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86|回复: 7

老年人睡觉后口干治疗失败

[复制链接]

13

主题

0

回帖

41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1
发表于 2024-2-29 10: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治疗一例老年人睡觉后严重口干。患者为笔者之姨妈,听闻我母亲腿疼被笔者用几付药吃好了(芍药甘草附子汤5剂),非常想我给看看,打了几次电话。因笔者也是中医自学者,答应试试看,面诊症状如下,83岁,面色红黑,主诉睡觉后口干异常,无口苦,舌头僵硬,必须起来喝杯水略微缓解。睡觉为平躺,不愿侧卧,倒卧时后背侧疼痛(有过带状疱疹)。无胸胁满。舌苔非常厚腻,黄。舌质红紫。喝温冷水,胃口好。脉大,数,有力。大便秘结,用一些通便的保健品。血糖不干,血压正常。
我想此为阳明病啊,口干,渴温冷水,用了白虎加人参汤,山药30克,知母30克,生甘草10克,生石膏60克,苍术15克,天花粉15克,西洋参10克,5剂。服用后反馈,效果不明显,
这我就迷茫了,受打击了。再问说睡眠要吃安眠药的,难怪之前问睡眠怎样说睡觉好。我就针对睡眠不好,大便秘结,建议用中成药,天王补心丹十麻子仁丸。反馈了说药后拉肚子了,一天几次,不敢吃了。我说停用麻子仁丸,天王补心丹可吹继续服。后期一段时间无反馈,打电话询问后知口舌干无明显变化,我就不知哪里错了,怎么重新辩证,请论坛老师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222

回帖

120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02
发表于 2024-2-29 10: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入睡则阳气入阴,用阴分药,凉血化瘀除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743

回帖

78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81
发表于 2024-2-29 10: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府逐瘀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77

回帖

77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73
发表于 2024-2-29 10: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明病不错,现热与燥屎相合,治宜石膏变方,玉女煎与大黄同用,同时,加以增液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763

回帖

81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15
发表于 2024-2-29 10: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血府逐瘀丸准备这次口舌干治好后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症疼痛的,现在没有用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224

回帖

112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25
发表于 2024-2-29 10: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老师的方法我去试一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767

回帖

827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27
发表于 2024-2-29 10: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试试补阳还五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发表于 2024-4-7 09: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症状:患者83岁,睡觉后口干异常严重,伴有舌头僵硬,舌苔厚腻且黄,舌质红紫,脉大、数、有力,大便秘结,且有阳性的体质表现(面色红黑)。

中医辨证:

口干舌燥、大便秘结,结合舌苔黄厚腻、脉象大数有力,提示有实热在里,符合阳明腑实或燥热伤津的表现。
舌质红紫可能反映有瘀血或者热邪深重的情况。
背部疼痛史(带状疱疹)也可能影响到津液输布。
睡眠需依赖安眠药,可能存在心神不安或气血不足导致的失眠问题。
初次尝试以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本方主要用于阳明经热盛,气津两伤,但患者并未反馈明显改善,可能原因为:

实际病机并非单纯的阳明燥热,或是燥热与其他病理因素交织复杂,单纯清热可能不够;
方中虽加入山药、苍术、天花粉等兼顾脾胃,但仍未能有效解决津液亏虚和肠道津枯的问题;
患者年龄较大,体质可能存在偏弱情况,用药需更为审慎,剂量调整可能更为关键。
后续改用天王补心丹与麻子仁丸,前者主要是滋养心阴、安神定志,后者则用于润肠通便,两者结合针对失眠和便秘,但患者出现腹泻,说明其脾胃运化功能相对较弱,或者是滋阴润下的力度过大,超出了机体承受范围。

对于下一步治疗方案,可考虑以下几点:

继续滋阴降火的同时,加强脾胃调护,可用养阴益胃、润燥通便之法,如增液承气汤或麦门冬汤合济川煎加减。
若瘀血疑虑较重,可酌情加入活血化瘀之品,但须注意避免破血太过,耗伤正气。
考虑到年龄和体质特点,药量应从小剂量起始,逐渐观察疗效和耐受性。
综合以上,处方示例如下(仅为理论建议,具体用药仍需临床医师面诊决定):

生地黄30g、麦冬15g、玄参15g、炙甘草10g、枳壳10g、厚朴10g、当归10g(若有瘀血)、桃仁10g(同上)、火麻仁15g、肉苁蓉15g、石斛15g、陈皮10g(以调和诸药,防止滋腻碍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GMT+8, 2025-8-21 22:54 , Processed in 0.15541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