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2-4-16 11:53:32

寒闭证纠偏


案例:​
陆女 2岁 居家 1985年2月

代述:一周前感冒发烧,咳嗽,食欲不振,服桑菊保和汤二剂,依旧发烧,服某小儿王青黛退热方一剂后,烧退却昏睡,呼之即醒,旋即昏睡,不吃不喝一天,急送医院,医院怀疑是脑炎,要做抽脊髓检查,其家人恐,急邀我诊治。查:昏睡,呼之能醒,旋即昏睡,舌质淡红,舌苔白,指纹红滞。细询其家人,原来因家中寒冷到某单位烤大火几小时后,隆冬中途径数百米回家,只有小火隐隐。知其必因大火开其腠理,路途中又遇大寒,此为伤寒,又因服用寒凉之药强以退热,故寒闭而昏睡,法应理肺气开腠理。

处方:参须、陈皮、厚朴、茯毛、甘草各2克;茯苓、浙贝、前胡、桔梗、杏仁、冬花、枳壳各3克。
服药一剂人即清醒。咳嗽较频,声较沉闷

处方:蜜茸、甘草各1克;冬花、尖贝、桑皮、杏仁、神曲、黄芩各3克;苏子、厚朴、茯毛、广香各2克。2剂。

人神清已不昏睡,无咳嗽,无发热,饮食辅以半流食,二便正常。舌淡红,舌苔薄白,指纹淡红。​




同仁意见 :


蜜茸为蜜制麻黄绒


蜜炙麻黄绒,均采用将炼蜜加入少量开水稀释后,淋于麻黄绒中拌匀,稍闷,用文火炒至深黄色,或不粘手及微粘手为度。








为什么不考虑麻附辛?


那说明我们不是一个路子,如果是寒闭,身体体表受寒,然后用了寒凉药,寒邪入里,那么就是从太阳入了少阴,我会考虑用麻附辛。只是这么小的孩子,我肯定也不敢下手。
我只是想问你为什么没有考虑麻附辛,如果你直接没考虑麻附辛,那么我们就不是一个路子,我直接看不懂你的用药思路。








小儿睡觉,夸大了点,并且很多感冒发烧都引起嗜睡。
不过这个确实可能是寒凉药引起的。麻黄剂是正治,姜桂等振奋心脏的也可以可能。

这个不一定是嗜睡,有可能是神昏,嗜睡就已经是少阴了,神昏就是那种真热假寒,原先发烧,后来体温骤降,但是昏睡不醒,内热需要发出来,用姜桂有可能增内热,风险挺大,实际上另一个路子是升降散






85年的医案,

这个不一定是嗜睡,有可能是神昏,嗜睡就已经是少阴了,神昏就是那种真热假寒,原先发烧,后来体温骤降,但是昏睡不醒,内热需要发出来,用姜桂有可能增内热,风险挺大,实际上另一个路子是升降散

内热是睡不了的,神昏是一定体质基础的。感冒发烧而嗜睡可能是免疫气血消耗,大脑供应不足。高热神昏也是有,体虚之人身上多见,可能跟汗闭热闭有关,但是怎样导致神昏,就不清楚了。








内热是睡不了的,神昏是一定体质基础的。感冒发烧而嗜睡可能是免疫气血消耗,大脑供应不足。高热神昏也是有,体虚之人身上多见,可能跟汗闭热闭有关,但是怎样导致神昏,就不清楚了。

这种有老医生的经验在,他们描述的,现代中医很遇不到,都送医院了,以前小孩出疹,中毒性痢疾,等等都会有昏厥现象,睡着是可以叫醒的,而昏过去的不行








这种有老医生的经验在,他们描述的,现代中医很遇不到,都送医院了,以前小孩出疹,中毒性痢疾,等等都会有昏厥现象,睡着是可以叫醒的,而昏过去的不行

寒热都可能造成调节失调吧。高热造成休克死亡,寒冷造成睡眠和休克死亡。寒热对生物影响不是一样的对称的。比如冬眠,可能在不严重的寒冷,生物有一种弱的平衡能力,很多动植物微生物可以休眠。








寒热都可能造成调节失调吧。高热造成休克死亡,寒冷造成睡眠和休克死亡。寒热对生物影响不是一样的对称的。比如冬眠,可能在不严重的寒冷,生物有一种弱的平衡能力,很多动植物微生物可以休眠。

寒冷造成的休克死亡不会有高烧,是失温








寒冷造成的休克死亡不会有高烧,是失温

那是,不过我不是说这个医案。人体体温调节是有点值得探讨的,据说冻死的人失去知觉前会感觉异常温暖,好像生命的回光返照。感冒发烧却感觉寒冷,可以理解为免疫消耗大脑供应不足。还是毒理反应?这些都可以探讨出来我感觉。








那是,不过我不是说这个医案。人体体温调节是有点值得探讨的,据说冻死的人失去知觉前会感觉异常温暖,好像生命的回光返照。感冒发烧却感觉寒冷,可以理解为免疫消耗大脑供应不足。还是毒理反应?这些都可以探讨出来我感觉。

这应该是人体副交感神经调节的结果,人体觉得冷,实际上并不冷,那么人体也是会产热的,也会加衣服,这种反馈的结果,就是会导致出汗。
以前是认为卫气不足,卫外不固,才会觉得冷,也许并不是真像,这一类的冷是存在的,体温不够,而麻黄汤的冷,体温是过高的,人体热辐射足够,但是体表的神经反馈是冷,那么必然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这个反馈是错误的,有人讲这种发热是一种排异反应,就如同咳嗽一样,我觉得很有可能。








这应该是人体副交感神经调节的结果,人体觉得冷,实际上并不冷,那么人体也是会产热的,也会加衣服,这种反馈的结果,就是会导致出汗。
以前是认为卫气不足,卫外不固,才会觉得冷,也许并不是真像,这一类的冷是存在的,体温不够,而麻黄汤的冷,体温是过高的,人体热辐射足够,但是体表的神经反馈是冷,那么必然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这个反馈是错误的,有人讲这种发热是一种排异反应,就如同咳嗽一样,我觉得很有可能。

遇到感染,可能人体反应是升高体温吧,可以降低病毒活性。但是病毒可能导致一定循环障碍,这都会导致冷感。
但是免疫反应会产热,副交感调节会不会调节产热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寒闭证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