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红嫣 发表于 2024-1-5 00:06:51

23: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下之后,钾离子流失造成低钾症,此因个人体质不同所致,此类人平时氯离子就较常人为低,略有胃中酸度下降的现象,盖氯与钾常是相伴存在,下之后(1)肝脏机能受抑制,为一般所谓氯脱;(2)心脏机能受影响钾离子下降,见促脉心电图上见到相应现象,心跳率全恃钙与钾比率的平衡,钙、钾对心肌的收缩率维持有关,钾对传导电力有关,故高钾症脉迟振幅大,低钾症心脏传电降低,搏出量减少,心跳促急——静脉回流差——淋巴循环下降——胸满闷,钾乃平滑肌蠕动所必须,今钾下降,肠胃肌肉无力,动量减小,间接影响满闷。
      钾下降多因细胞内液钾下降,不可用点滴,最好用含钾的食物如柳丁、香蕉补充。钠低落,钠属于细胞外液,可用点滴补充,钾有毒,最好点滴少用,利用红血球的钾来补充体内缺钾现象,西医用皮质醇强的松龙来改善,作用太强,中医芍、甘同用调节静脉,今去芍药,盖芍药具有抗痉挛作用,肠胃缺钾,本已趋缓,何来痉挛?去芍药使甘草单独完全发挥力量,加姜枣以奏全功,故当红细胞在其外稍微留久些,多少可补回些钾也。
24: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微恶寒乃大下后,肝机能低落,亦即代谢低落,更兼心脏脉促,因脉促必胸满,故去芍药,加附子强心而兴奋代谢。

榆树湾故事 发表于 2024-1-5 00:07:25

学习学习在学习
1

etrypp 发表于 2024-1-5 00:07:43

颇多真知灼见!

王子丶殿下 发表于 2024-1-5 00:08:18

颇多真知灼见!期待后续

南宫红嫣 发表于 2024-1-5 00:08:26

恽子愉对陆渊雷的非议比较奇怪。陆氏临床较少应该是真的,但也不是纸上谈兵之徒。恽铁樵的师傅汪莲石的情况其实也跟陆渊雷差不多,汪是富贵人家出身,也不专以医为业。祝味菊一代临床大家,对弟子云陆氏“姣姣人杰”“颇有卓识”,也绝非客套之词。

我见陆氏《伤寒论今释》,并未见陆氏有直接攻击恽铁樵的话语,一般就是就事论事的学术讨论,不知恽子愉非议陆氏因何而起?或因别的文章?

后学学术上敢于非议自己的师父,才是真民国风范。民国时代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不限于医学界。民国时代的学术风气远优于如今,当时很多名医家都坦坦荡荡地讨论自己的失手败案,今日可有这样的“大师”?


日本近代汉方界学风也很好,敢于非议自己的师傅,非议张仲景的也不少。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伤寒论》之现代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