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医家陈文中儿科特色
南宋医家陈文中儿科特色1.生平简介与《小儿病源方论》版本流传
陈文中,字文秀,宿州符离(今安徽宿县)人,后迁居涟水(今属江苏),为金、南宋间著名儿科医家。陈氏医德高尚,医术精深,曾就职于太医局(公元1241~1251年)。著有《小儿痘疹方论》、《小儿病源方论》,重点阐发其对于小儿痘疹、病源的认识。陈氏之说自成一家,是引起后世儿科各派分化的肇端。
《小儿病源方论》约成书于公元1254年(南宋宝甲寅),全书1卷。后经明人熊宗立类证析为4卷。全书包括养子真诀、小儿变蒸候、形证门、惊风门、方药、痘疮引证、惊风引证等主要内容。此书刊行之后,流传甚少,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主要有明刻本、日本元禄本、宛委别藏本、商务印书馆铅印本等。其中明刻本疑著录有误,据查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该本实为《陈氏小儿痘疹方论》,日本元禄本与宛委别藏本均为熊宗立类证本。
2.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
《颅囟经·脉法》提出:“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自此,小儿属“纯阳”之体之说盛行,儿科证治亦多从胎毒、风业立论。陈氏不为世俗所囿,在《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目光明”,以及“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之说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小儿的体质特点,提出了小儿以阳气为本的思想,明确指出小儿“脏腑娇嫩”,“皆未坚固”的生理特点。这种认识与现代医学中小儿特别是婴儿处于生理性免疫低下状态的观点,有着很大的相通之处。
陈氏针对当时治病辄投寒凉攻下、盘石峻厉之剂的时弊,指出儿科疾病非单热邪所为,反以伤阳居多,于小儿病理特点方面力倡阳气虚损的观点。应当提出的是,陈氏这一观点是为纠偏救急而创,而就其治疗疾病的原则来看,其对于小儿病理特点的认识是较为全面的。这一点从其辨证清楚、诊断正确、用药审慎果敢的治疗风格中亦可见一斑。
3.临证论治特色
3.1养子调护,固阳为先
陈氏之前,已有医家对于小儿养育方法提出了多种认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诸病源候论·养小儿候》对初生婴儿的护理,《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立初生论、洗语论,断脐论等,但皆不够全面。陈氏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措施。
其育儿方法以固护阳气为要旨,涵盖了胎养、着衣、乳食、看护、用药等各方面。陈氏注意到小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养子真诀”、“养子十法”中已经涉及了现代医学中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及幼儿期保健护理的有关问题,对于后世儿科护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养子十法”中更有“背暖”、“肚暖”、“足暖”、“脾胃要温”等七法专为护阳而设,而其固阳护阳的核心是“睥胃要温,指出:若脾胃全固,则律液通行,气血流转,使表里冲和,一身康健。”这对于解决现代小儿养护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尤其是饮食方面,陈氏提出的“吃热、吃软、吃少”三原则,应引起父母的足够重视。小儿消化功能尚未成热,若过食寒凉生硬之品,养成偏食、挑食、吃零食等不良习惯,则易患消化紊乱、腹泻、营养不良等疾病。
3.2惊风一疾,寒热分治
陈氏主张“急惊属阳属腑,当治以凉”,“慢惊属阴属脏,当治以温”,反对“医患之家不究病之源因,不分阴阳表里,又不察色脉虚实,妄谓热即生风,便饵牛黄、朱砂、脑麝镇心等药”,指出:“世俗通言热极生风,殊不知寒、暑、燥、湿之极亦能生风。并进一步将急惊病原妇为“小儿素热,或因食生冷油贰,膈实有痰,致肝有风热而为是病”将慢惊病原归为因“惊怖”、“风冷之气”、“误服凉药镇心宣导”等所致的气机失畅,阳气不足,肝木盛冷。
