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伤寒自学系列之九/简单梳理《伤寒论》三阴三阳...—华夏中医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ZOY 发表于 2022-3-27 13:12:25

伤寒自学系列之九/简单梳理《伤寒论》三阴三阳...

简单梳理《伤寒论》三阴三阳理论体系所涉及的知识点

上文已涉及到了《伤寒论》的三阴三阳的理论体系,故有必要对此做一个简单梳理。

○《内经·素问·热论篇》为《伤寒论》提供了三阴三阳体系

《内经·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为《伤寒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理论,从中还看出《伤寒论》三阴三阳体系与《黄帝内经》的理论渊源,现节录其主要部分如下: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岐伯对曰:巨阳(按:即太阳,大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帝曰:愿闻其状。
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喝。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分析上面这段经文:

①这段经文开篇首先明确地提出:

“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

短短的20余字,就把外感发热的起因解释得清清楚楚!也就是说,炎黄文明的老祖宗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清楚了外感之发热,都是由于外感“伤寒”导致的!这个观念非常重要!也非常了不起!也是《伤寒论》经方派区别于科学西医和中医时方寒凉攻下派的分水岭!

科学的西医在《黄帝内经》2000年之后的今天,还弄不清外感发热的起因,把外感发热归结于细菌、病毒等等在显微镜下面能够观察到的微生物引起的,于是就出现了使用抗生素治疗外感发热的荒谬理论!也把治疗外感发热引向了绝路!错误的理论,必将导致错误的治疗手段!

使用抗生素治疗外感发烧,那完全弄错了打击的目标!明明是外来的风寒导致了发烧,外来的“风寒”当然应该作为人们治疗手段的首要打击目标!可是科学西医他不,他不去打击外来的风寒,却把目标锁定于“细菌病毒”等等!人们可以清清楚楚直观地感受到的是外来风寒导致了外感发热,一旦外感风寒发烧了,就需要“解表”,就连最普通的,最没文化的农村老百姓都知道,此时喝一碗红枣生姜水,再捂着被子睡一觉,把风寒给“表出去”,感冒也就好了!可是科学西医就偏偏不懂这个连中国文盲都知道的真理!那就很不好意思了,我们只能认为科学西医还不具备中国文盲一级的知识!更别说比拟中华文明的老祖宗——《黄帝内经》的缔造者们了!大家看,目前的中国人被西医糊弄得冤不冤!

② 分析经文:“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

○这段经文提出了外感发烧的“六经辨证体系”和“六经传变体系”为:“巨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伤寒六经,实际上是人体抵御风寒外邪的六道防线,它是人体外感风寒之后的一种客观病理体现,绝不是一种人为的主观臆测!

○外感风寒发烧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性的,由浅而深逐步传变的过程,并且具有一定的传变规律。

③分析经文:“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藏者,故可汗而已”:

○风寒感冒,巨阳(太阳)首当其冲,巨阳(太阳)是抵御风寒感冒的第一道防线,所以说“太阳主表”。这儿“太阳”的含义,和经络学中“太阳经”的含义是有所不同的,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经络学中的经络的含义是线状分布的,而《伤寒论》的六经体系里面“太阳”是指分布在整个人体表面肌肤腠理的阳气,是故当患了太阳病之后,发汗就必须周遍全身才行。

○三阳经的疾病,都可以通过发汗而治愈。“故可汗而已”的“而已”,就是“治愈”的意思。

○很清晰地提出了伤寒在不同层次传变时的主要症状。

④经文:“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意思是外感风寒发烧,虽然发烧很厉害,但是不会死人的!

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会治疗,索性就不吃任何药,躺在被窝里捂汗,发汗一天,发汗发透了,风寒外邪给赶出去了,也会退烧了,治愈了!

所以一旦外感风寒发烧,去医院让那些一窍不通的科学西医修理,那简直就是去送死!“花钱买罪受”!

⑤《黄帝内经·热论篇》虽然解决了伤寒的重大理论问题,但却没有给出相应的治疗药方与对应法,医圣张仲景的功绩在于,他在遵循《内经》六经辨证体系的理论基础之上,系统完善地解决了伤寒六经在不同传变阶段的具体治疗方法。在近2000年之前的古代,可以说医圣张仲景的医学贡献已经远远超越了整个现代所谓的“科学西医”!使《伤寒论》成为了万古不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医学经典!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伤寒自学系列之九/简单梳理《伤寒论》三阴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