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20|回复: 6

利水神剂五苓散中应该有五味子药

[复制链接]

7

主题

1

回帖

29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9
发表于 2024-1-5 11: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人皆知五苓散乃利水之神剂,但却不知其何以能利水的道理,世人皆会使用五苓散以利尿,但却不知加上五味子则疗效更佳,更不知其何以加五味子的道理。因为肾主大小便,肾有实则小便不利,泻肾之药则非甘平而淡的茯苓猪苓甘草等品莫属,肾有实则泻其子孙,肾之子是肝木,肾之孙是心火,泻肾必须兼治肝心才能达到如期的效果,于是乎,神农伊尹始创汤液之初,便择用甘平而淡的茯苓猪苓二味药入肾以泻肾实,同时择用辛温的桂枝(或肉桂)与味酸的五味子相合入肝以平木,再用味咸而淡的泽泻与味苦的白术相合,咸苦入心。综观五苓散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多用于误汗或汗不得法而致的小便不利之中,其所以造成小便不利,是由于误汗则伤肾之故。肾有实则肾之下关不通,而胃之上关则不受,难怪其水入口则吐,仲景名之曰“水逆”,开启下关之口,上关之胃才能受纳,但千余年来,无一人道出五苓散中应该有五味子药才完璧无暇,此乃历代传抄之误的结果。观南北朝时陶弘景在其《五脏用药法要》一书中,立有救误用汗法则伤肾的泻肾汤,其中就有五味子,茯苓甘草入肾以泻肾实,桂枝生姜五味子辛酸入肝以平木,泻肾兼泻子,子能令母实故也。同理,在治“消渴,欲饮水,胃反而吐”的茯苓泽泻汤中,也应该加上五味子才疗效更佳,其所以造成反胃而吐依旧是由于肾有实之故,泻肾之下关,则胃之上关之口就可通,此方中茯苓甘草之药甘平入肾以泻肾实,桂枝生姜五味子辛酸入肝,白术泽泻苦咸入心,七味药共同组合,以达泻肾通关之目的,水生木而木生火,泻肾必须兼治肝心,此肾有实则泻其子孙之妙法也,此时一定会有人质疑白术泽泻何以入心,君不知“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此饮病在心,白术泽泻苦咸入心故也,泽泻汤也是利水神剂,经方配伍之妙由此可思过半矣。在五苓散方名中,五指的是五味子,苓指的是茯苓和猪苓,经方之谜由此可知矣。
文章转自公众号:伤寒大数,如有侵权请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38

回帖

57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74
发表于 2024-1-5 11: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话五苓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44

回帖

526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26
发表于 2024-1-5 11: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神化,这是得《汤液经法》制方之精髓。
依法不仅缺五味子,还少生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38

回帖

57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74
发表于 2024-1-5 11: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汤液经原文已经失传了,你是怎么查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44

回帖

526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26
发表于 2024-1-5 11: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经解伤寒是成戊已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663

回帖

534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34
发表于 2024-1-5 11: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也试一试。貌似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656

回帖

652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52
发表于 2024-1-5 11: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五味子捣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 沪ICP备2020030433号 )

GMT+8, 2024-5-14 09:28 , Processed in 0.06709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