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学院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关于损伤如何导致一种相对罕见但通常具有侵袭性的脑肿瘤(称为神经胶质瘤)发展的重要分子理解。 先前的研究表明头部受伤与脑肿瘤发病率增加之间可能存在联系,但证据尚无定论。伦敦大学学院团队现在已经确定了一种可能的机制来解释这种联系,暗示基因突变与脑组织炎症协同作用,改变细胞的行为,使它们更容易癌变。虽然这项研究主要是在老鼠身上进行的,但它表明探索这些发现与人类神经胶质瘤的相关性很重要。 该研究由 Simona Parrinello 教授(伦敦大学学院癌症研究所)领导,她是 Samantha Dickson 脑癌部门的负责人,也是英国癌症研究中心脑肿瘤卓越中心的联合负责人。她说:“我们的研究表明,脑外伤可能会增加晚年 患脑癌的风险。” 神经胶质瘤是脑肿瘤,通常出现在神经干细胞中。更成熟的脑细胞类型,如星形胶质细胞,被认为不太可能产生肿瘤。然而,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在受伤后可以再次表现出干细胞行为。 因此,Parrinello 教授和她的团队着手研究这种特性是否可以使星形胶质细胞能够使用临床前小鼠模型在脑外伤后形成肿瘤。 脑损伤的年轻成年小鼠被注射了一种物质,该物质将星形胶质细胞永久标记为红色,并敲除一种名为 p53 的基因的功能——已知该基因在抑制许多不同的癌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照组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但 p53 基因保持完整。第二组小鼠在没有受伤的情况下进行 p53 灭活。 Parrinello 教授说:“通常星形胶质细胞是高度分支的——它们的名字来源于星星——但我们发现,没有 p53,只有在受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才会缩回它们的分支,变得更圆。它们不完全是干细胞——就像,但有些东西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让老鼠变老,然后再次观察细胞,发现它们已经完全恢复到干细胞样状态,并带有可以分裂的早期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标记。” 这向 Parrinello 教授和团队表明,某些基因的突变与脑部炎症协同作用,脑部炎症是由急性损伤引起的,然后在自然衰老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使星形胶质细胞更容易引发癌症。事实上,当他们给老鼠注射一种已知会引起炎症的溶液时,这种干细胞样行为的改变过程会加速。 然后,该团队寻找证据来支持他们在人群中的假设。他们与 UCL 健康信息学研究所的 Alvina Lai 博士合作,查阅了20,000 多名被诊断为头部受伤的人的电子病历,将脑癌的发生率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并与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地位相匹配. 他们发现,头部受过伤的患者在以后的生活中患脑癌的可能性是头部未受过伤的患者的近四倍。重要的是要记住,患脑癌的风险总体上很低,一生中估计不到 1%,因此即使在受伤后风险仍然很小。 Parrinello 教授说:“我们知道正常组织携带许多突变,这些突变似乎只是坐在那里,不会产生任何重大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在这些突变之上发生损伤,就会产生协同效应。 “在年轻的大脑中,基础炎症很低,因此即使在严重的脑损伤后,突变似乎仍能得到控制。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小鼠研究表明,整个大脑的炎症都会增加,但在早期发生的部位会更加强烈。伤害。这可能会达到一定的阈值,在这个阈值之后,突变现在开始显现出来。”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