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4|回复: 9

[贴内下载]《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复制链接]

70

主题

0

回帖

212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12
发表于 2023-10-28 08: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宗金鉴的编纂过程】


《医宗金鉴》是清乾隆帝敕命编纂的大型综合性医学丛书。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国力鼎盛,宫廷医学也达到顶峰阶段。乾隆皇帝务求标榜文治,于乾隆四年(1739)下谕太医院编纂医书:“尔等衙门该修医书,以正医学”。由大学士鄂尔泰和亲王弘昼督办,任命御医吴谦、刘裕铎担任总修官(相当于主编),陈止敬担任该书的经理提调官。为保证医书的质量,选派有真知灼见、精通医学、兼通文理的学者共同编纂,设纂修官14人,副纂修官12人,武维藩等作为纂修官参加了编写。此外,还有审效官、誊录官等人员,共70余人参加了编写工作。编撰中,不仅选用了宫内所藏医书,还广泛征集天下新旧医籍、家藏秘籍和世传良方。

1742年,《医宗金鉴》纂修完成,乾隆帝赐名为《医宗金鉴》,并御赐编纂者每人一部书、一具小型针灸铜人作为奖品。自1749年起,清太医院将《医宗金鉴》定为医学生教科书;这部书还广泛流传于民间,深受读者的欢迎。

《医宗金鉴》是作者们对18世纪以前的历代医学著作加以校订、删补,并节录编辑而成书的,是宫廷医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医宗金鉴》一书,从医学文献校订整理的角度体现了宫廷医学的学术水准和成就。

吴谦(1689~1848年):《医宗金鉴》的总修官,字六吉,安徽歙县人,是清雍正、乾隆年间的名医,曾任太医院右院判。作为御医,吴谦经常随侍于皇帝身边。乾隆五年(1740年)早春二月,乾隆帝患了感冒,吴谦、陈止敬等御医“敬谨调理,甚属勤劳,……且奏效甚速”,使乾隆帝很快就痊愈了。吴谦等因而受到了嘉奖。在为宫廷服务期间,吴谦多次受到这样的恩赏。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乾隆帝诏令编纂医书,命吴谦、刘裕铎为总修官。作为总修官,吴谦为《医宗金鉴》的成书做出了重要贡献。吴谦认为,医经典籍以及历代各家医书,存在着“词奥难明、传写错误、或博而不精、或杂而不一”等问题,应予以“改正注释,分别诸家是非”。

吴谦崇尚仲景学说。在撰著《医宗金鉴》时,他参考引用清·乾隆以前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的20余位医家的著述,对这二部经典著作的原文逐条加以注释,汇集诸注家之阐发,撰成《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17卷、《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9卷,列为《医宗金鉴》全书之首。

刘渡舟老前辈对《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的评价


《医宗金鉴》这部书,原为清乾隆太医院右院判吴谦的未成之著,后被政府发展,认为可以作国家的医典,仍指令吴谦、刘裕铎本着“酌古以准今,芟繁而摘要”的宗旨,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修纂。大约又过了两年,于公元一七四二年方始告竣。全书共为九十卷,计分十一个科目。它与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和剂局方》可以互相媲美而并驾齐驱。

徐灵胎评价此书有“源本《灵》,《素》,推崇《伤寒沦》、《金匮要略》以为宗旨,后乃博采众论,严其去取,不尚新奇,全无偏执”的美誉,也就说明了这部书的成就是非凡的。它不仅在东北三省发生影响,而且远及全国和东南亚各地。

在老师的指示下,我买了一部《医宗金鉴》。通过自己的学习,发现其中的《订正伤寒论注》搜集了诸家之长,参以己意,说理明畅,使人读之发生兴趣.于是,我如饥似渴地埋首于《伤寒论》的学习。从这开始,方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而向自学迈出了新的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222

回帖

120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02
发表于 2023-10-28 08: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子版整理说明】



《伤寒论》首此经晋太医令王叔和汇集整理(公元300年前后),又经宋·林亿奉朝廷之命组织整理,最后到清乾隆期间,吴谦奉谕旨编著《医宗金鉴》,而《伤寒杂病论》列其榜首,该次整理朝廷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人数超过百余人,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整理订正《伤寒论杂病》工程。正如吴谦所说:“世远残阙,多编次传写之误。今博集诸家注释,采其精粹,正其错,删其驳杂,补其阙漏,发其余蕴,于以行之天下,则大法微言,益昭诸万世矣!”





