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牙齿的科学方法 牙痛是常见病,多发病,常言道:“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这是对牙痛一种形象的描述。大家都曾有过牙痛的经历,出现牙痛之后都习惯用止痛药或者消炎药,一般都感觉到吃了不少药,牙痛症状并没有多大好转,要是用来治病的,服用止痛药、消炎药,牙痛为什么没有及时止住呢?其原因是大家不懂得用药的途径,当你懂得了这个医理,就知道牙痛不能及时止痛的原因了。 牙痛发生在面部,面部是人体的上端,牙痛了不能直接为牙给药,药物只能从口腔食管进入到体内,然后,又经过好多组织器官的循环,途径的过程不断消耗,真正到牙的药量只能是微乎其微,这就是服药的弊病。下面我们从药的运行的途径,这个道理就一清二楚了。 服药运行的途径:服药进入到口腔之后,经胃肠道吸收,包括胃、小肠、大肠,其中药物被小肠绒毛吸收入体内。然后,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再经过肝脏代谢后,进入全身血液循环。 用药疗效的快与慢,不是人为决定的,是药理运行规律决定的,所以,牙痛后着急吃药,盼望吃药马上止痛是不现实的,多数药物会出现对其它组织器官的作用(也就是副作用),只是患上牙痛的心里活动而已。要知道大多数药物在体内都要通过氧化、还原、分解、结合等方式,发生不同程度的结构变化。药物经过代谢其药效逐渐减弱或消失,体内药物主要代谢场所在肝脏,最后,药物通过肾脏排出。 这就是牙痛服药药效不佳的原因所在,是当前西医广谱用药的弊端,有害机体不利于病的现实,也是西医医理无法改变的结症,有没有牙痛不用药止痛的办法呢?肯定的说有的,是祖国医学赋予了我们这个神奇的方法,从我自治牙病过程得到了验证。 我二十多年前,也曾经历过牙痛的折磨,当时苦于没有办法治疗,由于牙医的乱治瞎治,使我失去了几颗宝贵的牙齿。 “久病成医”,我掉了几颗牙之后,为了保持好牙继续工作,把牙病做为研究的一个科“题目”,即使亡羊补牢也不为过。祖国医学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在临床上出现的诸多难题,只要在祖国医学上都能找到答案,治疗牙疾亦应如此。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牙床及牙齿外周肌组织,都隶属脾主肌肉的范畴。 从人体解剖上看,面部颅骨一共由15块骨骼组成,包括两块颧骨、两块鼻骨、两块上颌骨、两块腭骨、两块泪骨,以及两块下鼻甲,还有一块犁骨、一块下颌骨、一块舌骨。骨的上面相对应的有:额肌、眼轮匝、颧小肌、颧大肌、下唇方肌、三角肌、咬肌,——。根据这个思路,我把面部肌肉做为治疗的重点。 富含气血的面肌,覆盖在颅骨外层,为其提供充足气血,维持面部的各种生理活动。如果面肌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瘀堵,发生病理性的反应,所在之处一定产生瘀滞,如,牙龈肿痛而出现的各种牙疾,所以,牙疾一定与面肌气血失调有关。我根据“脾主肌肉”的理论,选择颧骨弓两块重要骨,以及下颌骨,做为医治牙疾进行尝试。既然把颧骨做为治疗点,必须要明晰什么是治疗点,治疗点有哪些特征。 面肌治疗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颧骨弓之上;二是、颧骨弓之下;三是、下颌骨。我根据中医学中阴阳原理,触诊方法,用双手手指,首先在颧骨弓上面肌的同一点上触诊,品查颧骨弓的高低、上下、软硬、坑洼等形态,把它做为治疗点,其它各部位以此类推。然后,在治疗点上用手指反复揉按,通过触摸的挤压力,促使肌肉气血循环加快,逐渐使颧骨弓上面的高低、上下、软硬、坑洼等形态,在不断清除堆积在牙部的垃圾过程中,颧骨弓逐渐光滑减少阻力,从而发生质的变化,及时改善牙龈供血的状态,恢复牙的生理状态,牙不痛了,牙齿不长了,牙龈消肿了。 治疗牙疾取得经验后,每当我出现牙痛、牙龈萎缩牙齿,或者增高时,采取调筋肉的方法医治,使面部骨骼肌阴阳得到平衡,牙部营养及时得到补充,供血状态得到改变。以物理的方法消炎止痛直达患处的方法,牙齿不会再出现疼痛,因此,牙龈消炎消肿了,牙齿就不会增高了。 二十年来自从掌握这套方法,从没再看过牙医,不再为牙病带来烦恼。牙从来没痛过,没用过药,“下岗”的牙齿都是在吃饭,或者漱口时,不知不觉自然脱落的,使牙真正的达到寿终正寝。 祖国医学的理论和方法,使我找到医治牙病的规律,从根本上解决了牙病的难题,这个方法运用到临床,也取得极好的疗效。以此证实:这个思路和方法是科学的,符合人体规律的。 医治牙病的这套方法,牙痛时可以治疗疼痛,平时使用也有利于固齿,除此以外,医治牙疾在面部,眼睛也在面部,因此,运用这套方法对于各种眼疾,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