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发生周期性吐血或衄血者,称为“经行吐衄”,又称“倒经”,以青春期少女多见,亦可见于育龄期妇女。本病中医治疗预后较好。 本病属中医经行诸证范畴,相当于西医的“代偿性月经”。 【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阴虚火旺衄血者。 2、大补阴丸: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阴虚络伤吐衄者。 3、龙胆泻肝丸: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用于肝经郁火者。 4、云南白药胶囊:出血多时每隔2小时服1次,每次2克。血减后4~6小时服1次,再服3~4次,以防止再出血。 【简便方】 1、鲜芦根30克、鲜茅根15克,水煎服。用于阴虚伤津吐衄者。 2、鼻衄量多时令病人仰卧,头低位,额部用冷毛巾敷。同时用手拇指按压迎香穴。 3、鼻衄量多时也可用药棉浸京墨塞于鼻孔。同时令病人仰头坐位,冷敷额部。 【注意事项】 1、有衄血史者平时饮食宜清淡,不可嗜服辛辣煎烤食物,以免伤阴津,引血妄行。 2、保持心情舒畅,尤其经前或经期更须稳定情绪防止经血上道而致衄血。经前可酌服逍遥丸、越鞠丸等以疏泄肝气,调畅情志。阴虚火旺者经前7天预服知柏地黄九,亦可预防吐衄。 3、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者应同时治疗该病。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