一、该版本的特色:



1、与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比较,《医宗金鉴》将后者的“卷一·辨脉法平脉法”移至书后卷十六。将卷二的“辨痉湿暍病脉证”移到书后卷十三。从而将“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的桂枝汤系列列为卷一,将“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的麻黄汤系列列为卷二,将“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大青龙汤系列列为卷三,这样编排次第,突出了《伤寒论》三阳三阴的理论总框架,既可使读者在开卷时开门见山,避开了难读难懂的内容,从而直接切入与临床直接相关的实质性内容,玩味日久藉以掌握其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应对临床。





2、在各篇之首提示本篇之纲领。各道方剂之后附以方解,对各段经文加注及集注,便于学习及理解。





3、校对订正了《伤寒论》在长期传抄过程中所形成的错误。





二、本电子版的原始文档下载于[中医e百]网站,然后用word重新作如下编辑整理:①增加目录、分别字体字号。②某些存疑内容与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第一版《医宗金鉴》正版出版物进行互校。发现原始文档与该出版物有某些出入,例如在方剂的剂量方面,有时存在“二两”与“三两”之间的差异。③顺便纠正了原始文档中的录入及排版错误。






但因卷帙繁浩,本文档在整理过程中并未能对原始文档全面精校,相信遗留错误尚存不少,读者们在使用时若发现问题,尤其是使用其中方剂的剂量时,当以正式出版物为准。草草整理推出,不求精善,但求快速,以应当前学习使用《伤寒论》的需要。





三、原始文档所存在的录入疏漏甚多,如缺少所有“硬”字、“衄”字,但凡所见之处,随手补入,但缺漏之处尚存多多。字库中缺少的字则拼凑为格式:“□(讠严)”。留存问题就留待后人圆满吧。




顺便介绍古文注音常识。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就用“音切”的方法注音,如强,群养切”,意思就是用“群”字的声母“q去拼“养”字的韵母“iang。在每一卷的末尾都有一个【音切】表,为本卷所出现的难字注音。


在读音方面:“项背强几几”,应当读作“shu”,不读“ji”。“shu”是另外一个字,但是与“几”的外观非常接近,故多被忽视而弄混了。是借用短羽鸟飞行时颈部状态,来形容伤寒后颈部转侧僵硬不便的感觉。但现在字库中缺少□(shu)字,整理者没有在所有出现该字处加注,请阅读时注意辨别。




四、当前在全国范围所掀起的中医热,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为社会现实所迫,这必将对中医今后的发展形成巨大的影响。由于西医的先天缺陷,庸医的后天不足,导致了无数国民长期陷入疾病的泥潭无法自拔,也迫使了明智之士将目光投向了炎黄文化的瑰宝《伤寒杂病论》,但苦于缺乏锲入门径。而这部工具书无异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既方便初学锲入,也适合临床提高。所谓雅俗共赏,新老皆宜。





五、关于使用方法方面的问题:





1、法贵精专,否则将散漫无归。以整理者的经验,建议初学先精读太阳病的卷一桂枝汤、卷二麻黄汤,这两道方可对比着读,并注意辨别桂枝证与麻黄证的辩证要点与区别,及调和荣卫的理趣,由此得太阳表证理趣。次读卷五少阳病小柴胡汤,得半表半里理趣;次卷四阳明病,再次读卷六太阴病理中丸、卷七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及四逆汤,分别得中焦下焦里证理趣;然后卷八厥阴病的当归四逆汤,再后卷九辨合病并病。对各卷内容若有精力,亦可缓缓通读,否则暂时束之高阁亦可。这样精读几个重点内容,《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总框架体系就已经有了一点基础,且不会有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之弊。





