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6|回复: 0

麻烦各位大侠给解惑,谢谢了。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6

回帖

10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03397
发表于 2022-4-10 07: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附子泻心汤证



肖琢如医案:一人得外感数月,屡变不愈。延诊时,自云:胸满,上身热而汗出,腰以下恶风。时夏历六月一,以被围绕。取视前所服方,皆时俗清利,搔不着痒之品。舌苔淡黄,脉弦,与附子泻心汤。阅二日复诊,云药完二剂,疾如失矣,为疏善后方而归。



熟附片6克、大黄6克、黄连3克、黄芩3克。



寥笙注:本案为上热下寒证。患者胸满,即心下痞也。上身热而汗出,腰以下恶风,以被围绕,正是邪热有余,正阳不足之征,其病机与附子泻心汤无异,故服之而愈。附子泻心汤症,为阳热有余,而正阳不足,设治邪而遗正,则恶寒益甚,或温寒而遗热,则痞满愈增。此方寒热补泻,并投互治,两俱照顾。然使制剂无方,则恐混而无功,故法用麻沸汤渍寒药,别煎附片取汁,合和与服,则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此仲景制法之妙用也。方用三黄略渍取汁,取其轻清之气,以去上焦之热;附片大辛大热,浓煎取汁,以治下焦之寒,是上用凉而下用温,上行泻而下行补,泻取轻而补取重,制方之妙,神乎神矣。综观五泻心汤之辨证,总因寒热交结于内,胃气不和所致。生姜泻心汤为胃虚食滞水气不化,治以和胃泻痞,以生姜为君。清热泻痞。附子泻心汤症为邪热有余,正阳不足,治以温阳泻痞。五泻心汤证治,其要点大略如此。

(熊老以其深厚的伤寒论学养及自己的临床研究心得,对古名医经方验案详加注释,会通案中脉因证治,阐明其辨证之要,立法之据,选方之意,用药之理。注文立论确切,重点突出,文笔简洁,通俗易懂,入木三分,真知灼见,每示人以规矩准绳,实为吾辈治学之楷模也。)



===========================================



其中

“半夏泻心汤为柴胡症误下成痞,治以开结泻痞,以半夏为君。甘草泻心汤为一再误下,胃气益虚,客气上逆,治以补胃泻痞,以甘草为君。”的误下是什么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GMT+8, 2025-8-22 00:21 , Processed in 0.1188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