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乙泻青丸刍议
【摘要】[泻青丸]是宋代著名儿科学家钱乙所创制的一首方剂,见于《小儿药证直诀·卷下诸方》。
原书记载其主治证为“治肝热搐搦,脉洪实”。后世医家对其功能效用之评价,颇多分歧。大多数医家皆以本方为治疗肝热动风而致搐搦等症之要方。
如明代著名儿科学家万密斋在其著《幼科发挥》中说:“诸风搐搦,牵引蜗斜,皆肝之病也,宜泻青丸主之”,又说:“祖训治急惊风,只用泻青丸、导赤散”。
清代儿科专著《幼幼集成》将本方列为“幼科预宜修制应用丸药七方”之一 ,并说 :“此肝经之主药 ,⋯⋯凡小儿作热不退,将成风搐或已成搐,但服此丸,其应如响 ”。并极赞其为“幼科截风定搐之第一神药”。
个人赞同此文作者关于“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所载[泻青丸]中的龙脑即冰片”的观点,因为:
[泻青丸]是为治疗小儿“肝热搐搦,脉洪实”所创制的方子。“肝热搐搦”与现代医学中的“肝性脑病引起的抽搐”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中医的心既包括“心脏”,也包括“大脑”。冰片能入心经, 除了清热止痛,还有开窍醒神的功效。从病机上看,“肝热搐搦”与肝经风热上扰心神有关,故重用冰片符合中医辨证用药的法则。
而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冰片中的主要成分龙脑、异龙脑均有耐缺氧、镇静、和止痛等作用,经肠系膜吸收迅速,给药5分钟即可通过血脑屏障,且在脑蓄积时间长,量也相当高,这为冰片的芳香开窍作用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所以[泻青丸]中重用龙脑(冰片),能够起到定位病所,将全方药效引入心经(心脏和大脑),使其发挥更大功效的作用。 泻青丸加减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验案
泻青丸治疗小儿梦游症验案1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