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3|回复: 0

《伤寒论》98条小柴胡汤误用条浅解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6

回帖

10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03397
发表于 2022-4-10 08: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与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浅解:   

     本条所言者,为小柴胡汤之误用也。本症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脉迟,为里虚寒不足;脉浮弱,为表病虚寒也,表里皆见虚寒也,此本为桂枝加附子汤证或桂枝新加汤证,表未解本禁下,然医者不识,病者胃肠本虚寒不足,反二三下之,故其里更加虚寒,胃肠寒则不能食,水运郁则胁下满痛,面目与身皆黄,血虚津伤,故其人颈项强;津液不足兼水运不畅,故小便难;水郁不行而水积于胃脘,水郁不行,津不上承故渴;水积于胃,则饮水而呕者也。此即为后文:“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以及“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所言者,本条因症兼面目黄、颈项强、小便难、渴、饮水而呕等证,故宜用桂枝人参汤合五苓散而用之。然医者又识此,见其不能食、胁下满痛、呕渴而误认为小柴胡汤证;小柴胡汤虽能活水运然其药偏寒,本虚寒不足又有寒药,故其人肠寒虚寒更甚而“后必下重”即肛门重坠、胃虚寒更甚而见“食谷者哕”即胃寒不能纳谷而呃逆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GMT+8, 2025-8-22 04:07 , Processed in 0.1234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