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6-16 12:10:18

伤寒论·学习笔记(二五)

辨厥阴病脈证并治条文357-374
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正虚阳郁,上热下寒的证治。

伤寒六七日,寒已化热而未成实,乃大下之,阴气遂虚,阳气乃陷。阳气陷,故寸脈沉而迟,阴气虚,故下部脉不至。阴阳并伤,不相顺接,则手足厥逆。上,咽喉不利,唾脓血。下,泄利不止。阴阳上下并受其病,而虚实寒热,混淆不清,欲治其阴,必伤其阳,欲补其虚,必碍其实,故曰难治。故用麻黄升麻汤,以解表和里,清上温下,随证治之。


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欲作自利的先兆。(腹中痛,转气下趋少腹,临床当分寒热。)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上热与下寒相格拒的证治。
本证素体中焦阳气虚弱,脾的运化输布功能失司,影响其升清降浊之能,又受寒邪,最易伤人阳气,致使脾不升清。清气在下,則生飧泄,出现了脾气虚寒之泄泻,故曰“本自寒下”。再投吐下之剂,是以犯了“虚虚”之戒。故脾气下陷,寒盛于下,阳被格拒于上,故食不得入,形成了上热下寒的寒格证。若以寒治逆,则寒下转增,仅投温剂,则必格拒不入,故以芩连之苦,以通寒格,参姜之温,以复正气而逐阴邪也。

360.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虚寒下利将愈之脈证。
下利脈绝者死,脈实者死。微热而渴,阳复也,脈弱,知邪已退,经气虚故,故可愈。
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一云,设脉浮复紧。)
虚寒下利将愈之脉证。(与上条大同小异,脈复紧,阴气犹甚,故云未解。)

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厥利无脉的治法及预后。無脉者,阴气独盛,阳气大虚也。灸之手足不温,脉不还者,阳已绝,反微喘,阳气脱也,故死。
少阴负趺阳即太溪脉小于趺阳脉。趺阳,胃脉也,太溪肾脉也,少阴负趺阳,胃气犹在,其病虽危,正气仍可抗邪,故为顺,反之则为逆。

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阳复太过,下利转为便脓血。
厥阴寒利,脉当微细,今寸反浮数者,阳气盛也,阳盛脈当滑,今見尺中自涩,阴血伤也,故必下利脓血。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虚寒下利兼表证,误用汗法后的变证。
下利清谷,知里阳虚弱,故无论有無表证,皆不可汗,若误汗之,中阳愈虚,浊阴不行故脹满。

36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依脈辨下利的转归。

366.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寒利阳虚出現郁冒的脈证和机制。
本条为阴盛阳虚之证,虚阳为阴所格而上越,则面赤如微酣之戴阳证,越于外则外有假热,可由郁冒汗出而解。

367.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 ,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下利阳复自愈及阳复太过而便脓血的变证。
虚寒下利,阳气来复时有转愈和化热两种情况。阳复适中,脈数口渴,為陽复陰退,故下利当愈。陽复太過,便可化热,热伤血络,血败肉腐,则可能大便脓血。

368.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此为下利脈绝的两种转归。脈绝:指脈沉伏不出,不能摸到。
369.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下利,证虚而脈實者死。(正虚邪实)

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此为阴盛格阳下利的证治。下利清谷为里寒,外热兼之汗出而厥,为真阳之气外走而欲脱也,阳气大虚,故与通脈四逆汤,以温经固表,通内外阳气。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厥阴热利,里急后重,便脓血,白头翁汤主之。(痢疾)

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里虚兼表的治疗原则。先温其里,后治其表。

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热利,白头翁汤主之。

374.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实热下利,小承气汤主之。下利与谵语并见,谵语是诊断里热实证的主要根据之一。“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伤寒论·学习笔记(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