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8|回复: 0

医案拾穗:治病如拨洋葱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36

回帖

10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03397
发表于 2022-4-10 07: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 年 2 月,一病人,男, 56 岁,因口苦,口干,腰痛,眩晕求诊,自诉口渴甚,每晚都要喝很多水才能睡觉,眩晕特别厉害,诊见:面色差,舌红,苔薄,脉沉。书柴胡桂枝干姜汤,根据《伤寒论》第 147 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处方如下: 柴胡 80 克,桂枝 30 克,干姜 30 克,炙甘草 20 ,天花粉 40 克,黄芩 30 克,牡蛎 20 克。三付,水煎服 二诊:     患者已无口干,口苦,仍有腰痛。眩晕好转,这次诊见:苔白腻(病的真实面目显露出来了),脉沉,脉象较一诊有好转。书 肾着汤加真武汤,处方如下: 炙甘草 20 克 白术 20 克 干姜 40 克 茯苓 40 克 附子 30 克 芍药 30 克 生姜 30 克。三剂,水煎服。 三诊:     患者诉腰痛有好转,眩晕较轻,能自行走动,有咳嗽,流涕。诊见:苔薄,脉浮弱。书 葛根汤加杏仁、厚朴。处方如下: 葛根 40 克 麻黄 30 克 桂枝 20 克 芍药 20 克 炙甘草 30 克 生姜 30 克 大枣 12 枚 杏仁 20 克 厚朴 20 克。三付,水煎服。 后来随诊,诸症消失。     半路岐黄按:此病根为寒湿水饮导致的眩晕,腰痛,兼有胆热,所以诊断为厥阴病,二诊,无口苦,口干,少阴病显现,三诊:脉已浮起,呈感冒症状。所以此病就像拨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最后就见心了,真的是拨开云雾见晴天,把病根从最里的厥阴层,拔到少阴层,再拔到太阳病层,最后以治疗感冒收功。这就是证随药变,药随证变。《伤寒论》总结得好: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GMT+8, 2025-8-22 05:58 , Processed in 0.1344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