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长端粒,DNA 的末端,不是曾经认为的青春之泉,科学家们现在可能知道原因了 ...

2023-5-6 12: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7| 评论: 0

摘要: 在对来自五个家庭的 17 人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发现称为端粒的超长 DNA 端帽无法为这些人提供假定的寿命。相反,端粒较长的人往往会患上一系列良性和癌性肿瘤,以及与年龄 ...

在对来自五个家庭的 17 人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发现称为端粒的超长 DNA 端帽无法为这些人提供假定的寿命。相反,端粒较长的人往往会患上一系列良性和癌性肿瘤,以及与年龄相关的血液病克隆性造血。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5 月 4 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道说,克隆性造血在这个长端粒组中很常见,血液状况与长端粒相结合可能有助于突变在血细胞中停留更长时间。

“我们的研究结果挑战了长端粒防止衰老的观点,”约翰霍普金斯 Kimmel 癌症中心肿瘤学教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院遗传医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以及病理学教授 Mary Armanios 说。医学。“长端粒不是防止衰老的长端粒,而是允许随着衰老产生突变的细胞更持久。”

Armanios 负责管理医学院的端粒中心。该中心包括一个为临床诊断提供端粒长度测试的实验室服务、一个为端粒综合征患者提供服务的多学科诊所,以及一个进行端粒基础研究的小组。

Armanios 说,实验室培养的细胞中的长端粒已被证明可以预测细胞寿命,但这项研究表明,在人体中,寿命较长的细胞可能会导致问题。“端粒很长的细胞会积累突变,似乎会促进肿瘤和其他类型的生长,否则这些生长会被正常的端粒缩短过程所抑制,”她说。

在为期两年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中,17 人中有 12 人发现了此类肿瘤。研究参与者的年龄从 7 岁到 83 岁不等,他们患有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大)、各种类型的黑色素瘤、淋巴瘤、其他癌症类型和子宫肌瘤。一些参与者有不止一种这样的情况。在研究期间死亡的四名患者患有淋巴瘤、结肠癌、白血病和脑瘤。

该研究中的所有 17 人都在端粒相关基因 POT1 中发生了突变。通常情况下,POT1 会检查端粒延长,但其突变形式允许端粒更长。在 17 名研究参与者中,测量了 13 人的端粒长度。所有人的端粒长度都比一般人群长 90% ,其中 9 人的端粒长度比 99% 的大多数人长。

六名研究参与者表现出年轻的迹象。例如,所有 6 名 70 多岁的老人都推迟了白发。

除了收集研究参与者确诊癌症的信息外,研究人员还仔细观察了他们血液样本中的细胞。

Armanios 说,随着年龄的增长,70 岁以上的人中约有 20% 的血细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突变。这些突变使血细胞具有生存优势并继续复制,从而产生更多的这些细胞并传播突变。生存优势和血细胞突变——不确定潜能的克隆性造血——与包括血癌和其他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有关。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检查了端粒较长的研究参与者和一些未受影响的家庭成员的血细胞。然后,他们生成了一个系统发育(进化)树,以了解克隆造血相关突变是如何从遗传基因组进化而来的。

在所研究的 POT1 基因突变的 12 名研究参与者中,8 名 (67%) 患有克隆性造血相关突变——这一比率远高于老年人的正常预期,Armanios说。在他们的 21 名亲属中,只有两人有克隆性造血相关突变,这是老年人群中的预期比率。

在一名 66 岁的研究参与者的血液中,研究人员发现每个克隆(血细胞类型)约有 400 个突变。参与者的年轻亲属拥有长端粒和 POT1 突变,每个克隆有大约 700 个突变,尽管该亲属年轻 18 岁。

另一位具有长端粒和 POT1 突变的研究参与者的一些细胞每个克隆有高达约 1,000 个突变。Armanios 说,根据系统发育树,研究参与者的血细胞中的克隆性造血突变可能在他们 4 岁之前就开始了,而较长的端粒长度允许此后的血细胞繁殖。

研究人员说,长端粒组血细胞突变的增加可能导致他们患血癌的风险增加。

在为期两年的研究中,Armanios 和她的团队还发现端粒较长的人比端粒长度正常的人端粒缩短的速度更慢。

Armanios 说她计划检查长端粒人群血液中细胞以外的细胞的突变率。她和她的团队正在努力将端粒长度测试与绘制血细胞系 突变图的系统发育树相结合,以评估血液健康和患白血病的风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GMT+8, 2025-8-23 04:05 , Processed in 0.0879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