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学名为Cinnamomum osmophloeum Kanehira,是樟科植物桂树的干燥花蕾,因其香气芬芳,自古以来就被广泛用于中国传统医学中。它具有温中、理气、改善消化等功效,并且常被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口臭、腹痛腹泻等疾病。
桂花在中医中属于温里药,有温阳散寒、通脉活络的作用。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桂花有着详细的记载和评价,认为其味甘、辛,性温,归心、肺、脾、小肠经,有温中下气、散寒止痛的功效。
据《太平圣惠方》记载,有位患者因风寒感冒,伴有头痛、发热、无汗、恶寒等症状。医生为其开出了含桂花的汤剂,使用桂花搭配生姜、大枣等药物,共煎服用。服药后患者感冒症状逐渐缓解,体温恢复正常,头痛和恶寒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医林纂要》中记载一个腹痛腹泻的案例。患者因饮食不节,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医生使用桂花配上白术、陈皮等药物,制作成温中止泻的方剂。服用一段时间后,患者的腹痛和腹泻症状明显减轻,脾胃功能逐步恢复。
桂花不仅在治疗上述疾病中有独特的功效,它还可以用来解除口臭。古代医书中有记载,口臭多由胃火上炎或是脾胃湿热引起,桂花可用于清热解毒、和胃消食,配合其他药物如绿萼梅等使用,可以帮助改善口臭问题。
除了治疗作用,桂花还可以作为食疗材料。在《饮膳正要》中提到,将桂花配以其他食材煮粥或泡茶,能够温暖脾胃、调和气血、提振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桂花虽好,但也并非适合所有人。《本草纲目》亦提到,桂花性温,发散之力强,因而阴虚火旺、热病患者应谨慎使用。
通过上述的古代中医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桂花在中医中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作为药物治疗多种疾病,也可以用于食疗,增加日常生活中的食用乐趣。不过,在使用时仍应注意辨证施治,避免不适合体质的人群使用。
【文献】 ① 《国药的药理学》:"治口臭及视觉不明。" ②《陆川本草》:"治痰饮喘咳。" ③《本草汇言》:"散冷气,消瘀血,止肠风血痢。凡患阴寒冷气,瘕疝奔豚,腹内一切冷病,蒸热布裹熨之。" 【配伍选方】 ①治胃寒腹痛:桂花、高良姜各4.5g,小茴香3g。煎服。(《安徽中草药》) ②治口臭:桂花6g,蒸馏水500ml,浸泡一昼夜,漱口用。(《青岛中草药手册》) ③治胃寒气痛:桂花3克,香附、高良姜各9克,砂仁6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④治经闭腹痛:桂花、对月草、倒竹散、益母草各12克,艾叶9克,月季花6克。水煎服。(《万县中草药》) ⑤生津,辟臭,化痰,治风虫牙痛:木犀花、百药煎、孩儿茶。作膏饼噙。(《纲目》) ⑥助减肥:桂花12克,干姜6克,生甘草4克。将桂花、干姜、生甘草焙干为末,和匀,加入少许盐,泡茶喝. ⑦皮肤干燥、声音沙哑、牙痛、口臭:干桂花1克,茶叶2克。将干桂花、茶叶,入杯中,沸水冲泡6分钟,即可饮用。早晚各饮1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