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6|回复: 0

论冬至后得甲子少阳旺-兼谈伤寒六经欲解时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6

回帖

10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03397
发表于 2022-3-25 12: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黄帝内经》《八十一难经》中的第七个难点:“然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这“六王”之六气和六旺之脉是怎么来的呢?

《难经》乃扁鹊所著,在其所著《扁鹊阴阳脉法第二》中也有此论述: 脉,平旦曰太阳,日中曰阳明,晡时曰少阳,黄昏曰少阴,夜半曰太阴,鸡鸣曰厥阴,是三阴三阳时也。 少阳之脉,乍小乍大,乍长乍短,动摇六分。王十一月甲子夜半,正月、二月甲子王。 太阳之脉,洪大以长,其来浮于筋上,动摇九分。三月、四月甲子王。 阳明之脉,浮大以短,动摇三分。大前小后,状如科斗,其至跳。五月、六月甲子王。 少阴之脉紧细,动摇六分。王五月甲子日中,七月、八月甲子王。 太阴之脉、紧细以长,乘于筋上,动摇九分。九月、十月甲子王。 厥阴之脉,沉短以紧,动摇三分。十一月、十二月甲子王。

很清楚,这段话是针对寸口脉象来讲的。而现有博主柱其间自认为解开内经所有奥秘,认为这里谈的是五运六气的标本中气之旺相,把原本《难经》讲脉象的段落牵强附会的解成五运六气的运行,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 。

对于如何看待五运六气在医道中的作用,岐伯有很精辟的论述载于《黄帝外经》“三才并论篇”现引用如下:
三才并论篇鬼臾区间曰:五运之会,以司六气。六气之变,以害五脏。是五运之阴阳,即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也。夫子何以教区乎?岐伯曰:子言是也。臾区退而作《天元纪》各论,以广五运六气之义。岐伯曰:臾区之言大而肆乎,虽然执臾区之论,概治五脏之病,是得一而矣一也。臾区曰;何谓乎?岐伯曰:五运者,五行也。谈五运即阐五行也。然五行止有五,五运变成六,明者视六犹五也。昧者眩六为千矣。臾区曰:弟子之言非欤?岐伯曰:子言是也,臾区曰:弟子言是夫子有后言,请亟焚之。岐伯曰:医道之大也,得子言大乃显然。而医道又微也,执子言微乃隐。余所以有后言也。虽然余之后言,正显子言之大也。臾区曰;请悉言之。岐伯曰:五运乘阴阳而变迁,五脏因阴阳而变动。执五运以治病未必有合也,舍五运以治病未必相离也。遗五运以立言,则医理缺其半。统五运以立言,则医道该其全。予故称子言之大而肆也。鬼臾区曰:请言缺半之理。岐伯曰:阴阳之气,有盈有虚。男女之形,有强有弱,盈者,虚之兆。虚者,盈之机。盖两相伏也。强者弱之媒,弱者强之福。盖两相倚也。合天地人以治邪,不可止执五运以治邪也。合天地人以扶正,不可止执五运以扶正也。鬼臾区曰:医道合天地人者,始无弊乎?岐伯曰:人之阴阳与天地相合也。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未尝异也。世疑阴多于阳,阴有群阴,阳无二阳。谁知阳有二阳乎。有阳之阳,有阴之阳,君火为阳之阳,相火为阴之阳,人有君火、相火而天地亦有之,始成其为天,成其为地也,使天地无君火万物何以昭苏,天地无相火万物何以震动。天地之君火,日之气也。天地之相火,雷之气也。雷出于地而轰于天,日临于.天而照于地。盖上下相合,人亦何独不然。合天地人以治病则得其全,执五运以治病则缺其半矣。鬼臾区稽首而叹曰:大哉!圣人之言乎,区无以测师矣。



