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4-4-30 07:41:17

上半身是火焰,下半身是冰山,两味药的古方,可以清上温下,轻松解决上热下寒!

有一位山东的大姐,最近很苦恼,据她说:前段时间,她便秘得很严重,三五天上不了一次厕所,腹部一直是胀胀的很难受,总觉得不往下走,上厕所的时候大便也很干,就跟羊屎球一样,上一次厕所得一个多小时,每次上完厕所全身无力,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做,一会就能呼呼睡过去。用上开塞露能强点,但也是杯水车薪,效果不明显。
后来去找了个中医,中医问了问症状,号了号脉,就给开了三副中药,别说,效果还不错,喝了第一副之后肚子就开始咕噜咕噜叫,当喝完第二副的时候,大便就下来了,感觉好久没这么痛快过了,简直是一泻千里,就感觉是把这段时间以来积累的宿便全都排了出去了,好不畅快,就这样拉了整整一天,第二天才慢慢好起来。
便秘的问题是解决了,可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总感觉心里很烦,总想发火,身体好像也有些微微发热,感觉胸口里面有一团火似的在这烧着,特别想吃点凉的东西,可是一吃凉的胃又受不了,然后就是腹部有东西窜来窜去,这时候就得赶紧跑厕所,说腹泻也算不上,反正就是大便不成型,有时候吧,一弯腰,或突然一用力就会不小心挤出一点点,搞得她很苦恼。


希望小郎中能给她想个法子,她真的很苦恼,她说她年纪还不算大,刚四十出头,难道就要就跟小孩子、跟老人似的大便失禁吗?
其实她还没说完,小郎中心里就有数了,然后小郎中就给她推荐一个很小的方子,她按照方子回去喝了不到一个礼拜,这些症状就全都消失不见了,我让她把剩下的药泡水喝完,善后一下就可以了。
这位大姐千恩万谢,直夸小郎中医术高超。唉,别人不清楚,小郎中又怎么不知道呢?其实不是小郎中医术高超,而是咱们的医圣张仲景厉害,早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张仲景就把这位大姐的问题讲得明明白白了,而且还给出了最佳的治疗方案。
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说: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伤寒,叫太阳病或太阳伤寒,可以简单理解成风寒感冒。丸药是什么呢?张仲景那个时期,人们会把一些泻下的药做成丸剂,便于储存,用起来比较方便。
风寒感冒应该怎么治呢?我们经常会在电影里面看到这样一幕:有人从冰天雪地的外面回到屋里,这时候家里的老人会熬一碗姜汤,一大碗喝下去,微微出一点汗,一股寒气逼出,风寒立马就好了。对喽,治疗风寒感冒应该用汗法,汗一出,寒邪也就跟着出来了,热也就退了,可是这里却用了泻下的药,非要让热从下面出去,结果这个热就卡在胸中,不往下走了,泻下的药是非常寒凉的,结果就是热没有退,反而伤了脾阳,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上焦有热,中焦、下焦又有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热下寒。
栀子干姜汤是治疗上热下寒非常经典的方子,方子组成只有栀子和干姜两味药,药味少,药力专,药性平和,可以说只要用对了,几付药就能搞定,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大道至简,真正的好东西不需要搞的太复杂。
好了,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吧!
首先是栀子,栀子是苦寒的,苦寒的药都能清热、清火,栀子善于清上中下三焦之火,尤其善清心火,我们常用的栀子有三种,生栀子、炒栀子、焦栀子,三种栀子都能清火,但是在这里我们要用炒栀子,为什么呢?
因为生栀子除了清火还有较强的泻下的力量,可以通便,如果身体有火并且有便秘的话就可以用生栀子,但是在这里本来就腹泻、便溏了,自然不能用生栀子;而焦栀子呢?炒焦、炭化的药材都有收敛止血的作用,所以焦栀子除了清热泻火,又多了一层凉血止血的意思,如果有吐血、咳血、便血的可以用焦栀子。炒制的栀子,降低了生栀子的苦寒之性,消除了生栀子泻下的力量,对脾胃的刺激减小了,保护了脾胃。
栀子还能清肝火,肝火太旺了会横逆侵犯脾胃,导致恶心、呕吐,这时候也可以用栀子来搞定,用栀子就相当于给肝火浇水,能把肝火浇灭,肝火没了,脾胃也就得到了安宁。


接下来就是干姜,在这里小郎中有必要交代一下,很多人认为生姜和干姜差不多,也有的人直接用生姜代替干姜,其实生姜和干姜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所以说越老的姜越辣,越辣的姜越热,因此干姜比生姜更热,如果用于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的话用干姜比较好;而生姜呢?生姜一个可以解表散寒,驱散寒邪,前面我们说过的熬制姜汤用的就是生姜;再一个生姜还能止呕,《千金要方》里面说生姜为“呕家之圣药”,凡是呕吐都可以用生姜来止呕,不只是胃寒呕吐,包括晕车、晕船引起的呕吐都可以用生姜来解决。
这个方子主要是解决中焦脾胃和下焦肠道里的寒症,因此用干姜更合适一些。
这个方子其实不难理解,就是一个清上温下的方子,上焦有热,中下焦有寒,表现为心烦、爱发火、身体微微发热,口苦、咽干,同时脾阳又受到了损伤,不能温煦肠胃,不敢吃寒凉、生冷的东西,胃痛、腹痛,大便稀薄不成型,甚至腹泻,舌像的话舌尖部分是红的,除了舌尖部分会有一层白白的舌苔。

这样的人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胸中烦热想吃凉的东西,但是吃了凉的胃肠又会不舒服。
其实,在生活中,上热下寒的人还真不在少数,比如有的人过量用清热药,不但热没清下去,反而伤到了脾胃;还有的人吃减肥药,说是减肥药,其实都是泻药,吃多了就会损伤脾胃的阳气;而且现在的人普遍贪凉,喝冷饮、吹空调,慢慢身体的阳气就会被消耗掉,真阳减少了,虚火就会趁虚而入,发展自己的势力,最终造成寒热错杂的局面。
栀子干姜汤现代应用也是比较广泛的,比如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胃肠炎、食道炎、心肌炎、肋间神经痛、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感染等发作的时候都有上热下寒的表现,这时候就可以在栀子干姜汤的基础上辨证加减。而且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了,栀子干姜汤具有利胆、解毒抑菌、保护胃黏膜、促进消化等作用。
这个方子的用量是多少呢?
干姜6克,栀子9克,栀子的量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这个方子可以煎服,也可以泡水喝,只不过栀子的味道比较苦,受不了这个苦味可以加一些冰糖调味。
栀子干姜汤是一个比较平和的方子,栀子和干姜都是药食两用,只要符合上热下寒的辨证均可使用,需要注意的是栀子要用炒栀子,这个方子一般不超过七天的量,如果服用七天仍然没有效果,说明不对症,就不要服用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半身是火焰,下半身是冰山,两味药的古方,可以清上温下,轻松解决上热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