2、理论结合实践,读书结合临床,细嚼慢咽:先将桂枝汤、麻黄汤辨证要点玩味记熟,在临床对比使用,使用的对象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亲朋好友。临床熟悉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反复耐心地进行,才能有所把握。若能成功运用几次,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当然上条所述次序也可以据自身情况作适当调整。而全部完成上述过程,可能需要三四年的时间。当前中医科班教育的失败,就是因为仅注重知识的记忆积累而远离了临床,而临床则是对知识的全面掌握与运用的能力,而紧扣临床的自学在培养能力方面,绝不比学院科班教育差。





3、系统法与渗入法——“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校正规教学,是用系统法,也就是循照章节次第推进。而业余学习则须用渗入法,即打破章节次第,紧扣重点,结合临床,各个击破。其优点是重点突出,又能紧密结合临床,故成功的可能更大。所谓的方法,就是掌握工具,也就是说先得“学会学习与实践”。





版权声明:为方便诸多同仁获仲景师之垂教,而本电子版公诸于众,余不保留任何版权,任何人无须征得余之同意,即可转送、打印、复印、编辑、广为发行,以弘扬华夏之医学瑰宝,广传仲景之仁术,挽国医于沦丧,启万民于蒙昧。






雪山来客于辛卯年惊蛰(2011/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224

回帖

112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25
发表于 2023-10-28 08: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78

回帖

121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16
发表于 2023-10-28 08: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222

回帖

120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02
发表于 2023-10-28 08: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有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78

回帖

121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16
发表于 2023-10-28 08: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有效地,又能以较快的速度锲入中医之门,初步用来解决自己和家人的痛苦,相信是一个困惑着众多中医爱好者的难题。兹将刘渡舟老前辈的经验中关于《伤寒论》的部分转过来,以方便大家参考学习,至于全部内容,请到原帖观看,在此就不多重复了:
(http://www.ngotcm.com/forum/thread-84963-1-1.html)

刘老说:
   趁此机会,我想顺便淡谈如何学习《伤寒论》的问题。


   学习《伤寒论》应先打好一定基础,其中包括学好《内经》中的阴阳辨证思想和方法,以及学好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知识。同时把《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和陈修园的《长沙方歌括》学懂吃透,并要背诵如流,牢记不忘。这是第一步。


  在这个基础上,再看白文(指不带注解的原文)。《伤寒论》原文,是以条文形式写成。据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有398条之多。《伤寒论》既然用条文表达辨证论冶的思想方法,因此,学习《伤寒论》就有一个理解条文和条文之间相互关系的意义而为基本要求。


  应该看到,《伤寒论》398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在条文之间,无论或显或隐,或前或后,彼此之间部是有机的联系着。


  作者在写法上,充分运甩了虚实反正、含蓄吐纳、参证互明,宾主假借的文法和布局,从而把辨证论治的方法表达无余。


   由此可见,学习《伤寒论》先要领会条文和条文排列组合的意义,要在每一内容中,看出作者组文布局的精神,要从条文之中悟出条文以外的东西,要与作者的思想相共鸣。这样,才能体会出书中的真实意义。


  白文最少看它四五遍,并对其中的六经提纲和一百一十三方的适应证都熟背牢记方有妙用。在这一阶段,可能感到枯燥无味,那也无关紧要,只要坚恃下来就是胜利,这是第二步。


  在熟读白文的基础上,然后就可以看注了。《伤寒论》的注家不下数百之多,看哪一家为好呢?在认识上也不一样。我以先看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为好。因为成注的优点是在学术上不偏不倚,以经解论,最为详明,说理比较中肯。成氏写的还有《伤寒明理论》和《方解》两种书,同《注解伤寒论>)鼎足而立,缺一不可。所以,在看成注之前,这两种著作也应认真地看一看,才能对它选写的五十个症侯,在定体、分形、析证、辨非等环节上有所认识,以加强辨证论治的方法和运用。


