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丶殿下 发表于 2024-1-6 14:21:23

关于伤寒论第29条的疑问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仲景明言这种情况不能用桂枝汤,用桂枝汤得之便厥,那么应该用什么方呢?

         个人觉得可考虑桂苓甘露饮合芍药甘草汤。想看看大家的意见!谢谢!

未来的男人 发表于 2024-1-6 14:22:18

但根据后文反推,好像还是用茯苓四逆汤合芍药甘草汤对证。

榆树湾故事 发表于 2024-1-6 14:23:09

这一条还没有较一致的方证认识, 但多数学者认为原本是桂枝加附子汤证, 也有的认为原是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榆树湾故事 发表于 2024-1-6 14:23:39

cofieco 发表于 2019-7-5 14:47
这一条还没有较一致的方证认识, 但多数学者认为原本是桂枝加附子汤证, 也有的认为原是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
谢谢指导!最近看到姜春华在书中引用邹润安的话,说读伤寒要“循证以识方”和“由方以求病”。所以尝试用这个方法试着读读伤寒论。

琅夜子 发表于 2024-1-6 14:24:13

这一条的确有点复杂。临床上好像比较少见。
因为个人近年来治疗非常多的痉挛性斜颈,对于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颈)挛急的体会极深。
但这条文有限定,脉浮。多这两个字,整体的症状限定就来了。仲景说的这系列症状,还是表症。汗出,小便数,会失津,失津会脚挛急(抽),其实就相当于跑步大汗失津累到脚抽筋。这个时候看到汗出,恶寒,脉浮,再用桂枝汤去发其汗,可能会更伤。仲景没给出方案,后人多数猜测的是桂枝汤加附子,封汗回津。

南宫红嫣 发表于 2024-1-6 14:24:42

澄光 发表于 2019-7-5 19:45
这一条的确有点复杂。临床上好像比较少见。
因为个人近年来治疗非常多的痉挛性斜颈,对于自汗出,小便数, ...
是的,分析的不错,也希望有人有实际病例可以作证。

光明乳业 发表于 2024-1-6 14:25:01

我记得好像看过一本书 好像胡老说的先用芍药甘草汤

小林丶蛋蛋 发表于 2024-1-6 14:25:37

以我的认知来说:伤寒本来恶寒比较重,但是本条却微恶寒,说明阳气来复,开始热化。自汗本来伤津液,又小便数,更加伤津液。而且烦乃是阳气动,津血供应不足所致。所以不适合使用桂枝汤。因为桂枝汤本身能够温阳利尿。按照本草经来说,桂枝和芍药都具有利尿性。我觉得这时候主要是减少药物的温热性,降低利尿方面的作用。可以使用桂枝而越婢一汤,同时稍微加重甘草

未来的男人 发表于 2024-1-6 14:26:26

如果从伤津的角度考虑,是不是应该加人参,比如白虎加参汤、桂枝新加汤之类。

咸鱼cool 发表于 2024-1-6 14:26:56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此为外证未解、阳损津伤、阴阳两虚之证,而以阳虚为主,病在太阳、太阴、少阴,治必先救其阳,兼益其阴,少与解外,宜桂枝新加汤加附子。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伤寒论第29条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