脉象之气非五运六气之气,乃后天之谷气的显现,如果错认为五运六气而谈就是不合天地人也。“气血营运而经络通贯,则营卫因之调和而呈露气血之形象可见者则名脉,因其浅深而分营卫经络,故名经脉、络脉”“营卫经络者,合言之,即皮肉筋骨浅深之部位也。分言之,卫为阳,浅在表;营为阴,深在里。直者为经如川,横者为络如渠。经深在营分,络浅在卫分。卫主气,卫护于表;营主血,营运于里。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然气血由阴阳生化(生长化收藏即旺相休囚死等状态)” 内经讲了天地人三才之道,天地之道五运六气也,人道则是五音五行也,这第七难点是讲五行的旺相而非五运六气的旺相。天地交媾而生人,人秉五行而生,五行有十二长生之变化,此乃行也,这才是五行一词的来源。 医家以脉象辩人之五行的旺衰情况,对症下药。 参见下表,此表是由五音推演而出,传自黄帝,姜子牙得之,管子继承之。看参见我博文 禄命探源7-五行十二长生之根源推演


五行旺相休囚表


   名    长生 沐浴 冠带 临官 帝旺
水土


天开于子,地劈于丑,人生于寅。丙寅纳音炉中火,称为少阳之气或者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需”此处即讲少阳之气的一天旺衰情况,对应一年的情况也类似,此为古人取象类比之法。此“少阳火气”为人生之气也,故而曰“生气”“阳气”。 少阳火气对应的厥阴木即阴气。
火旺相从寅到午,申酉戌减弱,此为阳道长。亥时火绝道丑时火养,乃阴道促。

有不少研究人员只会从考据入手考证名词内涵,这是学不到真东西的,这是以数推求之法,古人著书不同的体系阴阳之含义不同,怎么能考据出真正的含义呢,结果只能是认为“阳”字各种医书含义不统一,无法甄别到底是何含义,造成解经人只能各说各话自以为是的解释一番。只有从其使用的术数体系入手才能辨别,此乃以象推求之法。岐伯曰:不以数推,唯以象求。

什么是数推?就是目前西方所用的通过大量占有数据入手,统计分析,数理推演,得出种种假设,然后实验求证的方式。此种方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无数的假设实验中,看看现在动辄上千亿美元的大型对撞机实验,引力波实验等等,只有越来越少的大国能够承担了。对此现象以来人们的反思

什么是象求?“法于阴阳,合于术数”就是先明晓阴阳法则,然后建立相符合的术数体系加以运用,每个人都能运用,所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灵枢·营卫生会篇》云“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为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营气卫气随着少阳火气而运行,起于平旦太阳时,此少阳脉旺,至少阳哺时而止,乃“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也,太阴脉始旺也,为阳时长。所谓“重阳”即日中阳明时太阳脉旺也。所谓“重阴”即太阴昏时亥至丑,太阴脉旺也。夜半后为子正0点,阴衰,一阳始生(火胎于子)。


中医最伟大的象数体系是三阴三阳,此六经乃统摄所有医学概念的体系方法,其模型构架在六爻卦上,在脉象研究中也是这样运用的。不管病有多少种,是外感还是内伤,都表现为三阴三阳六种脉象,我们看下图就明了了:


上表中,“脉传之序”列是依照六气运行的路径传送的,此为天地之道。“寸口六脉”次序是按照阳气生长化收藏的规律排列的,此乃人道也。故而诊脉合天地人之道论也,此即岐伯所谓:治五脏即治五行,治五行即治五运六气也。 扁鹊脉象有三种:
王脉象,平脉象,和病脉象。各有不同的治法。

《伤寒论。辨脉法第一》“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此平脉之象,即三阴和三阴平衡,身体健康,自我调节就能去病。

“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脉,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此王脉分三阴三阳脉象。其中“立夏”一词指巳月(四月),见上表即太阳王脉之象也,故而曰“洪大脉”,有传本改做“浮大脉”此谬也。所谓四时仿此,比如说春季为东方甲乙木,乃少阳火长生地,如果在十一月冬至子时,或者正月立春,二月惊蛰时摸到少阳王脉象,治法同此。同样秋季,冬季都仿此。不要摸到旺脉象大惊小怪以为是怪病。

另外,王脉之象在一日十二时辰内也有类似规律,就是伤寒中的欲解时。也就是说医生诊脉是要关注时节的,比如病人来看病是上午9 点,那么如果医生此时摸到脉象是太阳王脉之象,那么病很容易治的,否则就要继续辩别病脉了。可是现在中医哪个有这样判断脉象的?

