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5-23 14:51:28

伤寒论·学习笔记(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条文64-78
  (64)发汗过多,其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此为发汗过多,损伤心阳的证治。发汗过多亡阳也,阳受气于胸中,胸中阳气不足,故病人叉手自冒心。桂枝甘草扶阳补中,此乃阳虚之轻症,甚而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本方为温通心阳之主方,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加桂汤、苓桂甘草汤等均可視为本方之加减。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此条为误汗伤阳,肾气上逆证治。奔豚:脐下悸动不安。汗为心之液,发汗后脐下悸者,心气虚而肾气发动也。发則少腹上至心下,为肾气逆,欲上凌心,与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温通心阳,化气行水,以降肾气。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此条为汗后脾虚气滞腹胀满的证治。本条腹满,因发汗阳气外泄,以致脾阳虚不运,气壅湿滞所致,治宜补消兼施,开结散满。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此条为伤寒误治之后,中阳虚而水饮上逆的脉证、治法及禁忌。饮停于中則满,逆于上,則气上冲而头眩。发汗則动经,入于经則身振振而动摇。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忌发汗。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此条为虚人病表,误汗而致阴阳俱虚的证治。宜芍药甘草附子扶阳益阴并用。(恶寒可見于太阳表证,亦可見於里虚之证)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汗下后,阴阳两伤的症状和治法。(成无已:发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则发汗外虚其阳,下之内虚其阴,阴阳俱虚,邪毒不解,故生烦躁,与茯苓四逆沕主之。另干姜附子汤之烦躁为单纯阳虚所致。)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方见上卷)​辨汗后虚实两种不同的转归。(汗后恶寒者,因其人素体阳虚,可以芍药甘草附子汤,汗出不恶寒但热者,邪入里成实者,已入阳明,宜与承气辈。)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证及与胃中干燥烦渴之鉴别。
太阳病发汗后,汗出太过,致胃中津液受损,出現烦躁不得眠,欲饮水,可以少少与之,津液恢复,诸症自除。
若汗后脈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此因汗法用之不当,邪不得外解,循位入里,而导致膀胱气化不行,水蓄于内,宜五苓散化气行水。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方见上)
​补述蓄水证的脈证。“烦渴”比之前“微热消渴”甚之。脈浮数,外仍有表证。

(73)伤寒汗出而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根据口渴与否,判断水停的部位。
五苓散证属三焦气化不利之蓄水证。下焦水气不化,则小便不利,中焦水气不化,则水入即吐,上焦水气不化,则津液难承口舌,故口渴。
茯苓甘草汤,胃内停水,上焦气化属正常,一般不渴。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方见上)​水逆证治。太阳表证和蓄水证同时存在。水逆为蓄水重证,水饮内停,格而不纳,饮水即吐。宜用五苓散,解表利水,小便得利,则气化行,津液通达,胃气和,口渴止,水逆自愈。

(75)未持脉时,病人叉手自冒心,师因试教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所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本条提示了通过望诊和问诊诊断病情的方法。同时指出汗后水邪从不同途径伤肺,可导致喘证。
未诊脈时,见病人两手交叉覆盖於心胸部,令其咳而不咳,证明其耳已聋,对医生的话没有反应,此因发汗大过,病人虚弱的缘故。
津伤宜少少饮之,饮水多者,阳微不能纠水,则水停不化,水寒射肺故喘。以水灌之,外寒闭肺,而致肺气不宣,亦喘。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提示发汗后出現剧烈呕吐者,不可更发汗。汗、吐、下后余热留扰胸膈的症状、治法及其加减。宜栀子豉汤主之。(虚烦不得眠)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补充栀子豉汤的证候。(烦热胸中窒)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此条为热结于心中,火郁发之。

76.77.78.均为栀子豉汤证,76为“虚烦不得眠”。77为“烦热胸中窒”。78力“身热不去,心中结痛”。一症更比一症重,可理解为栀子豉汤轻、中、重三种不同证型。病因均属太阳病误治邪陷胸膈,余热扰乱所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伤寒论·学习笔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