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丶殿下 发表于 2024-2-26 13:02:37

汤剂 散剂 丸剂 溶出率与药效

看到古代方剂 用于汤剂的时候和用于散剂的时候 每日同样药物吃药量 散剂也最多也就是汤剂 1/3-1/5左右。可是根据目前的文献,中药饮片和煮散的药物溶出率差距没有这么大。大多数也就是 1:2,有些容易溶出的甚至没有差距。那么为什么散剂 丸剂 用量这么小,这个药力不是太差了吗?

小林丶蛋蛋 发表于 2024-2-26 13:02:54

实践出真知。

小林丶蛋蛋 发表于 2024-2-26 13:03:22

正解。

药效大小 ≠ 疗效大小。

王子丶殿下 发表于 2024-2-26 13:03:27

  
  丸剂和散剂是为治疗慢性病所设的,不仅图它的方便,更图它的高效。

  慢性病的基本特点是:病程长、疗程久。
  而久病必然入络,经主气、络主血,经病重治气、络病重治血。

  病在经在气,汤可荡之,力宏效佳;
  病在络在血,丸散缓图,水滴石穿!

  治疗急性亚急性病尤如打一场会战,谁投入的兵力多、动用的火力猛,谁就能获得战场的主导权,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击溃敌方。
  而治疗慢性病络病尤如打一场巷战,需要一个房间一个楼道的清剿,持续将少量的兵力投入绞肉机,才能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后获胜。
  
  动脉斑块不是一月两月长出来的,自然也不可能在一月两月之间消散。
  过强的药力不仅不能加快祛邪,反而徒增正气损耗,并浪费药材资源。
  
  丸药释放药效更为均匀,可以全天保持相对更为平稳的血药浓度,从而增加化瘀通络的有效时间。
  而汤剂如同易涨易退的山溪之水,服汤后迅速形成一个血药浓度的波峰,然后又快速降低到有效浓度之下,对于深伏血络的病邪缺乏清除之力、也没有足够的作用时间。
  

南宫红嫣 发表于 2024-2-26 13:03:56

  
  查文献的时候,可以关注一下{药代动力学}的相关研究论文。
  

光明乳业 发表于 2024-2-26 13:04:41

明白了 大佬所言如醍醐灌顶 受教了

王子丶殿下 发表于 2024-2-26 13:05:27

etrypp 发表于 2024-2-26 13:05:44

  
  下面这篇论文是今年年初才发表的,署名机构中有南京中医药大学。
  论文摘要的第一句话就精辟的总结了中医丸剂的三个主要特点:便于存贮/药效持久/服用方便。
  
  【期刊论文】中药丸剂研究进展 NSTL
  替代标题:Research Progres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ills
  作者:刘立伟 |崔鑫 |路宁宁 |吕佳杰 |范逸品 |于大猛
  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91 |河北农业大学,保定,071001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3
  语种:汉语
  分类号:中药炮制、制剂
  关键词:丸剂 |辅料 |干燥 |提取工艺 |质量评价 |炼蜜 |药辅合一 |滴丸
  摘要:中药丸剂作为传统剂型具有便于储存、药效持久、服用方便的特点,临床上依据药性、毒性、病性、体质、疾病等特点制成丸剂,适用于慢性病后期的临床治疗.近年来呈现出多技术联用与新工艺探索的双模式,在辅料研究、提取工艺、质量评价、干燥、微生物灭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现系统介绍近5年来中药丸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丸剂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馆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馆藏号:0120230302529902


  《世界中医药》
  年份:2023
  卷:000
  期:001
  起始页:127
  结束页:136
  总页数:6
  ISSN:1673-7202

  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https://www.nstl.gov.cn/paper_detail.html?id=28310a2762551937c4a2850802532fd5

琅夜子 发表于 2024-2-26 13:06:3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汤剂 散剂 丸剂 溶出率与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