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之自我见兼自拟方
心悸之我见兼自拟方《伤寒论》中篇十七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王肯堂曰:胃不和则烦而悸。程应旄曰:里气虚而阳为阴袭。此为里虚无疑。小建中汤补胃阳虚。
第十八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脉断能续为结,不能续为代,乃血虚而真气不相续也!气血充足来源于中州完备,中气虚则血也虚,仍以健脾为主,兼以滋阴补血。
第二十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发汗过多,外亡其液,内虚其气,气液两虚,中空无依,所以用桂枝补阳,甘草补中,以补阳气而生津液。中焦脾胃虚空,血少气虚,则心虚,心悸动。柯琴曰:桂枝得芍药则收敛营气而止汗,从酸也;得甘草则补中气而养血,从甘也。
由此,心悸不宁关乎中焦空虚,补中益气是治疗心悸的主要方面。
《伤寒论》太阴篇第三条下有理中丸加减法中:悸者,加茯苓二两。可见理中丸也是治疗中虚心悸的主药。
心悸者常多汗,民间曰虚,是有道理的。
人参 10 白术 10 炙甘草 10 干姜 10 茯苓 6 桂枝 12 生姜 10 芍药 18
您列举这几条是心悸的虚证:心脾气血(气阴)两虚。
心悸还有实证:心络瘀阻/胆热扰心,如今的快速性心率失常,诸如房颤、频发室性早博等多属于这个范畴。
如《伤寒论》中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等方证。
可以举一反三矣。 是的,有心悸热实证(白虎人参汤)还有水饮证(五苓散、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和寒证(四逆汤)。 我曾经用这个思路治疗心脏三尖瓣关闭不严,九年没有复发。 二尖瓣三尖瓣脱垂,可能也大部分属于心脾气血两虚的证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