  成氏三书读完后,可以看看徐大椿的《伤寒论类方》、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


   以上的三位注家,在伤寒学中影响很深。他们的注解,或以方归类,或以证归类,或以法归类,角度不同,而殊途同归,可以开拓思路,实有破迷解惑的作用。


   柯注的优点,从原则上讲,他指出了《伤寒沦》不专为伤寒一病而没,而六经辨证实能统摄百病。他的话卓识灼见,而能与仲景的思想相共鸣。他的不足之地,误把经络解为经略,又别开生面将《伤寒论》的太阳膀胱经当作心阳来论,未免牵强附会,有失仲景之旨。


  尤注的魄力似逊于柯,在文字方面也不及柯氏的笔墨纵横淋漓尽致。然而,尤氏得马元一先生的真传,构思精辟,言简而赅,对脏腑经络、气血荣卫之理与正邪变化之机,上逮《内》、《难》,下历百家,而极见功夫。他比柯氏更为扎实,惜乎人之不识也。


  此外,如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辩》、钱璜的《伤寒溯源集》,皆是知名之著,亦可加以涉览。


   以上几个专著读后,可以再看一点综合性的作'^,其中应以日人月lI波元筒著的《伤寒论辑义》为理想。这是第三步。


  通过上述的三个步骤,而又能坚持到底,对《伤寒论》这部经典著作也就可以说学的差不多了。


   我讲《伤寒论》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但现在备起课来,还有可学的东西,还可发现自己在认识上的错误,可见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是难以蠡测的。为此,对于读这本书的人来说,切不可浅尝辄止,亦不可略有所获,便沾沾自喜而停顿不前。


  归纳一下我以上所讲的内容:

一、那就是学中医先从学习经典著作入手,不要怕难,要有一点精神;

二、是对于中医学的原文和汤头、药性及歌诀,既要明其义而又要背其文。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工夫可言的;

三、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自学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一生奉行;

四、是要树立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优良学风。这对中医来说更为重要。

%%%%%%%%%%%%%%%%%
雪山来客注:

至于《伤寒论》的白文,可以用康平本,有论坛精校后的本子,还有一些个人整理的本子,用“康平”二字在论坛搜索即可看到。我完全赞同刘老关于学习《伤寒论》应当先看白文的建议,我是先看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固然注解得比较好,但是带来一个弊病,就是注文将经文割裂开来,不容易将经文的原意贯穿起来学习。


我将坛友整理过的湖南科技版的横排本康平《伤寒论》又用WORD加上了目录,使用很方便,不日之内可以发布。而PDF版的已经在本版块发布,见:http://www.ngotcm.com/forum/thread-114702-1-1.html


还有一个本论坛精校的康平版《伤寒论》,见:http://www.ngotcm.com/forum/forum-viewthread-tid-108355-highlight-%BF%B5%C6%BD.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222

回帖

120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02
发表于 2023-10-28 09: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了!先生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224

回帖

1125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25
发表于 2023-10-28 09: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雪山老师穿越了:雪山来客于辛卯年惊蛰(2011/3/6)
lo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78

回帖

121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16
发表于 2023-10-28 09: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最近正准备学习,就用这个版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222

回帖

1202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02
发表于 2023-10-28 09: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天人合医 的帖子

是的,这个问题你逮住了!
原因有二,一是文档推出匆匆,还有一些需要检查更正的地方;再有,这个节气春雷一声响,万物苏醒,借用此力使仲景之学能早日走进寻常百姓千家万户。

刚才还作了更新,此前下载的网友,不妨重新下载一个。抱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 沪ICP备2020030433号 )

GMT+8, 2024-11-24 19:07 , Processed in 0.0571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