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230条的一点体会
伤寒论第230条: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1 上焦得通,则诸症自解,说明小柴胡汤主要作用在上焦,中下焦疾病可以通过通上焦调理,病因是不通,气血津液各种不通可以考虑应用
2 津液得下,说明小柴胡汤可以治疗津液不下,津液不下会有什么症状呢?津液在上病态状况下多为痰饮湿邪,阻塞头面诸窍则会出现五官诸病,所以可以治疗头脑及五官以及头面各科诸病,津液得下,中下焦的疾病如大小便疾患自然得解,身体三焦津液不调引发的内外上下疾病均可以使用
3 胃气因和,胃气因(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而和,可以治疗胃气不和的消化道之病,以及胃不和则卧不安等精神方面疾病
4 身濈然汗出而解,小柴胡汤大多要持续微微发汗才会有效,无汗大汗都会影响疗效
一点体会,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先)与小柴胡汤(229)。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230)。
第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内热明显,但大便“溏稀”,象泥浆一样,没有燥屎;“小便自可”,“自可”不是“自利”,提示不是太阳阳明的脾约证;“胸胁满不去者”,提示少阳明阳合病,参第101、103条,可“先”与小柴胡汤。
第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为少阳病;“不大便而呕”为阳明病,所以是少阳阳明合病;但如果“舌上白胎者”,说明内热尚不明显,少阳多于阳明,参第101、103条, “可与”小柴胡汤。
后边条文解释“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这个“胃”是指阳明病。因为少阳病可以是阳明病的来源,服小柴胡汤后,如果少阳得解,阳明病也就好了。”身濈然汗出而解“,是参第49条的说法,临床上,病有汗出而愈,也有不汗而愈,读者不必纠结。 唐老师所言极是,临床中不仅小柴胡汤,即使麻黄汤大青龙汤之类的发汗峻剂,也有一些患者服用后无汗反而小便增多或有其他表现而痊愈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