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伤寒论最容易犯的错误
我们在临床治病,最怕病人不按书上说的得病。第二怕就是病人不按书上说的那样叙述病情。其实病人就是按书上说的得了病,好多人也看不出来。
下面举个病例。一个病人来了说,我得了口腔溃疡好几年了,时轻时重。这两天又犯了,溃疡面疼痛,流口水,有点不想吃饭。用什么处方?
又来了一个病人,说患有慢性中耳炎,耳朵有时候疼,流清水,有点恶心,用那个处方?
假如有个病人来了说,大夫,我头痛,干呕,吐涎沫,我们会毫不犹豫的说,用吴茱萸汤。但上面那两个病人来了,我们就不是毫不犹豫,而是犹犹豫豫,最后也不见的用吴茱萸汤了,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其实很简单。我来举个例子。比如中央说我们要大力建设河南的水利设施。那么中央建设洛阳的水利设施对不对,建设开封的对不对,建设郑州的对不对,都对。这就是大里包括了小。宏观包括了微观。整体包括了局部。
因此,医圣说头痛,干呕,吐涎沫,吴茱萸汤主之。这里就包括了头部任何一个部位的疼痛都在内。也就是说,只要是头部的疼痛都叫头痛。又人说伤害论里没有五官科,这是不对的。凡是条文里涉及到头部症状的,就已经包括五官科在内了。
同样的道理,我再解释一个条文。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也主之。
现在有个病人说,他得了关节炎,膝盖里有积液,膝盖疼痛,这个就是溢饮。就应该用大小青龙汤 。为什么?因为膝盖就是四肢的一部分,在这里局部包括在整体之内,它就同样适应于这个条文。也就是说,只要是四肢的任何一个部位,出现了水肿,出现了积液,都叫溢饮。
再来看一个条文。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那么就是说,一个病人,从少腹上冲到咽喉叫奔豚。从少腹不上冲到咽喉,只上冲到胸部也叫奔豚。也就是说,只要是少腹到咽喉这条线路上的上冲,都叫奔豚。这就是大包括小。长包括了短。
明白了这一点,西医里的好多病就豁然开朗了。原来很多病人都是按条文得的病啊。 对理解伤寒论条文有帮助 感谢楼主诉说经验之谈。 说得简单易懂,很有道理,看得出楼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受益非浅! 楼主是明师。 我认为学中医还是不要用西医来解释的好。中医已经有很成形的理论。等中医学精了,再可以类比西医以求在更微观的世界来解释。 大家多多分享類似的經驗,一定對學傷寒有幫助。 非熟读《伤寒论》、且有多年临床经验者不敢作此言。 豁然开朗,楼主高明。 抓病机,抓主证也是一个思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