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 HELLP 综合征与肝包膜下血肿
描述一名 35 岁的未生育妇女因轻度先兆子痫引产,因产程缺乏进展而在妊娠 41+3 周剖腹产分娩。手术后,她立即出现上腹痛、心动过速和血红蛋白显着下降,这被解释为出血。她接受了再次剖腹手术,去除了小血块。血液检查显示突然出现严重肝功能障碍/溶血(丙氨酸转氨酶 2737 IU/L,乳酸脱氢酶 3300 IU/L)和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 38×10 9/L) 符合严重 H(溶血,红细胞分解);EL(肝酶升高)LP(低血小板计数)综合征,她在术后被送入重症监护室。上腹部症状加重,经腹超声扫描显示肝包膜下血肿。未怀疑活动性出血,并通过 CT 扫描确认诊断(图 1). 在咨询了腹部外科医生和胃肠病学家后,同意保守治疗,并且她在硫酸镁、拉贝洛尔和液体管理方面稳定下来。3天后,患者被转移到产科病房。几个月后,她的上腹部症状和血肿自发消退。肝包膜下血肿是一种罕见但危及生命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 1/67 000 分娩。症状包括上腹痛和可能的循环衰竭。手术治疗可能包括引流、填塞填塞或肝切除术。非出血患者提倡保守治疗。随着影像学、诊断和支持性管理的改进,死亡率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不寻常的就诊时间突出了对重度先兆子痫异常的上腹症状进行紧急肝脏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包括在分娩后。
图1肝脏横断面上的 CT 扫描。图像显示与血肿一致的大包膜下肝浸润。
学习要点
[*]包膜下肝血肿是严重先兆子痫和 H(溶血,红细胞分解)的潜在危及生命的并发症;EL(肝酶升高)LP(血小板计数低)综合征。
[*]这种并发症很少见,但在产科患者出现严重的上腹痛时应予以考虑,尤其是在存在先兆子痫的情况下。
[*]肝脏的实时超声成像通常具有诊断意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