缇针为古代“九针”之一,是通过对沿经络穴位的皮肤表面进行按压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其以推压为主,故又称“推针”。《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即指缇针可疏导经络气血以治疗疾病。 【操作方法】 一、针具 缇针长约3~4寸,以骨或木制为佳,也可用金属制成,针头圆钝,不至刺入皮肤。 二、操作 针法将缇针按压在经脉及穴位表面,以得气为度,也可指导患者自己使用。可分补泻两法。 (1)补法:将针轻轻压在经脉穴位上,待局部皮肤周围发生红晕或症状缓解时,缓慢取针,起针后局部稍加揉按。 (2)泻法:将针重压在经脉及穴位上,动作宜快,待病人感觉疼痛或酸胀感向上下扩散时,迅速取针。 2.火缇针法以火烧灼加温针尖,根据需要烧针至白亮、通亮、微红三种温度,用速刺或慢烙熨刺法,烧灼、烙熨病变组织,并可有即刻止血的作用。 3.取穴 同一般毫针取穴法,掌握“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原则。 【主治病症】 一、胃痛、呕吐、腹痛、腹泻、消化不良 用缇针疗法。胃痛取内关、中脘、梁丘;呕吐取内关、足三里;腹痛、腹泻取气海、足三里、上巨虚;消化不良取上脘、足内庭。 二、小血管瘤、疣、痣、斑、瘘管、肛裂 用火缇针疗法。取病变部位。 【注意事项】 感染部位不使用本法。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