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订阅

中医特色

气虚血瘀型冻疮
神疲体倦,气短懒言,面色少华,疮面不敛,疮周暗红漫肿、麻木;舌质淡或有瘀斑,舌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2023-12-6 11:31
气血瘀滞型冻疮
冻疮,乃天时严冷、气血冰凝而成。初起紫斑,久则变黑,腐烂作脓,手足耳边俱有之。用楝树果煎汤淋洗,以生附子为末,加楝树子肉捣和,面水调敷;或用黄蜡一两溶化,入松香三分,搅匀搽涂。
2023-12-6 11:31
冻疮的临床表现
冻疮好发于初冬、早春季节,以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多见,这些患者常伴有肢体末端皮肤发凉、肢端发绀、多汗等表现。
2023-12-6 11:31
狐疝的病理分析
古病名。或称“狐疝风”。小肠坠入阴囊,时上时下,平卧或用手推时肿物可缩入腹腔,站立时又坠入於阴囊,如狐之出入无常,故名。类於腹股沟疝。
2023-12-6 11:31
冻疮的西医治疗
口服烟酰胺、硝苯地平等血管扩张剂。或将丹参(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和溶血栓等作用。
2023-12-6 11:31
狐疝的辨证论治
证见:肿块因站立、劳动或咳嗽而出现,劳累时肿块增大,胀坠不适,休息或平卧后可以缩小或回纳。可伴有食少纳差,面色自光白,神疲乏力,动则气短,脉微或涩。
2023-12-6 11:31
冻疮的生活治疗方法
往往在气温突然下降的几天,带孩子外出而又不采取保暖措施。皮肤受冻的早期变得苍白,以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硬块,有痒和肿胀感觉,如去抓痒易使表皮破损。
2023-12-6 11:31
五种常见治疗冻疮方法
云南白药:冻疮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
2023-12-6 11:31
冬季提早防冻疮
还有使用花椒或辣椒煮水,然后用水浸泡患处。这是因为像胡椒,辣椒属于偏辛热的,有温通散寒的作用,对局部冻疮皮肤的血液循环有好处。
2023-12-6 11:31
增强耐寒能力可抵御冻疮发生
注意保暖,保护好易冻部位,如手足、耳朵等处,要注意戴好手套、穿厚袜、棉鞋等。鞋袜潮湿后,要及时更换。出门要戴耳罩,注意耳朵保暖。平时经常揉搓这些部位,以加强血液循环。
2023-12-6 11:31
冻疮预防如何做
民间素有“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的说法,一旦惹上冻疮,即便天气转暖后可逐渐消退,然而到了第二年也依然难逃劫数。
2023-12-6 11:31
冻疮喜好哪些人群
冻疮的主要病因是寒冷所致,若是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就更容易诱发。因为潮湿可加速体温散发,影响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从而促使冻疮的形成。
2023-12-6 11:30
冻疮的病因与诊断
局部性冻伤者病情较轻,以局部肿胀、麻木、痛痒、青紫,或起水疱,甚则破溃成疮为主症;全身性冻伤者病情较重,以体温下降,四肢僵硬,甚则阳气亡绝而死亡为主要持征。
2023-12-6 11:30
冻疮的辨证论治与诊断
寒凝血瘀证形寒肢冷,颜色苍白,继而红肿,有灼痛或瘙痒,麻木,或出现水疱、肿块,皮色紫暗,感觉迟钝或消失;舌淡苔白,脉弦细。
2023-12-6 11:30
湿热瘀阻型臁疮(下肢溃疡)
湿热瘀阻型臁疮(下肢溃疡)的症状是:局部破溃,疮面腐肉未脱,脓水淋漓。
2023-12-6 11:27

相关分类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GMT+8, 2025-8-21 20:15 , Processed in 0.055586 second(s), 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