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治疗月经过少

2023-12-6 14:31| 发布者: 名医| 查看: 74| 评论: 0

摘要: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均称为“月经过少”。

【概述】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均称为“月经过少”。属月经病。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常伴体重增加。本病发生于青春期和育龄期者可发展为闭经,发生于更年期者则往往进入绝经。本病相当于西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或人流手术后宫腔黏连或大失血后等疾病。

【中成药】

1、指迷茯苓九: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痰湿者。

2、礞石滚痰丸:每日2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痰湿便秘者。

3、河车大造丸: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肾虚精不足者。

4、调经活血片:每日3次,每次5片,吞服。用于气滞血瘀经行不畅者。

5、益母草膏:每日3次,每次2匙,开水冲服。用于经行不畅者,亦可经前2~3天服。

【简便方】

1、益母草60克、红枣30克、鸡蛋10只,共煮,喝汤,吃红枣与鸡蛋(服量以舒服为度)。用于精血不足挟瘀者。

2、黄芪30克、黄精15克、山茱萸12克、巴戟天12克、当归9克,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日2~3次,每次3克,吞服。用于精血亏虚者。

3、三棱30克、获术15克、红枣30克冰煎,分2天服,每天服2次,每次50ml。用于血瘀者。

【其它疗法】

1、耳穴埋藏:取肾、子宫、内分泌区,以油菜籽、磁石,耳针埋穴,每日自按3次,每次3分钟。

2、体针、肾虚:三阴交、肾俞、血海穴,均补法;

3、血虚:足三里、脾俞、肝俞穴,均补法;痰阻:合谷、外关、丰隆穴,均泻法;血瘀:血海、中极、地机穴,均泻法。

【注意事项】

1、引起月经过少的因素很多,要仔细询问病史和认真检查分析病案,正确辨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闭经。

2、作内分泌激素检查时必须停服合内分泌激素药物3个月,至少1个月以上。在分析报告时应问清末次月经日期及抽血日期,然后按其抽血处于月经哪一期,对照该期的正常参考值进行分析。

3、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卵巢早衰等病表现月经过少要予以重视,如果单纯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采用中西药同时治疗。

4、月经过少伴月经后期者要与流产或宫外孕鉴别,不可疏忽,以免耽误病情。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华夏中医论坛

GMT+8, 2025-8-21 16:11 , Processed in 0.0852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