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空心针活检诊断颞下窝静脉畸形
描述一名 77 岁的女性因左上颌窦炎到耳鼻喉科就诊。她报告说她的喉咙不舒服,没有其他症状。她的病史包括帕金森病、乳腺癌、肾结石,但没有血管畸形。她的常规药物是比哌立登(2 毫克/天)和左旋多巴(150 毫克/天)。既没有可触及的颊内肿块,也没有感觉异常。CT 显示右侧颞窝偶然发现一个直径 23 毫米的肿块,轻度病变(图 1A,B)。右侧颞窝肿块在 T1 加权 MRI 中低,在短 tau 反转恢复图像中高,在 T1 动态对比增强图像中具有渐进的对比效果(图 1C,D)。
图1
CT和MRI图像。(A) CT 轴位片:边界清晰且密度与肌肉相同的肿块。(B) CT 冠状面观:边界清晰且密度与肌肉相同的肿块。(C) MRI(短 tau 反转恢复)轴位图:颞下窝可见高强度肿块。(D) MRI(增强 T1)轴位图:肿块中的渐进对比效应。星号标记颞下窝的病变。
鉴别诊断包括恶性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和唾液腺肿瘤。进行 CT 引导的芯针活检 (CNB) 是因为病变难以触及并且超声对声窗的可视化受到限制。介入放射科医师在局部麻醉下使用 18 号半自动针头(日本 FINECORE)进行 CNB(图 2A、B)。由于穿刺后立即观察到轻微的血肿,因此按压穿刺部位,使其不会恶化。患者次日出院。组织学检查显示血管肥大和红细胞管腔积聚(图 2C)。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没有任何明显的内皮细胞异型性。由于没有与肿瘤相关的症状,该患者在没有手术的情况下进行了随访。诊断一年后,未观察到明显症状。
图 2
颞下窝病变的 CT 引导下芯针活检 (CNB)。(A) 用 CT 确认针插入。(B) CT 引导下 CNB 手术的实际情况。(C) CNB 获得的样本组织的组织病理学结果。血管肥大和红细胞管腔积聚,没有任何明显的内皮细胞异型性。
CT引导的CNB是一种主要用于呼吸和消化器官的通用诊断方法,但也可用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例如头部和颈部。 CT引导下的CNB可以准确接近超声难以观察到的深部病变,如腮腺深叶、咽旁间隙和颞下窝的病变。与细针抽吸细胞学相比,CNB 收集了足够量的组织,并能够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从而可以诊断肿瘤。CNB 有助于诊断恶性淋巴瘤、骨和软组织肿瘤、神经源性肿瘤和唾液腺肿瘤。根据对头颈部病变 CNB 的荟萃分析,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肿(1%,1291 例手术中的 13 例);然而,没有神经损伤的报告。在另一项系统评价中,粗略估计表明 CNB 后有 0.0011% 的肿瘤播种。在本例中,我们使用 CT 引导的 CNB 诊断出颞下窝静脉畸形。国际血管异常研究学会于 2014 年更新,将静脉畸形归类为血管畸形和局部形态发生异常。颞下窝血管畸形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良性肿瘤。诊断血管畸形时,重要的是收集当前病史并进行超声检查和MRI检查。如果诊断困难,则需要进行组织检查。颞下窝病灶为难以触及的肿瘤,超声难以观察其边界及周围组织。CT引导的CNB对诊断颞下窝病变非常有用。
学习点
[*]由于组织样本采集困难,头部和颈部的深层病变可能难以诊断。
[*]CT 引导的核心针活检 (CNB) 可用于头部和颈部区域的任何部位以确认诊断。
[*]颞下窝的病变很难通过超声检查看到,使用 CT 引导的 CNB 诊断为静脉畸形,无需开放活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