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酒汤(十六) 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枣核) 鸡子(一枚,去黄,纳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上二味,纳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此等煮法,必有深意,疑即古所云禁方也。去渣,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疑即阴火喉癣之类。不能言语,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咽中生疮,此必迁延病久,咽喉为火所蒸腐,此非汤剂之所能疗,用此药敛火降气,内治而兼外治法也。
乌梅丸(十七)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当归(四两) 黄连(一斤) 附子(六枚,炮去皮)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六两,去皮)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浸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阳气不卫。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此症不治。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此治久利之圣方也。其能治蛔,诸药之性,当于《神农本草》中细细审辨,诸方尽然,不复一一俱载。
白头翁汤(十八) 治痢,口渴下重者如神。 白头翁(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凡下重皆属瘀热。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