《外经微言》“奢龙问于岐伯曰:阳病解于戌,阴病解于寅,何也?岐伯曰:阳病解于戌者,解于阴也。阴病解于寅者,解于阳也。然解于戌者不始于戌,解于寅者不始于寅,不始于戌者由寅始之也,不始于寅者由亥始之也。解于戌而始于寅,非解于阴乃解于阳也,解于寅而始于亥,非解于阳乃解于阴也”这段话如果不理解此乃少阳阳气的五行旺衰,你将会完全糊涂。

”阳病解于戌,解于阴也“ 是说戌之后乃三阴旺脉,因为火绝于亥,阴气亥时开始生旺,故而曰解于阴。”“阴病解于寅者,解于阳也”是寅开始是阳气旺时,火长生于寅,阴病得解。

“然解于戌者不始于戌。。。不始于戌者由寅始之也”因为火长生于寅,故阳病其实是“解于戌而始于寅,非解于阴乃解于阳也”,阳病解于阳时。

“解于寅者不始于寅。。。。不始于寅者由亥始之也”因为火绝于亥,故阴病其实是“解于寅而始于亥,非解于阳乃解于阴也”阴 病解于阴时

所以实际上就是伤寒里的欲解时。关于伤寒欲解时的解释参看我论坛文章伤寒论六经欲解时象数原理揭示 。

《伤寒辩脉法第一》【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何也? 【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如果你看《外经微言》“奢龙曰:阳病解于夜半,阴病解于日中,岂阳解于阳,阴解于阴乎?岐伯曰:夜半以前者阴也,夜半以后者阳也;日中以后者阴也,日中以前者阳也。阳病必于阳王之时。先现解之机,至夜半而尽解也。阴病必于阴王之时,先现解之兆,至日中而尽解也。虽阳解于阳,实阳得阴之气也。虽阴解于阴,实阴得阳之气也。此阳根阴、阴根阳之义耳。”

伤寒日传一经,三日则传少阳经,此经脉之传,(见上图脉传:太阳-阳明-少阳)。少阳经为阳明脉旺时,此时寸口得阳明旺脉象,阳明之脉,浮大以短,动摇三分。大前小后(寸关尺分前后),状如科斗,其至跳,故而曰:脉浮数而微。即得其旺脉之象,其病当于申酉戌时得解之机,但尽解于夜半一阳生之时,故而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这才是真正诊脉的方式,观上述六爻卦模型即明,观后世几人明了?伤寒脉法源自内经脉法也,

伤寒通篇论xx 病脉+ 症并治。此即病脉之辩法,病脉分三阳三阴论述分别之脉象,《伤寒论》一书的结构就是这样安排的。至于为何伤寒不提五运六气,其原因就是本文开头讲的论人道也,但从脏腑五行旺衰来看病。如果病人前来就诊,在寅至辰没有得平脉象,也没有少阳王脉象,那么就是病脉象。到底是太阳病脉还是阳明病脉,或是其他则需要仔细辨别。仲景辩病脉法结合寸脉,趺阳脉及足少阴脉三者结合,因为其对应人上中下三部。另外加病者身体外在症状来决定疗法或吐,或汗,或下等等。现在的中医有这样诊脉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 沪ICP备2020030433号 )

GMT+8, 2024-11-24 04:16 , Processed in 0.23086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