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肾囊肿、卵巢囊肿……,一个主攻囊肿的方子,将全身的囊肿连根拔起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方子叫消囊汤。通过方名我们能看得出,这是一个专门搞定囊肿的方子,全身上下,不管哪个部位长了囊肿,都可以请这个方子出马。
什么叫囊肿呢?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打个比方你就知道了,你找个气球,在里面灌满水,这就是囊肿。
囊肿长在肾上叫肾囊肿,长在肝上叫肝囊肿,长在卵巢叫卵巢囊肿,长在甲状腺叫甲状腺囊肿,长在皮下叫皮下囊肿……
生活中,你会发现有的人特别容易长囊肿,肝囊肿治好了,肾上又长出囊肿了,肾囊肿好了,甲状腺上又长出来了,还有的人会同时长好几个囊肿,为什么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体质已经适合囊肿生长了。
就跟摘蘑菇的道理一样,木头受潮之后就容易长蘑菇,长一个摘一个,长一个摘一个,不停长就不停的摘,按照中医的思路怎么办呢?把木头拿到通风的地方,把它放到太阳底下,给它晒干,木头变得干燥了,没有了水分,也就不适合蘑菇生长,自然不会再长蘑菇,已经长出的蘑菇也会慢慢枯萎。
也就是说要想彻底攻克囊肿,除了消灭囊肿本身,更重要的还是要调理身体的根本。
消囊汤恰好能完成这个重任。
消囊汤:陈皮9克,法半夏9克,茯苓30克,桃仁9克,红花9克,泽泻12克,苍术12克,柴胡12克,香附12克,桔梗12克,枳壳12克,木香12克,黄芪20克。用法:水煎服,一天一剂,早晚各一次,饭后服用,三周为一个疗程,最后剩下的药渣,加水再煮一下泡脚。
如果把囊肿的内容物抽出来,你会发现是一滩红色粘稠的液体,液体说明是水湿,粘稠说明有痰,红色说明有淤血,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所谓囊肿里面就是水湿、痰饮和淤血。
为了彻底解决痰的问题,这里请来了千古化痰第一的二陈丸,这里面半夏化痰散结,搞定各种粘痰顽痰;脾为生痰之源,陈皮健脾化痰,从源头上斩断痰的来源;那么,化掉的痰怎么办呢?最后由茯苓把它们引到膀胱,通过小便的形式排出去。
水湿怎么排呢?苍术和泽泻这对组合就不错。
苍术燥湿健脾,什么叫燥湿呢?“燥”有火字旁,说明跟火有关,苍术是热的,它能像太阳一样,把体内的水湿蒸发掉;另外,苍术还有一股浓烈的香味,可以唤醒沉睡的脾胃,毕竟水湿重了,脾胃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脾胃闻到苍术的香味就会精神抖擞,打起十二分精神把运化水湿的工作做好。
泽泻是一种水生植物,长期生活在水里,练就了一身利水排水的能力,泽泻一进入身体,就像疏通下水道一样,把全身上上下下的水道全都打通,人体最大的水道是哪里呢?当然是小便了,泽泻能让小便增多,那些水湿就像坐着小船一样,顺着水道流出去了。
淤血的问题就交给桃仁和红花好了。
桃仁和红花是活血化瘀的经典药对,就像一对恩爱的夫妻一样,形影不离,相亲相爱又相互加持。桃仁是植物的种仁,质地油润,活血的同时又能润肠通便,还能润肺止咳;红花活血补血,具有活血而不伤血,化瘀又能止痛的特点。
桔梗和枳壳一个药性向上升,一个药性往下降,用桔梗将体内该升的气机升上来,再用枳壳将体内该降的气机降下去,升降的问题解决了,上下的通道也就顺畅了。
另外,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不容易长囊肿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不管是水湿、痰饮还是淤血,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正气不足了,所以用黄芪来补益正气,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强大了,也就不会让那些害群之马有机可乘。光补气就行了吗?当然还不够,还得让气循环起来才能被充分利用,柴胡疏肝理气,香附和木香紧随其后,共同让全身气机畅行无阻,保持规律循环。
整个一系列操作下来,气机升降有序、流转正常,气滞、血瘀、痰凝,就不能滞留体内为祸,从而避免新的囊肿再次生长。
有一位三代祖传治疗肝病的中医,治疗肝囊肿非常出名,很多人慕名而来,据他自己介绍,就是以消囊汤为基础辩证加减才会取得如此成效。
为什么消囊汤效果这么好呢?主要是因为它治标更治本。
活血、化痰、祛湿、理气这是治标,强壮脾胃,补益正气这是治本,正是因为消囊汤标本兼治,从多个角度出发,才能把身体那些大大小小的囊肿全都消灭掉。
而且,方子里面的成员都是各个领域的大咖,比如桃仁、红花是活血化瘀的代表,二陈丸更是化痰界的顶梁柱,柴胡、香附永远是疏肝理气的大哥大,有这么多猛将的加入,消囊汤被人认可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中医看来,囊肿、结节、息肉、增生、肌瘤都属于同一类疾病,都是气滞、痰湿、淤血的结合体,完全可以在消囊汤的基础上辨证加减用药,效果都是不错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