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26|回复: 0

伤寒论·学习笔记(三)

[复制链接]

1788

主题

623

回帖

851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8518
QQ
发表于 2024-5-23 14: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条文31-43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

此条为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的证治。無汗恶风者,中风表实,宜发汗,故用葛根汤发之。汗出恶风,中风表虚,宜解肌,宜桂枝加葛根汤方。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太阳、阳明合病下利的证治,表里之气,升降失常,故下利。虽然下利,而邪犹在表,故与葛根汤主之。太阳阳明合病呕逆者葛根加半夏汤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热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

此条为桂枝汤证误下,表证未解,又兼里热下利的证治。​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

此条为太阳伤寒的证治。尤氏提出“惟骨痛、脉紧、无汗为麻黄汤的症”。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方见上)

提示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

(37)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此条为太阳病日久不愈的三种转归。​一病初愈,邪气虽去,正气未复,故脉浮细而嗜卧。二胸满胁痛,转入少阳,小柴胡汤主之。三脉浮者,仍属太阳,与麻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太阳伤寒兼里热证的证治及大青龙汤的禁例。大青龙为发汗峻剂,只能用于表里俱实之证。“脉微弱,汗出恶风”​为表里俱虚之候,若误服,則过汗亡阳,出現手足厥冷,筋惕肉瞤。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方见上)

此条为太阳伤寒兼里热的变通表现及治法。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此条为外有风寒,内蓄水饮,宜小青龙汤主之。内有水饮,水寒相搏,水留胃中,故干呕而噎;水寒射肺,故咳而喘……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方见上)

此条为小青龙汤证补充及服药后的预后。

(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表未解而脉浮弱者仍可用桂枝汤。

(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此条为太阳病误下微喘的证治。下之微喘,则为里气上逆,邪不能传里,犹在表也,与桂枝汤解外,厚朴杏子降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GMT+8, 2025-8-22 01:31 , Processed in 0.11372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