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2|回复: 0

《中药大辞典》:玉蜀黍根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6

回帖

10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03397
发表于 2024-1-6 20: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药大辞典》:玉蜀黍根

拼音Yù Shǔ Shǔ Gēn

别名抓地虎(《贵州民间方药集》)。

出处《纲目》

来源禾本科植物玉蜀黍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条。

功能主治利尿,去瘀。治砂淋,吐血。

①《纲目》:“主治淋沥沙石,痛不可忍,煎汤频饮。“

②《岭南采药录》:“利小便。“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毒,去瘀。“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土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玉蜀黍根

拼音Yù Shǔ Shǔ Gēn

英文名root of Indian Corn, root of Maize

别名玉蜀黍、抓地虎

出处出自《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a mays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玉蜀黍,高大的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粗壮,直立,高1-4m,通常不分枝,基部节处常有气生根。叶片宽大,线状披针形,边缘呈波状皱折,具强壮之中脉。在秆顶着生雄性开展的圆锥花序;雄花序的分枝三棱状,每节有2雄小穗,1无柄,1有短柄;每1雄小穗含2小花,颖片膜质,先端尖;外稃及内稃均透明膜质;在叶腋内抽出圆柱状的雌花序,雌花序外包有多数鞘状苞片,雌小穗密集成纵行排列于粗壮的穗轴上,颖片宽阔,先端圆形或微凹,外稃膜质透明。花、果期7-9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化学成分根含芳甙Ⅱ和R-芳香甙Ⅲ。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心;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祛瘀止血。主小便不利;水肿;砂淋;胃痛;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

各家论述1.《纲目》:主治淋沥沙石,痛不可忍,煎汤频饮。

2.《岭南采药录》:利小便。

3.《贵州民间方药集》:解热毒,去瘀。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

摘录《中华本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GMT+8, 2025-8-21 22:38 , Processed in 0.11566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