基于对于惊证病因机理的上述分析,陈氏分别确立了急惊、慢惊的治则,并创治惊十二方。其后朱丹溪在《幼科全书·惊风》中指出:“惊风有二,有急有慢,急惊风为实为热,当用凉泻。慢惊风为虚为寒,当用温补。”这种思想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受了陈氏的影响。
3.3治疗痘疹,创用温补
对于痘疹的治疗,陈氏认为若妄投寒凉,恐冷气内攻,湿损脾胃,以致腹胀、喘闷、寒战、啮牙而难治,因此创用桂、附、丁香等燥热温补之剂,治疗痘疹阴盛阳虚而出迟倒塌者,成为以温补之法治疗痘疹的创治人。在其所著《小儿痘疹方法》一书中涉及较多温补类方药,尤以十一味异功散(十一味木香散)、十二味异功散的影响最为深远。
陈氏对于痘疹的论述,主要包括现代医学的天花、麻疹、幼儿急疹、水痘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目前,天花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麻疹发病率也由于减毒活疫苗的应用而大大下降。但陈氏这种以温补之睦治疗时行温病的思想,对于现今临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是为一些急性传染病及危重症的治疗挺供了一种思路。如流行性己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痢疾、猩红热、霍乱、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后期多见短气、乏力、潮热,甚则盗汗等气阴两虚之候,治疗便应扶正(益气养阴);肺结核晚期或肺结核大咯血后出现的阴阳两虚之证,亦应采用补阳固脱、滋阴益气之法治疗。由此可见,陈氏创用温补之法治疗痘疹,开中医传染病扶正祛邪治法之先诃,丰富了中医传染病学的治则治法。
4.方剂学贡献
陈氏制方用药每以温补为其特色,习用香砂六君及丁香、肉桂、附子、豆蔻、生姜等温补燥涩之品。其制方用意,正如《格致余论·痘疮陈氏方论》中所言:“观其用丁香、官桂,所以治肺之寒也,用附、术、半夏,所以治脾之湿也,使其肺果有寒,脾固有湿,而兼有虚也,量而与之,中病即止,何伤之有?”。
《小儿病源方论》载方12首:芎蝎散、油珠膏、补脾益真汤、前朴散、二圣丸、长生丸、塌气丸、远志煎、疏鬲丸、牛黄丸、醉红散、不惊丸。其中前朴散为《圣惠方》卷八十四“前胡散”之异名,疏鬲丸为《圣惠方》卷八十五“青黛丸”之异名,并非陈氏自创之方。塌气丸与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塌气丸同名,增加青皮、荜拔、木香三味。宋·朱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载陈氏方2首:长生丸、塌气丸。明·朱棣《普济方》辑入陈氏方2首:不惊丸、二圣丸。《小儿痘疹方论》中亦载有众多医方,如十一味异功散(十一味木香散)、十二味异功散、人参白术汤、肉豆蔻丸、人参麦门冬散、前胡枳壳散、射干鼠粘子汤、桔梗甘草防风汤、人参精膈散等。
5.对后世的影响
5.1学术思想流派
陈氏于儿科证治中力倡补养睥胃,固护元阳,使儿科温补治法初步形成,儿科领域中的寒温两派也自此产生。
陈氏之前对于儿科疾病的治疗,在总的趋势上存在着偏于寒凉峻攻的倾向。但隋唐以后,在不少著作中已经出现了某些新的认识,如《诸病探候论》首先明确提出了小儿病机有着“易寒易热”的特点;钱乙创立了益气健睥的名方异功散、七味白术散,显然已经认识到了偏重寒凉峻攻的片面性。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善用升阳健运方药治疗小儿杂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了陈文中的温补学术思想。
5.2对后世的影响
陈氏特别强调阳气在^体中的重要作用,力倡小儿阳气不足的观点,临证之中时时顾护阳气,广泛施用温补,颇为后世诸多医家所推祟。如杨士瀛继承陈氏思想,在《仁斋小儿方论》中提出了“调顺血气,温和脾胃,均平冷热”的观点。朱佐的《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小儿门》更是大段引用陈氏方论。薛铠、薛已父子强调小儿脏腑脆弱,元气易虚”,亦是受陈氏温补思想的影响。在薛己的《保婴撮要》中有关痘疹方面的论述,主要是引用陈氏痘疹方论的观点,治疗中慎用寒凉败毒之品,注意保护元气。翁仲仁所著《痘疹金镜录》是明代治疗痘疹影响很大的儿科专著,其中对于痘疹机理的认识,提出“痘疮以元气为主,元气充足则毒易化,善治者惟保元气”,与陈氏保元气说相互发明。陈飞霞在《幼幼集成》中对陈氏的论述继续加以阐发,提出了“圣人则扶阳抑阴”的观点。
陈氏的学术思想颇具特色,充实了前世儿科基础理论、临床治疗之不足,促进了儿科温补学派的发展。无论从医学史还是临床实践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