脉阳郁气结,气不/顷为风,风性升,其用温,其化热,热伤经络,津血循环障碍,血液凝滞为瘀为痰为肿为毒,而督脉与脊髓必然体用俱伤,膜原受损,引发“觉元”(觉元者,脑神也,感觉之元神也《酉阳杂俎·广知篇》)。失用,神机上行下达痹塞,经络内外连属受阴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行走之机要”(《太平圣惠方》)出现四肢瘫缓顽麻,发生急性感性神经根神经炎(即摊缓风)。
1.4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喘”病。该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喘咳疾患。其发生是因体内留有伏邪,由气候、饮食、情志、劳累等因素引发,亦有“先天禀赋内胎哮喘之因遗传为病”《史载之方》。正如张景岳《景岳全书》曰:“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伏邪的产生可有多种原因,如幼时曾患麻疹而后出现哮喘是临床比较多见的一种情况。其病因病机在于:小儿内胎麻毒感受时疫病毒而发疹。在发病过程中,因失治、误治,虽热退疹消,但疹毒未清,邪独留于肺之膜原。一伤肺气,二伤肺体,三伤气管,而成哮喘。哮喘未能根治,日久形成夙根(即伏痰)。如《症因脉治·哮病》说:“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伏痰的产生主要由于病邪留于体内,影响脏腑气化功能,使肺不能布津,脾不能输化水精,肾不能蒸腾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每遇诱因,引动伏痰而病发。肺主气,司呼吸,痰浊壅阻于肺,气道发生狭窄,肺失宣降之职,故痰气上逆而肺气胀满,则觉胸膈满闷,发为哮喘。“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景岳全书》),肾虚不纳气,则见气短。日久营气失守,肺之络脉、毛脉发生气滞,瘀阻,毒结,甚者脏真受伤,出现喘脱。
1.5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相当于中医“心痹”的范畴。《素问·痹论篇》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该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常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其发病原因主要由于正气不足,营卫失调,或先天有亏,外无御邪之能,内无抗病之力,风湿热邪乘虚而入。由于误治或失治,以致病邪留伏体内,营卫失调,不能束邪,邪由血道上犯于心。如《素问·痹论篇》云:“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邪气不解,损伤心之血络、毛脉、缠络,循环受阻,血瘀毒结,血少不能营养心肌,气少不能温煦心的功能,心肌受损,“一舒一缩如以行经络之血”功能不畅(《医学三三丛书·医易一理》),心神失藏,则出现心动悸。日久不复,心脉血液循环受阻。肺朝百脉,血行不畅,可导致肺气不能宣降,清气不得入,浊气不得出,气暴上逆,心体鼓满,引起心悸、怔忡加重,短气喘息,口唇青紫,肺之缠络、毛脉受损,则见咯血。心肺气血不畅,上焦不宣,引起中焦不治,“清气之气欲升不达,浊气之气欲分不解”(《医略十三篇》)。运化无力,水谷不化,致使升降机能呆滞,肝脏疏泄机能受阻,水渎功能不畅,引起三焦水道不通,水气内泛外溢。内泛则上凌于心。水为阴邪,阴邪伤阳,心阳受伤,则心气受损,出现心脏的“气力衰竭”(《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