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8|回复: 1

仲景原文厥阴病这样排列是否更贴近原意,请各位老师不.....

[复制链接]

12

主题

0

回帖

3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8
发表于 2024-1-5 09: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伤寒论 卷第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脓血。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辩厥利、呕哕病形脉证并治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方七。
      瓜蒂   赤小豆
      右二味,各等分,异捣筛,合内臼中,更治之,别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一钱匕,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方三。(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四。)
       当归(三两) 细辛三两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三两)  细辛(三两) 通草(二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二十五枚,擘) 吴茱萸(二升) 生姜(半斤,切)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
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一。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当归(四两)桂枝(去皮,六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干姜(十两)人参(六两)黄连(十六两) 黄蘖(六两)
       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方二。
      石膏(一斤,碎,绵裹)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灸)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素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热厥化寒)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冷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六。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方五。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若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伤寒,先厥后发热,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寒厥化热)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十四。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方十二。
       白头翁(二两) 黄蘖(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下利,讝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方十五。
       大黄(四两,酒洗) 枳实(三枚,炙) 厚朴(二两,去皮,炙)
       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二服,初一服讝语止,若更衣者,停后服,不尔,尽服之。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方十六。
       肥栀子(十四个,擘) 香豉(四合,绵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内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再服。一服得吐,止后服。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茯苓甘草汤。方八。
       茯苓(二两) 生姜(三两,切)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十三。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以助药力。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方十一。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伤寒,脉迟六七日,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而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方十。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手足厥逆,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方九。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黄芩(十八铢) 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  知母(十八铢) 天门冬(六铢,去心) 石膏(六铢,碎,绵裹) 茯苓(六铢) 白朮(六铢) 桂枝(六铢,去皮) 芍药(六铢)
甘草(六铢,炙) 干姜(六铢)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出者,以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十七。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方十八。
       吴茱萸(一升,汤洗七遍)  生姜(六两,切) 人参(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方十九。
       柴胡(八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78

回帖

121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216
发表于 2024-1-5 09: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厥利呕哕”本来就是附篇,并不在厥阴篇内,只是大多数学者没有注意而已。

先生读经典很是注意细节,值得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 沪ICP备2020030433号 )

GMT+8, 2024-11-24 18:30 , Processed in 0.1682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