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醪(唠)醴(里)指酿酒稻米指粳(精jing)米(糯米),因为稻米的生长完全按照季节走,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以就有酒熬药的来历。
现在治病(指黄帝时期)则需要内药外针灸来治疗,前提是病人是相信中医的,不只是医者善良与否,在于患者的情志左右了病患,阻碍了治疗。
一切的病(指生的病),刚开始的时候反应都是极其微小的,一定是这皮肤上的穴道就可以治疗的。
有些病不是由于皮肤外而生,是五脏阳气衰而生
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独居,孤精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
讲的是一种症状,是说肺气本来是主宿降的,如果中下焦津液过多,肺气降不下来就会回逆,是湿气重的原因。
缪刺法:十二经络井穴放血,青筋(静脉曲张)处放血(都是几滴就可以),就完成了开鬼门的方式,平五脏之气。
五脏不平衡的症状一般是日益消瘦。也伴随犹豫等症状。单一脏器不可以如此治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